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花兒會

農曆六月六日“花兒會”是我國土族、回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全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每逢節日,山上山下,鑼鼓喧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或觀賞瀏覽,或賽歌比舞,台上縱情高歌唱花兒,台下集體對歌,此起彼伏。花兒會還是城鄉物資交流的盛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族花兒會
  • 類別:相關辭彙
  • 闡述:城鄉物資交流的盛會
  • 相關:保全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起源,相關習俗與活動,

起源

“花兒”是一種民歌,又稱“少年”。“花兒”的唱詞大多是即興編成,有對唱和獨唱兩種形式,內容豐富多彩。關於“花兒”,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很久以前,有五個美麗的土族姐妹,各個都有一副銀鈴般清脆的歌喉。每當她們唱起“花兒”的時候,萬物都聽得著了迷。許多英俊的小伙子慕名前來與她們對唱,可是整整過了三天三夜,小伙子們相繼敗下陣來。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五朵彩雲從太陽升起的地方飄過來,帶走了五姐妹。後來人們說,五姐妹被封為“花兒仙子”,天天為玉帝唱“花兒”呢。為了紀念她們,人們便舉行了一年一度的“花兒會”。

相關習俗與活動

“花兒會”期間,當地的土、回、東鄉、撒拉、保全各族人民,身穿具有特色的民族服裝前來趕會,而且還帶著帳篷、大餅。民眾絡繹不絕。會上,大家互相賽歌,以溝通心靈。很多藝術家慕名而至,採集生活素材,撰寫文章,進一步擴大了“花兒會”的影響,使其成為一個聞名中外的節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