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土壤肥料(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土壤肥料》是2009年4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期刊。指研究土壤中所含肥料的比例,達到合理的補充土地營養與施肥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土壤肥料
  • 語言:中文
  • 類別:農業技術、林業技術
  • 編輯單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 創刊時間:2009-04第一版
  • 出版周期:1年
  • 國內刊號:ISBN 978 -7 -04 - 026335 -0
  • 定價:22.9 元
簡介,現狀,地理條件,分布,分類,植物營養,施肥方法,基肥,種肥,追肥,相關書籍,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簡介

土壤是有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礦物經自然和人為因素作用後,通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反應轉化而來的產物。但其在物質組成、內部結構、生物性質和岩石礦物等方面既有相同之處也有相異之處。
土壤是由固體、液體(水分)及氣體三項物質組成的,其中液體和氣體存在於土壤空隙之中。固體物質主要包括礦物質和有機質。土壤水分中含有多種無機、有機離子及分子,由此形成土壤溶液。土壤中氣體的物質種類與大氣相似。
土壤的成分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聯繫、相互影響,共同作用於土壤肥力的。按體積百分比計算,疏鬆肥沃的表土為:固體物質和孔隙各占50%左右,在固體物質中,礦物質約占45%,有機質則小於5%;在土壤孔隙中,水分與空氣各占50%左右。肥力較低的土壤,一般孔隙的體積較小。

現狀

地理條件

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按海拔高低可分為三個階梯:最高的一級是位於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境內多山,海拔多在4000m以上,是我國高原面積最寬廣的高寒地帶。青藏高原之北緣和東緣地面迅速下降到1000——2000m,屬於另一階梯,是廣闊的高原和盆地。如從大興安嶺經太行山到豫、皖系山地至西部山地劃一線,分全國為東西兩半部,其西半部占全國總面積的2/3,其後和農業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從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之東,地面又迅速下降,是最低的一個階梯,海拔200m以下的平原和500m以下的丘陵面積占絕大部分,我國的三大平原就分布在這一最低階梯。這個地區雖然只占全國面積的1/3,但卻是我國的主要農業區,分布著全國2/3以上的農業人口和耕地,生產著全國3/4以上的糧、棉、油和絕大部分的經濟林等。

分布

我國的近代土壤分類工作是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近50年來,在這方面取得較大進展。現行的土壤分類具有以下特點:
1、運用土壤發生學的觀點進行土壤分類。把土壤看作是在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影響下形成的自然體,按照土壤形成條件、形成過程和土壤形態進行分類。把自然土壤和耕種土壤納入了統一的分類系統中,比較全面的反映了我國土壤類型及其發生和分布的規律。
2、按照地帶性學說,研究中國土壤分布的規律。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土壤發生類型與生物氣候相適應的情況是客觀存在的,這一點已為過去的許多研究成果所證實,但由於土壤性狀是土壤長期演化的結果,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是玉祥帶氣候的乾濕、冷熱成正關係,往往是反映了過去歷史時期殘留下來的特點。在某些地帶性因素影響下也可形成特殊的土壤類型,表現出非地帶性的土壤分布特點。
3、中國的現行土壤分類制,採用了土綱、土類、亞類、土屬、土種和變種等六級制。其中,土類是基本單元,土種是基層分類單元,提出了各級分類的原則和依據,確定了採用分級命名法。但是,我們的分類工作多偏重於高級分類單元的研究,忽視了基層分類研究,對土壤類型劃分的依據,大多停留在概念上,缺乏具體的數量指標。現在國際上土壤分類的動向是向指標化和數據化的方向發展,這樣有利於建立全國統一指標的分類等級與系統,便於掌握和套用,是我們應當借鑑的。

