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峰禪師碑

圭峰禪師碑

圭峰禪師碑》全稱“唐故圭峰定慧師傳法碑並序”,又名《圭峰定慧禪師碑》,簡稱《圭峰碑》。公元855年(唐大中九年十月十三日)立,唐代裴休撰並書,柳公權篆額,碑現存陝西戶縣草堂寺。碑高208cm,寬93cm,楷書,36行,每行65字,額篆書九字。此碑筆筆謹嚴,清勁瀟灑,結構尤為精密,取法於歐、柳,是唐碑珍品。

基本介紹

  • 書名:圭峰禪師碑
  • 又名:圭峰定慧禪師碑,圭峰碑,唐故圭峰定慧師傳法碑並序
  • 作者裴休
  • 類別:書法,唐碑,楷書
  • 年代:唐(公元855年)
  • 描述:高208cm,寬93cm,36行
  • 特點:筆法謹嚴清勁,結構尤為精密
  • 館藏處:陝西省戶縣草堂寺內
碑刻簡介,書法特點,碑刻原文,碑文說明,碑刻評價,碑文作者,

碑刻簡介

《圭峰禪師碑》全稱“唐故圭峰定慧師傳法碑並序”,又名《圭峰定慧禪師碑》,簡稱《圭峰碑》,現存於陝西省戶縣東南草堂寺內。公元855年(唐大中九年十月十三日)立,唐代裴休撰並書,柳公權篆額,碑現存陝西戶縣草堂寺。碑高208厘米,寬93厘米;額高44厘米,寬33厘米。楷書,36行,每行65字,額篆書九字。此碑筆筆謹嚴,清勁瀟灑,結構尤為精密,取法於歐、柳,是唐碑珍品。

書法特點

此碑由唐代書法家裴休撰文並書,柳公權篆書額。碑文凡36行,每一行65字。書法近似柳公權,型態較柳公權更勁健,筆法嚴謹方整,結構精密勁緊,書風兼有剛柔,是晚唐佛寺碑銘精品之一。
圭峰禪師碑圭峰禪師碑

