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結構形成

不同類型的土壤結構的形成過程不同,在形成機制上有很大的差異,土壤結構的形成過程一般指團粒結構的形成過程。塊狀結構、柱狀結構和片狀結構體通常是由單粒黏結而成的、或是土體沿一定方向破裂而形成的。形成機制比較簡單,故形成的孔隙度較小,而且孔徑大小比較一致。只有團粒結構具有比較複雜的形成機制。

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過程大體上,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單粒凝聚成復粒;第二階段則由復粒相互黏結,團聚成微團粒、團粒,或在機械力作用下,大塊土垡破碎成各種大小、形狀各異的粒狀或團粒狀結構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壤結構形成
  • 外文名:Soil structure formation
  • 又指:一般指團粒結構的形成過程
  • 第一階段:單粒凝聚成復粒
  • 第二階段:由復粒相互黏結
  • 套用:衡量水稻土肥力和熟化程度
簡介,形成過程,

簡介

不同類型的土壤結構的形成過程不同,在形成機制上有很大的差異,土壤結構的形成過程一般指團粒結構的形成過程。塊狀結構、柱狀結構和片狀結構體通常是由單粒黏結而成的、或是土體沿一定方向破裂而形成的。形成機制比較簡單,故形成的孔隙度較小,而且孔徑大小比較一致。只有團粒結構具有比較複雜的形成機制。
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過程大體上,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單粒凝聚成復粒;第二階段則由復粒相互黏結,團聚成微團粒、團粒,或在機械力作用下,大塊土垡破碎成各種大小、形狀各異的粒狀或團粒狀結構體。
在自然狀態下,土粒與土粒相互壘結成黏團,黏團再次團聚成微團粒,微團粒進一步團聚成團粒,微團粒結構體是形成團粒結構的基礎。微團粒的數量在水稻土的耕層中大量存在,對水稻土的肥力影響較大。許多研究表明,微團粒結構是衡量水稻土肥力和熟化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

形成過程

形成團粒結構體主要有以下基本因素:一是各種各樣的單挑、復位、黏團及微團粒的數量及組成;二是聯結以上各種土粒的各種膠結劑的種類與數量;三是結構體的形成動力,只有在一定外動力推動下,使土粒相互靠近,膠結物質才能發揮膠結作用,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機制大致如下:
(1)膠體的凝聚作用土壤是一種膠體分散體系,固相物質微粒是分散相。水或空氣為分散介質,在一定條件下膠體磨粉(黏粒、腐殖質等)相互凝聚而形成較大的凝膠顆粒,土壤膠體的凝聚只是在土壤黏粒分散成懸著液時才有實際意義,凝聚而成的顆粒大小相當於黏團。因此,膠體的凝聚是在懸著液條件下團粒形成的第一歩。
(2)水膜的黏結作用在濕潤的土壤中。黏粒表面可以吸附極性水分子,使之定向排列成一層水膜,離黏粒表面愈近的水分子定向排列程度愈高,排列愈緊密。當黏粒相互靠近時,水膜為相鄰土粒共有,黏粒之間就通過水膜而聯結在一起。土粒的粒徑愈小,表面積愈大,這種聯結力愈強。
(3)當水分進一步增加時,在土粒與土粒的接觸點上產生彎月面狀水環。由於彎月面內側產生負壓,能把相鄰的土粒牽引在一起。土粒半徑越小,水環數量就愈多、黏結力就愈大。隨著水膜増厚,彎月面曲率減小,則黏結力也減弱。通過彎月面力而黏結成的微團校一般部是非水穩性的。
(4)生物的作用土壤動物、微生物的活動及植物根系伸展對土壤產生分割和擠壓作用。另外根系、微生物的分泌物及其死亡分解後所形成的新解的多糖和腐殖質又能團聚土粒。形成穩定的團粒,還有土壤中的動物,如蚯蚓、鼠類的活動也會增加土壤裂隙,蚯蚓的糞便就是·種很好的團粒。
(5)土壤耕作適當的土壤耕作有利於土壤團校結構的形成,耕作結合杷、糖等措施可以疏鬆土壤和碎土、破除土表結皮和板結,有利於形成暫時的非水穩住團粒結構;耕作結合施肥,特別是施有機肥與土粒充分混勻,使土肥相融,有利於發揮有機膠結劑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水穩性團粒結構。在適宜的時期進行耕作,可以起到鬆土、詞節土壤孔隙的作用,為作物創造一個良好的上虛下實的耕層構造,尤其在有機質含量少而土質較黏的土壤上。如耕作不當(如過濕、過乾、過於頻繁和農機具不合適),反而會破壞原有團粒結構,使土壤板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