分類

中國現行的土壤分類系統是在1984年全國土壤分類會議討論的基礎上,由全國土壤分類修改小組修訂而成。分類系統采六級制,即土綱、土類、亞類、土屬、土種、變種。全國土壤共分為12個土綱、57個土類、204個亞類。
1、土綱。是由若干成土特徵相近的土類歸納而成。全國共分為鐵鋁土、淋溶土、半淋溶土、均腐殖土、鈣層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人為土、鹽鹼土、高山土等十二個土綱。
2、土類。是土壤分類的高級基本單元,它是在一定的生物氣候條件下,經過一個主導的或幾個相結合的成土過程形成的,具有獨特的剖面特徵,又一定相似的發生層次。土類間在性狀上有本質的差異。其劃分依據:
(1)生物氣候條件:在一定生物氣候地帶內,往往形成與當地生物氣候條件相吻合的土壤類型,稱為地帶性土壤。
(2)在成土因素的影響下,某一突出因素的作用,形成特殊的土壤。
(3)一定特徵的成土過程。
(4)獨特的剖面形態,特別是具有獨特的診斷層次,如砂姜黑土地黑土層和砂姜層。
3、亞類。是土壤輔助級別,是土類範圍內的進一步劃分,土壤發育中的不同階段,有時表現為土類間的過度類型。
(1)土類中成土過程和剖面形態上的差異,例如褐土劃分為褐土、淋溶褐土、石灰性褐土等亞類,反映了何土種碳酸鹽的淋溶於聚集的不同發育階段。
(2)不同土類間的過渡,在主要成土過程中,同時產生附加的、次要的成土過程,因此土壤發育向著另一類土過渡。
4、土屬。是承上啟下的分類單元。他是在區域因素的影響下產生的區域性的變異。
5、土種。是基層分類的基本單元。他是發育在相同母質上有相類似的發育程度和土體結構的一群較穩定的土壤。
6、變種。是土種範圍內的續分,是土種內的變化,一般以表層或耕層的某些變化來劃分。

植物營養

植物營養是指植物生長發育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即植物體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生長發育所需的養分,以維持其生命活動的作用,稱為營養。植物體所需的化學元素,成為營養元素。
植物營養與施肥原理是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輸、轉化和利用的規律及植物與外界環境之間營養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基本原理。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施肥手段為植物提供充足和比例適當的養分,創造良好的營養環境,提高植物營養效率,從而達到明顯提高植物產量和改善產品品質的目的
植物體內的元素組成
植物的組成十分複雜,其成分幾乎包括自然界存在的全部元素,現已確定有60種之多,一般新鮮植物中含水分75%~95%,乾物質5%~25%;乾物質中,灰分元素占1%~5%,碳45%左右,氧45%左右,氫6%左右,氮1.5%左右。由此可知,碳、氫、氧三種元素占植物乾重的90%以上,氮和灰分元素同樣是很重要的。所謂灰分元素是指新鮮植物經過烘烤,獲得乾物質,乾物質燃燒後所剩的物質,稱為灰分。在灰分中含有鉀、鈣、鎂、鋁、鋅、鐵等金屬元素,亦含有磷、硫、矽、硼、硒、氯等非金屬元素,通常這些元素稱為灰分元素。

施肥方法

合理施肥除了按植物的營養特性、土壤的供肥特點確定植物所需的肥料外,採用什麼樣的施肥方法對提高植物產量由重要的影響。常見的施肥方法:

基肥

又稱底肥,實在進行植物播種或移植前,結合耕地施入土壤中的肥料。施用基肥的意義在於:1、滿足植物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內能獲得適量的營養,為植物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2、培養地力,改良土壤,為植物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1)基肥施用的原則:一般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長效肥為主,速效肥為輔;氮、磷、鉀(或多元素)肥配合施為主,根據土壤的缺素情況,個別補充為輔。
(2) 基肥的施用量:基肥的施用量應根據植物的需肥特點與土壤的供肥特徵而定,一般基肥使用基肥里量應占該植物總施肥量的50%左右為宜。質地偏黏的土壤應適當多施,相反,質地偏沙的土壤適當少施。
(3) 基肥的施用方法:一是撒施,在土地翻耕前將肥料均勻撒於地表,然後翻入土中。撒施是施用基肥的一種常見方法,凡是植物密度較大(如水稻等),植物根系遍布於整個耕層,且施肥量又相對較多的地塊上,都可採用這種方法。撒施的肥料必須均勻,防止肥料集結,以免植物生長不平衡。

種肥

在植物播種或移植時施用的肥料。施用種肥的意義在於:一是滿足植物臨界營養期對養分的需要,二是滿足植物生長初期根系吸收養分能力較弱的需要。
(1) 種肥的施用原則:一般以速效肥為主,遲效肥為輔;以酸性或中性肥為主,鹼性肥為輔;有機肥則以熟好的肥料為主,未腐熟的肥料不宜施用。
(2) 種肥用量:同樣根據植物需要量而定,一般占植物總施肥量的5%——10%為宜。
(3) 種肥的施用方法:一是溝施法,在播種溝內施用肥料的方法,如小麥或棉花在開溝播種時(先施肥,後播種)將要施入的肥料混合後施入溝中,並使肥土相融,然後,再播種覆土,這種肥料一般以施用大量元素為主;二是拌種法(包括浸種、蘸秧根等),當肥料用量少或肥料價格比較昂貴及各種生物製劑、激素肥料等均採用此法。拌種法是先將要施入的肥料與填充物充分拌勻後再與種相拌,一般隨拌隨種;三是浸種法,先將肥料用水溶解調製成很稀的溶液,然後將種子浸入溶液中一段時間(根據植物特性而定),浸種時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是溶液的濃度不能太高,浸種的時間不能過長,以免傷害種子,影響發芽與出苗。

