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荊芥(中藥)

土荊芥(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土荊芥,中藥名。為藜科藜屬植物土荊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的帶果穗全草。植物土荊芥,廣布於世界熱帶及溫帶地區,我國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有野生。具有祛風除濕,殺蟲止癢,活血消腫之功效。主治鉤蟲病,蛔蟲病,蟯蟲病,頭虱,皮膚濕疹,疥癬,風濕痹痛,經閉,痛經,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土荊芥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中央種子目
  • :藜科
  • :藜屬
  • :土荊芥
  • 採收時間:8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割全草。
  • 毒性:大毒
別名,貯藏,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鑑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別名

鵝腳草《新本草綱目》,紅澤蘭、天仙草、臭草《福建民間草藥》,鉤蟲草《廣西藥用植物圖志》,鴨腳草、香藜草、臭蒿《廣西中藥志》,殺蟲芥、藜荊芥、臭藜藿《廣東中藥》,洋螞蟻草《中國藥用植物圖鑑》,虎骨香、虱子草《湖南藥物志》,狗咬癀《福建中草藥》,火油草《廣西本草選編》,痱子草、殺蟲草、大本馬齒莧《福建藥物志》。

貯藏

攤放在通風處,或捆束懸掛陰乾,避免日曬及雨淋。

入藥部位

植物土荊芥帶果穗全草。

性味

味辛、苦,性微溫。

歸經

入脾、胃經。

功效

祛風除濕,殺蟲止癢,活血消腫。

主治

鉤蟲病,蛔蟲病,蟯蟲病,頭虱,皮膚濕疹,疥癬,風濕痹痛,經閉,痛經,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相關配伍

1、治鉤蟲、蛔蟲病,土荊芥嫩枝葉、果實陰乾,研末為丸,成人每日服5g,分早晚2次,連服3~6d。或用鮮土荊芥取自然汁服,療效更佳。(江西《草藥手冊》)
2、治頭虱,土荊芥,搗爛,加茶油敷。(《湖南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鮮品15~24 g,或入丸、散;或提取土荊芥油,成人常用量0.8~1. 2ml,極量1.5ml,兒童每歲0.05ml。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使用注意

1、不宜多服、久服、空腹服,服前不宜用瀉藥。
2、孕婦及有腎、心、肝功能不良或消化道潰瘍者禁服。

炮製

採集加工:8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割全草,攤放在通風處,或捆束懸掛陰乾,避免日曬及雨淋。

鑑別

藥材性狀:全草黃綠色,莖上有柔毛。葉皺縮破碎,葉緣常具稀疏不整齊的鈍鋸齒;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可見散生油點;葉脈有毛。花穗簇生於葉腋。胞果扁球形,外被一薄層囊狀而具腺毛的宿萼。種子黑色或暗紅色,平滑,直徑約0.7mm。具強烈而特殊的香氣。味辣而微苦。

形態特性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有強烈香味。莖直立,多分枝,有色條及鈍條棱;枝通常細瘦,有短柔毛併兼有具節的長柔毛,有時近於無毛。葉片矩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具稀疏不整齊的大鋸齒,基部漸狹具短柄,上面平滑無毛,下面有散生油點並沿葉脈稍有毛,下部的葉長達15厘米,寬達5厘米,上部葉逐漸狹小而近全緣。花兩性及雌性,通常3~5個團集,生於上部葉腋;花被裂片5,較少為3,綠色,果時通常閉合;雄蕊5,花葯長0.5毫米;花柱不明顯,柱頭通常3,較少為4,絲形,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完全包於花被內。種子橫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紅色,平滑,有光澤,邊緣鈍,直徑約0.7毫米。花期和果期的時間都很長。

生長環境

生於村旁、路邊、河岸等處。

藥理作用

1.驅腸蟲作用。
2.抗菌作用。
3.抗瘧原蟲作用。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祛風止痛,宜煎水洗,小兒麻痘脫靨後洗之,勝過蜆水。”
2、《嶺南採藥錄》:“能除風熱,殺蟲,健胃,止痛。煎水洗皮膚疥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