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柑

地柑

地柑,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地柑Pothos pilulifer Buchet ex Gagnep的全草。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具有清心瀉火,涼血止血之功效。常用於癲狂,尿血,鼻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地柑
  • 別稱:地柑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天南星目
  • :天南星科
  • :石柑屬
  • :地柑
  • 分布區域:廣西、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全年
  • 用量:內服:煎湯,3-15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心經。

功效

清心瀉火,涼血止血。

主治

癲狂,尿血,鼻衄。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攀援植物,長2-3m。小枝綠色,具4棱,有縱條紋。葉柄短小,長0.5-2.5cm,寬0.7-1.5cm,倒卵形,具耳,枝上部的葉柄更短,先端鈍或渾圓,無耳;葉片革質,表面黃綠色,背面蒼黃色,橢圓形,長7-9cm,寬2.5-4.5cm,先端急漸尖,有芒尖;側脈3對從中肋伸出,另1對基出,細脈多數,近平行、傾斜、網結,明顯凸起。花序腋生;苞片4-5,長2-6mm,上面的較長,具縱脈;序柄和梗長1-2cm;佛焰苞卵形,反折,長5mm;肉穗花序黃綠色,圓球形,徑約5-6mm;花兩性,花被片6;雄蕊6;子房3室。漿果紅色。花期12月至翌年7月。

生長環境

常附生於海拔200-1000m的密林中岩石上。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降壓作用。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清心、瀉熱的功能。用於癲狂、尿血、鼻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