追肥

追肥是在植物生長期間,根據植物個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元素的需要而補施得肥料。
(1) 追肥的使用原則:一要看土施肥,即肥土少施輕施,瘦土多施重施;砂土少施輕施,黏土適當多施、重施;二要看苗施肥(看植物的長勢長相),即旺苗不施,壯苗輕施,若苗適當多施;三看植物的生育階段:苗期少施輕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旺盛時多施重施;四看肥料性質,一般追肥以速效肥為主(苗期),而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旺盛時則以有機、無機配合施用為主;五看植物種類:播種密度大的植物(如水稻、小麥等)以速效肥為主。
(2) 追肥的施用量:一般追肥施用量應占總施肥量的40%——50%為宜,其中植物生長的旺盛時期應戰總施肥量的50% 。
(3) 追肥的施用方法:一是撒施法(適宜於播種密毒大的植物,如水稻等);二是溝施法,即開溝施用(適宜於棉花、玉米等職務);三是環施法,如果樹在其周圍開一條圍溝而施肥;四是噴施法(根外追肥),作為補充施用肥料的方法。

相關書籍

圖書信息

書 名: 土壤肥料
作 者:宋志偉
出版時間: 2009年04月
ISBN: 9787040263350
開本: 16開
定價: 20元

內容簡介

《土壤肥料》共分9個單元,主要內容有:土壤肥料概述,土壤基本組成,土壤基本性質,土壤資源與管理,合理施肥原理,化學肥料的合理施用,有機肥料與生物肥料,新型肥料與施肥新技術,土壤健康、安全施肥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為了方便學生學習與進行技能訓練,技能訓練部分與相關知識按單元進行編排。《土壤肥料》將土壤、植物營養、肥料、施肥技術、土壤生態和環境保護相關知識有機融合,充分反映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體現內容的綜合性與新穎性。為突出崗位職業技能,特按工作任務的環節或流程編排職業技能訓練。注重體現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土壤肥料》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本科院校舉辦的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五年制高職,農業技術類、林業技術類專業教材,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單元1 土壤肥料概述
職業崗位知識
1.1 土壤肥料的概念
1.1.1 土壤的概念
1.1.2 土壤肥力的概念
1.1.3 肥料的概念
1.2 土壤肥料的作用
1.2.1 土壤是植物生長發育的基礎
1.2.2 土壤是地球表層系統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1.2.3 土壤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1.2.4 土壤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自然資源
1.2.5 肥料是植物的糧食
1.3 土壤肥料工作面臨的主要任務
1.3.1 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確保我國糧食安全
1.3.2 實施“沃土工程”,搞好中、低產田的改造
1.3.3 搞好測土配方施肥工程
職業技能訓練
土壤樣品的採集與處理
單元小結
自測練習
單元2 土壤基本組成
職業崗位知識
2.1 土壤固相組成
2.1.1 土壤礦物質
2.1.2 土壤生物
2.1.3 土壤有機質
2.2 土壤液相組成(土壤水分)
2.2.1 土壤含水量
2.2.2 土壤水分類型
2.2.3 土壤水分能量狀況
2.2.4 土壤水分管理
2.3 土壤氣相組成
2.3.1 土壤空氣
2.3.2 土壤通氣性
2.3.3 土壤通氣性調節
職業技能訓練
實訓1土壤有機質測定
實訓2土壤質量含水量測定
單元小結
自測練習
單元3 土壤基本性質
職業崗位知識
3.1 土壤質地
3.1.1 土壤質地分類
3.1.2 土壤質地的肥力特性與生產性狀
3.1.3 土壤質地改善
3.2 土壤孔隙性
3.2.1 土壤密度和容重
3.2.2 土壤孔隙性
