地球化學區

地球化學區

區域地球化學是蘇聯學者А.Е.費爾斯曼首先提出和創立的。1919年他為彼得堡大學的學生講授“俄羅斯地球化學”課程,1922年作為專著發表。1931年他的《蘇聯地球化學基本特徵》一書問世,書中提出根據地殼各區帶的地質環境劃分地球化學作用類型的思想,並分區敘述了蘇聯各大區域的地球化學特徵。1944年費爾斯曼提出區域地球化學的理論框架,即將地史學的成就、大地構造學的新思想同化學元素行為規律相結合,並闡明礦產分布規律。60年代以來,隨著找礦難度增大,需要加強區域基礎地質發展規律研究和改進區域性地球化學勘查方法,以及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嚴重環境污染給區域地球化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區域地球化學的研究對象也隨之由單純的元素行為拓寬為區域地球化學系統──區域地殼或區域岩石圈。區域地球化學研究已突破了僅僅在區域地質構造發展背景上探討元素時、空分配規律的局限,而步入參與解決各種基礎地質問題的新時期。區域地球化學正朝向在全球岩石圈形成、發展和演化的一般規律指導下,深入研究不同區域岩石圈的組成和演化及其中所發生的各類地質-地球化學作用的方向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球化學區
  • 研究:化學組成、化學作用和化學演化
  • 作用:礦產、評價和開發,農業和環境
  • 三大支柱:地球化學和地質學、地球物理學
發展,作用,

發展

地球化學區是研究地球的化學組成、化學作用和化學演化的科學,它是地質學與化學、物理學相結合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邊緣學科。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地球化學和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已成為固體地球科學的三大支柱。它的研究範圍也從地球擴展到月球和太陽系的其他天體。

作用

地球化學區的理論和方法,對礦產的尋找、評價和開發,農業發展和環境科學等有重要意義。地球科學基礎理論的一些重大研究成果,如界限事件、洋底擴張、岩石圈演化等均與地球化學的研究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