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咚咚喹

土家族咚咚喹

“土家族咚咚喹”,既是一件結構奇特的吹管樂器,也是一種民歌歌調的體裁形式,同時,在湘西,它還是器樂與聲樂所共有的常用曲牌的名稱,並且,“咚咚喹”也作為歌調演唱時的襯詞、襯句。咚咚喹亦稱“呆呆哩”。土家語稱“早古得”,土家族單簧豎吹樂器。咚咚喹製作雖然簡單,卻能吹出歡快清脆的旋律,故深受土家族婦女、兒童的喜愛。

2008年6月7日,湖南省龍山縣申報的“土家族咚咚喹”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序號:624 Ⅱ-12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土家族咚咚喹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單位:湖南省龍山縣
  • 遺產類型:傳統音樂
  • 遺產序號:624   Ⅱ-125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藝術形式,結構特徵,演奏技巧,代表曲目,傳承意義,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咚咚喹有著悠久的歷史。關於咚咚喹的起源,土家族民間還有這樣一個傳說: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之時,四處抓壯丁,有個名叫“咚咚”的土家族小伙子也被抓走了。他走後,已身懷有孕的妻子巴列遭到狠心婆母的百般虐待。孤獨無助的巴列每日登山北望,苦盼夫歸。她還信手扯根小竹,削成竹笛,吹喚丈夫“咚咚歸”來。就這樣,日復一日,她不停地望著、吹著、盼著,最後竟死於山上。人們同情她,也為她的精神所感動,便紛紛仿製她吹奏的竹笛,替她呼喚親人“咚咚歸”。後來,這種竹笛便被稱為“咚咚喹(歸)”了。

藝術特色

藝術形式

咚咚喹亦稱“呆呆哩”。土家語稱“早古得”,土家族單簧豎吹樂器。咚咚喹製作雖然簡單,卻能吹出歡快清脆的旋律,故深受土家族婦女、兒童的喜愛。咚咚喹可獨奏或重奏,經常兩支在一起對奏,音色明亮,曲調輕快活潑。流行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桑植、保靖、永順,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鶴峰等地。

結構特徵

咚咚喹用細竹管制作,管身長15~20厘米。內徑O.41厘米。竹管上端留有竹節,在節下切一斜口劈出薄片為簧。管身正面將外皮削平,管壁開有三孔或四孔,一端切斷為空管音孔。有1 2 3 5與51 2 3兩種不同音階的體制。咚咚喹的曲牌豐富,一般都有固定的標題,表演時有獨奏齊奏或合奏 等各種不同的演出形式。

演奏技巧

演奏時,口含簧片,豎置吹奏。咚咚喹音高隨管身長短和音孔位置的不同而變化,能吹出四五個音。三孔咚咚喹可發出(g1、a1、b1、d2)4個音。四孔咚咚喹,可發出(d1、g1、a1、 b1、 d2) 5個音。第三孔可奏出各種裝飾音。其傳統曲調有固定標題,如“咚喹咚喹咚喹”、“巴涅咚咚喹”、“利利拉拉咚咚喹”等,有的還配有唱詞。

代表曲目

傳統樂曲有《耍調》、《趕集》、《布涅咚》、《慢巴涅咚》 、《拉帕克》、《乃約乃》等。

傳承意義

“咚咚喹”是土家族獨有的一種民間樂器,因製作簡單,容易學會,所以在土家族地區廣泛流傳,深受土家族人喜愛。“咚咚喹”作為土家族音樂的一種外化形態,有其獨特的結構、句式與演奏形式,同時它聯繫著土家族習俗、生活和社會的各個方面,承載了土家族音樂文化的發展脈絡,它除了人們娛樂或傳遞感情外,還具有土家族音樂文化的豐富內涵,十分吻合中國古代樸素的音樂美學觀。
隨著時代的發展,土家族“咚咚喹”這種富有獨特價值的民間音樂已越來越鮮見,流布區域日漸萎縮,傳承人銳減,土家族聚居的湘鄂渝邊區,除龍山洗車河流域和里耶管理區及與之毗鄰的永順、保靖的少數邊鄰村寨外,其他地區已基本失傳。

傳承保護

2006年,土家族咚咚喹入選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龍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保護主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