碑刻原文

唐故圭峰定慧禪師傳法碑並序
金紫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裴休撰並書
金紫光祿大夫守工部尚書上柱國河東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柳公權篆額
圭峰禪師,號宗密,姓何氏,果州西充縣人,釋迦如來三十九代法孫也。釋迦如來在世八十年,為無量人天聲聞菩薩說五戒、八戒、大小乘戒、四諦十二緣起、六波羅蜜、四無量心、三明、六通、三十七品、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世諦第一義諦、無量諸解脫三昧總持門、菩提涅槃,常住法性,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度天人教,菩薩一切妙道,可謂廣大周密。廓法界於無疆,徹性海於無際,權實頓漸,無遺事矣。最後獨以法眼付大迦葉,令祖祖相傳,別行於世。非私於迦葉而外人天聲聞菩薩也。顧此法,眾生之本源,諸佛之所證,超一切理,離一切相,不可以言語智識,有無隱顯,推求而得。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自迦葉至達摩,凡二十八世。達摩傳可,可傳璨,璨傳信,信傳忍為五祖,又傳融為牛頭宗,忍傳能為六祖,又傳秀為北宗,能傳會為荷澤,又傳讓,讓傳馬,馬於其法為江西宗,荷澤宗荷澤於宗為七祖,傳磁州如,如傳荊南張,張傳遂州圓,又傳東京照,圓傳大師,大師於荷澤為五世,於達摩為十一世,於迦葉為三十八世,其法宗之系也如此。
圭峰定慧禪師碑圭峰定慧禪師碑
大師本豪家,少通儒書,欲乾世以活生靈。偶謁遂州,遂州未與語;退游徒中,見其儼然若思而無念,朗然若照而無覺,欣然慕之,遂削染受教。道成,乃謁荊南,荊南曰:“傳教人也,當盛於帝都。”復謁東京照,照曰:“菩薩人也,誰能識之?”後謁上都花嚴觀,觀曰:“毗盧花藏,能隨我游者,其汝乎!”初在蜀,因齋次受經,得圓覺十三章,深達義趣,遂傳圓覺。在漢上,因病僧付花嚴句義,未嘗聽受,遂講花嚴。自後乃著圓覺、華嚴及涅盤、金剛、起信、唯識、盂蘭、法界觀、行願經等疏抄及法義類例,禮懺修證圖傳纂略,又集諸宗禪言為禪藏。總而敘之,並酬答書偈議論等,凡九十餘卷。皆本一心而貫諸法,顯真體而融事理,超群有於對待,冥物我而獨運矣。議者以大師不守禪行,而廣經論;游名邑大都,以興建為務。乃為多聞之所侈乎?豈聲利之所未忘乎?嘻,議者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夫一心者,萬法之總也,分而為戒、定、慧,開而為六度,散而為萬行。萬行未嘗非一心,一心未嘗違萬行,禪者六度之一耳,何能總諸法哉?且如來以法眼付迦葉,不以法行。故自心而證者為法,隨願而起者為行,未必常同也。然則一心者,萬法之所生而不屬於萬法。得之者,則於法自在矣。見之者,則於教無礙矣。本非法不可以法說,本非教不可以教傳,豈可以軌跡而尋哉!自迦葉至富郍奢,凡十祖,皆羅漢,所度亦羅漢。馬鳴、龍樹、提婆、天親,始開摩訶衍著論釋經摧滅外道,為菩薩唱首。而尊者闍夜,獨以戒力為威神;尊者摩羅,獨以苦行為道跡。其他諸祖,或廣行法教,或專心禪寂,或蟬蛻而去,或火化而滅,或攀樹以示終,或受害而償債,是乃法必同而行不必同也。且循轍跡者非善行,守規墨者非善巧。不迅疾,無以為大牛;不超過,無以為大士。故大師之為道也,以知見為妙門,寂淨為正味,慈忍為甲盾,慧斷為劍矛,破內魔之高壘,陷外賊之堅陣。鎮撫邪雜,解釋縲龍。遇窮子則叱而使歸其家,見貧女則呵而使照其室。窮子不歸,貧女不富,吾師恥之;三乘不興,四分不振,吾師恥之;忠孝不並化,荷擔不勝任,吾師恥之;避名滯相,匿我增慢,吾師恥之。故遑遑於濟扷,汲汲於開誘,不以一行自高,不以一德自聳。人有依歸者,不俟請則往矣;有求益者,不俟憤則啟矣。雖童幼不簡於敬接,雖驁很不怠於叩勵。其以闡教度生,助國家之化也。如此故,親大師之法者,貪則施,暴則斂,剛則隨,戾則順,昏則開,墮則奮,自榮者慊,自堅者化,徇私者公,溺情者義。凡士俗有舍其家,與妻子同入其法,分寺而居者,有變活業絕血食持戒法,起家為近住者;有出而修政理以救疾苦為道者;有退而奉父母以豐供養為行者。其餘憧憧而來,欣欣而去,揚袂而至,實腹而歸,所在甚眾,不可以紀。真如來付囑之菩薩,眾生不請之良友。其四依之人乎?其十地之人乎?吾不識其境界庭宇之廣狹深淺矣,議者又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大師以建中元年生於世,元和二年印心於圓和尚,又受具於拯律師。大和二年慶成節征入內殿,問法要,賜紫方袍為大德,尋請歸山。會昌元年正月六日,坐滅於興福塔院,儼然如生,容貌益悅,七日而後遷於函,其自證為力可知矣。其月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於圭峰。二月十三日荼毗,初得舍利數十粒,明白潤大。後,門人泣而求諸煨中,必得而歸。今悉斂而藏於石室,其無緣之慈可知矣。俗歲六十二,僧臘三十四。遺戒深明:形質不可以久駐,而真靈永劫以長存,乃知化者無常,存者是我,死後舉施蟲犬,焚其骨而散之,勿墓勿塔勿悲慕以亂禪觀;每清明上山,必講道七日而後去。其餘住持,法行皆有儀則,違者非我弟子。今皇帝再闡真宗,追謚定慧禪師青蓮之塔。則塔不可以不建,石不可以不鑿;且使其教,自為一宗,而學者有所標仰也。門人達者甚眾,皆明如來知見,而善說法要。或岩穴而息念,或都會而傳教,或斷臂以酬德,或白衣以淪跡。其餘一禮而悟道,終身而守護者,僧尼四眾,數千百人。得其氏族、道行可傳於後者,紀於別傳。休與(註:以下“我本”順序錯亂,但文字不缺)大師、於法為昆仲、於義為交友、於恩為善知識、於教為內外護,故得詳而敘之,他人則不祥。銘曰:
如來知見,大事因緣。祖祖相承,燈燈相燃。分光並照,顯說密傳。摧邪破魔,證聖登賢。
漸之者入,頓之者全。孰紹孰興,圭峰在焉。甚大慈悲,不捨周旋。以引以翼,恐迷恐顛。
直示心宗,傍羅義簽,廣收遠取,無棄無捐。金湯魔城,株杌情田。銷竭芟伐,大道坦然。
功高覺場,會盛法筵。不染而住,淤泥青蓮,性無去來,運有推遷。順世而嘆,眾生可憐。
風號晚野,濤泣夜川。□然而去,溺者誰前。岩崖荊榛,阻絕危懸。輊錫而過,踣者誰肩。
不有極慈,孰能後先。吾師何處,復建橋舩。法指一靈,徒餘三千。無負法恩,永以乾乾
大中九年十月十三日建鐫玉冊官邵建初刻字