3.2.3 土壤孔隙性調節
3.3 土壤結構
3.3.1 土壤結構體
3.3.2 土壤結構與土壤肥力
3.3.3 土壤結構改良
3.4 土壤耕性
3.4.1 土壤力學性質
3.4.2 土壤耕性
3.4.3 土壤耕性改良
3.5 土壤熱狀況
3.5.1 土壤熱性質
3.5.2 土壤溫度
3.5.3 土壤溫度調節
3.6 土壤吸收性能
3.6.1 土壤膠體
3.6.2 土壤吸收性能
3.6.3 土壤吸收性能調節
3.7 土壤酸鹼性
3.7.1 土壤酸鹼性
3.7.2 土壤緩衝性
3.7.3 土壤酸鹼性調節
3.8 土壤養分
3.8.1 土壤養分的來源與形態
3.8.2 土壤養分類型
3.8.3 土壤養分調控
職業技能訓練
實訓1土壤質地測定
實訓2土壤容重與孔隙度測定(環刀法)
實訓3土壤酸鹼性測定(電位法和混合指示劑法)
實訓4土壤鹼解氮測定(擴散法)
實訓5土壤速效磷測定
實訓6土壤速效鉀測定
單元小結
自測練習
單元4 土壤資源與管理
職業崗位知識
4.1 土壤資源
4.1.1 土壤形成與發育
4.1.2 我國土壤資源
4.2 土壤質量與退化
4.2.1 土壤質量
4.2.2 土壤退化及其防治
4.3 土壤資源利用與管理
4.3.1 農業土壤利用與管理
4.3.2 草原土壤利用與管理
4.3.3 森林土壤利用與管理
4.3.4 城市土壤利用與管理
職業技能訓練
土壤剖面觀測與肥力性狀調查
單元小結
自測練習
單元5 合理施肥原理
職業崗位知識
5.1 植物營養概論
5.1.1 植物營養成分
5.1.2 植物對養分的吸收
5.1.3 植物營養特性
5.2 合理施肥基本原理
5.2.1 養分歸還學說
5.2.2 最小養分律
5.2.3 報酬遞減律
5.2.4 因子綜合作用律
5.3 合理施肥技術
5.3.1 合理施肥時期
5.3.2 合理施肥用量
5.3.3 合理施肥方法
職業技能訓練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中農戶施肥現狀調查與評價
單元小結
自測練習
單元6 化學肥料的合理施用
職業崗位知識
6.1 氮肥的合理施用
6.1.1 常見氮肥的種類、性質與施用
6.1.2 氮肥的合理施用技術
6.2 磷肥的合理施用
6.2.1 常見磷肥的種類、性質與施用
6.2.2 磷肥的合理施用技術
6.3 鉀肥的合理施用
6.3.1 常見鉀肥的性質與施用
6.3.2 鉀肥的合理施用技術
6.4 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
6.4.1 植物的微量元素營養
6.4.2 常見微量元素肥料的種類、性質與施用
6.5 復(混)合肥料的合理施用
6.5.1 復(混)合肥料概述
6.5.2 複合肥料
6.5.3 混合肥料
6.5.4 復(混)合肥料的合理施用技術
職業技能訓練
常見化學肥料的定性鑑定
單元小結
自測練習
單元7 有機肥料與生物肥料
職業崗位知識
7.1 有機肥料
7.1.1 有機肥料概述
7.1.2 糞尿肥和廄肥
7.1.3 堆漚肥與秸稈還田
7.1.4 綠肥
7.1.5 雜肥類
7.2 生物肥料
7.2.1 生物肥料概述
7.2.2 主要的生物肥料
高溫堆肥的積制
單元小結
自測練習
單元8 新型肥料與施肥新技術
職業崗位知識
8.1 新型肥料的合理施用
8.1.1 緩(控)釋肥料
8.1.2 新型磷肥
8.1.3 長效鉀肥
8.1.4 新型水溶肥料
8.1.5 新型復混肥料
8.2 合理施肥新技術
8.2.1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8.2.2 環境保全型施肥技術.
8.2.3 養分資源綜合管理技術
8.2.4 精確施肥技術
8.2.5 輪作施肥技術
單元小結
自測練習
單元9 土壤健康、安全施肥與農產品質量安全
職業崗位知識
9.1 土壤健康概述
9.1.1 土壤健康的含義
9.1.2 健康農產品的土壤學基礎
9.2 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土壤污染
9.2.1 重金屬污染
9.2.2 有機污染
9.2.3 放射性污染
9.3 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合理施肥
9.3.1 施肥與農產品品質
9.3.2 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措施
單元小結
自測練習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