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葉槲蕨(植物)

團葉槲蕨(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團葉槲蕨起源於拉丁,後漸漸的向亞洲國家衍生。該物種適合生長在陰涼潮濕之地。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廣東(台山)、廣西、貴州、雲南等雨量充足地區。泰國、高棉、越南、馬來西亞、印度(阿薩姆)高山上較潮濕的地方也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團葉槲蕨
  • 拉丁學名:Drynaria bonii Christ
  • 別稱:忽頭雞、肉碎補、碎補
  • :植物界
  • :槲蕨科
  • :槲蕨屬
形態特徵,種類特徵,本種提示,生長環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種類特徵

附生樹上,岩石上或土生。根狀莖橫走,粗壯,粗1-3厘米,肉質,頂端密被鱗片;鱗片張開伸展,長2-12毫米,寬1.5-3毫米,頂端長漸尖而呈尾狀,基部卵形而為盾狀著生,中部深棕色,邊緣及上部銹黃色,邊緣有密睫毛。基生不育葉無柄,心臟形,圓形,腎形至卵形,長10-15厘米,寬8-12厘米,頂端鈍或圓,基部淺心臟形而有互相覆蓋的耳,邊緣全緣或有圓形的淺裂;葉脈兩面均明顯,側脈下面隆起,上部的向上、中部的平展,下部的向下反折成弧形,小脈下面明顯而隆起,聯結成伸長的網眼,少數有單一的內藏短小脈,葉厚紙質至薄革質,堅硬,兩面均無毛,上面黃棕色而有光澤,下面灰棕色而暗晦,正常能育葉的葉柄長10-20厘米,深色至淡色,光亮,無毛,基部被鱗片,兩側有寬僅1-2毫米的狹翅幾達基部,能育葉葉片長圓狀卵形,長30-70厘米,寬20-30厘米,羽狀深裂幾達葉軸而形成寬約1毫米的狹翅,裂片3-7對,斜向上,相距1.5-3厘米,闊披針形,長7-20厘米,寬2.5-5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稍狹長而下延,邊緣近全緣至淺波狀,有軟骨質的邊,頂生裂片同形,稍大,葉軸淡棕色,主脈,側脈及小脈淡色,均無毛,側脈明顯,纖細,上部稍向上彎曲而達於葉緣,橫脈明顯,在每對側脈之間構成5-6個大網眼,大網眼內有幾個不整齊的小網眼,內藏小脈單一或很少分叉,反折,頂端呈棒狀,葉薄革質,乾後鮮綠色或變淡棕色,無毛,上面光亮。孢子囊群細小,圓形,散生,在中肋兩側不規則地排成2行,在相鄰兩對側脈間有2至4行,生2-4小脈交匯處。孢子囊上無腺毛。孢子囊表面光滑。
團葉槲蕨的生長環境。團葉槲蕨的生長環境。

本種提示

本種形體極似其分布區南邊的D. sparsisora (Desv.) T. Moore,但以其饒鈸形的全緣 (罕呈波浪狀) 而遠較小的乾膜質不育葉和根狀莖上的鱗片為闊披針形等特徵易於區別;後者的基生不育葉遠較大,硬革質,邊緣缺裂深達1/3,根狀莖上的鱗片基部圓形,向上突然狹縮成長鑽形。已往的文獻中,報導過D. sparsisora也分布到中國,均系本種之誤。與其相近的棟葉槲蕨D. quercifolia(L.)J. Sm.植株較大,高達1.3米,不育葉長達30厘米,寬10-20厘米,邊緣淺裂,孢子囊群通常在側脈間排成整齊的2行,在我國僅產海南島。亞洲熱帶其他地區,澳大利亞也有。

生長環境

附生林下樹幹或岩石上,海拔100-1300(-1700) 米,在雨季開始萌發基生葉,開始綠色,很快變成棕色,繼之能育葉出現,旱季時能育葉乾枯脫落。本種在廣西也作“骨碎補”用。模式標本采自越南河內。

主要價值

拉丁常見物種拉丁常見物種
【藥 名】:團葉槲蕨。
【拼 音】:TUANYEHUJUE。
【來 源】:為槲蕨科植物團葉槲蕨的根莖。
【功 效】:舒筋活絡、補腎益精、補虛消疳。
【主 治】:用於跌打損傷、骨折、腎虛耳鳴、小兒疳積。
【性味歸經】:微潔,溫。入脾、腎、肝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考 證】: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