碑文說明

圭峰禪師華嚴宗僧人,為草堂寺高僧,曾經師事澄觀法師,為華嚴宗第五代祖師。裴休為晚唐書法家,《圭峰禪師碑》為其代表作,倍受歷代書家推崇。
此碑拓可以與柳公權《玄秘塔碑》拓(裴休撰文,柳公權書丹)互相參照,了解裴、柳兩人字型的異同。
可惜的是,此碑惟在末時,曾被橫斷一道,使不少字受損。

碑刻評價

·米芾《海岳名言》評:“裴休率意寫碑,乃有真趣,不陷醜怪。”
·葉昌熾《語石》云:“《圭峰禪師碑》尚存,其書遒緊而無蘊藉,學之易滋流弊。細參之,其運筆之操縱、結體之疏密,與誠懸昕合無間。”
·王世貞《弇州山人稿》謂:“清勁瀟灑,打得率更筆意。”
·禮部尚書趙秉文這樣描述此碑:“下馬來尋題壁字,拂塵先讀草堂碑。平生最愛圭峰志,唯有裴公無愧辭。”

碑文作者

裴休(791年—864年),字公美,漢族。河內濟源(今河南濟源)人,祖籍河東聞喜(今山西運城聞喜)。唐朝中晚期名相、書法家,浙東觀察使裴肅次子。
裴休像裴休像
裴休出身河東裴氏東眷房[3]。唐穆宗時登進士第。歷官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中書侍郎宣武節度使荊南節度使等職,曾主持改革漕運及茶稅等積弊,頗有政績。晚年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少師,封河東縣子。鹹通五年(86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贈太尉
裴休博學多能,工於詩畫,擅長書法。其撰寫的《圭峰定慧禪師碑》,介於歐陽詢與柳公權之間,較歐更加灑脫率性,比柳體更為遒媚勁健。是中晚唐時期書法的大成之作。米芾曾評價:“裴休率意寫碑,乃有真趣,不陷醜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