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部·蚯蚓泥

《土部·蚯蚓泥》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創作的《本草綱目》中的條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土部·蚯蚓泥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條目
  • 作者:李時珍
  • 作品出處:《本草綱目》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土部·蚯蚓泥
釋名
亦名蚓螻、六一泥、蚯蚓糞、地龍糞。
氣味
甘、酸、寒、無毒。
主治
熱瘧(惡寒輕,發燒重)。用蚯蚓泥和面,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硃砂為衣(丸子做成,在硃砂中滾一下)。每服三丸。忌食生冷。在蚯蚓泥里,加菖蒲末和獨蒜做成丸子,亦有效。
傷寒譫語。用蚯蚓泥,涼水調服。
小便不能。用蚯蚓泥、朴硝等分,水調成膏,敷在臍下,即通。
小兒吐乳。用蚯蚓泥一兩,研成末,空腹服,米湯送下。每服半錢。兩三次後有效。
小兒陰囊腫大。用蚯蚓泥,調薄荷汁,敷患處。
婦女吹乳。用韭菜地里挖來的蚯蚓泥,研細,篩過,用醋調,厚鋪乳上。幹了就換,三次即愈。用涼水調亦可。
腮腫。用柏葉汁調蚯蚓泥敷患處。
一切丹毒。用水調蚯蚓泥敷治。
腳心腫痛(站久了,走路多了,易得此病)。用水調蚯蚓泥厚敷,一夕即愈。
漏耳諸瘡。用蚯蚓泥,燒過,調豬油敷患處。
耳內諸瘡。用蚯蚓研末吹耳內,敷耳瘡。
牙齦露出(一種疳疾)。用蚯蚓泥,如水捏成團,燒紅,研末,調臘豬油,塗牙齦上。一天塗三次。
咽喉骨鯁。取韭菜地里的蚯蚓泥,每次用少許搽喉外,骨自消去。
蜈蚣咬傷。用蚯蚓泥敷傷口。
嚴重刀傷。沖服蚯蚓泥,每次一小杯。一天三次。
吐血不止。取石榴根下的蚯蚓泥,研末,新汲水送下。每服三錢。
解射網毒(射網是用草烏頭製成的毒藥,可以治瘡根結核、瘰癧等症)。用蚯蚓泥末,井水調服,喝二小酒杯即可。
反胃。用蚯蚓泥一兩、木香三錢、大黃七錢,共研為末,每服五錢,清水送下。忌食煎炒酒醋椒姜等熱物。
小兒頭熱、鼻塞不能。用濕蚯蚓泥研磨作餅,貼囟門上。一天要換幾次。
臁瘡。用韭菜地里的蚯蚓泥,研細,加輕粉、清油,調成膏狀,貼在患處。
處腎生瘡。用蚯蚓泥二分、綠豆粉一分,加水研成膏狀塗搽,隨乾隨換。
赤白痢。用蚯蚓泥炒乾,傾入溫水裡,澄清後取上層水飲之。
蛇犬咬傷,包括狂犬咬傷。用蚯蚓泥加鹽研細,敷傷口。

作者簡介

李時珍(約1518~1593),明代傑出醫藥學家。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蘄春)人。世業醫,父言聞,有醫名。念本草一書歷代註解者謬誤亦多,遂考古證今,辨疑訂誤,廣采博收群書,奮發編修。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歷時二十七載,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初刊於金陵。此書歸納脈象為二十七種,各撰體狀詩、相類詩、主病詩。另著有《奇經八脈考》,於奇經循行路線及證治規律闡發尤多。已佚醫著有《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瀕湖集簡方》等。次子建元,從父業醫,有醫名。父卒,獻《本草綱目》於朝廷。四子建方,精醫,中年入選太醫院醫士。弟子龐鹿門,傳其醫學;瞿九思,傳其儒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