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2.0

圖書館2.0

圖書館2.0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圖書館服務的概念,指為滿足當今圖書館用戶的需求和願望而不斷調整自己,要求圖書館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能夠向用戶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並保證消除使用或重用圖書館的任何障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圖書館2.0
  • 時間:2005年
  • 人物:鮑爾·米勒
  • 對應:圖書館
簡介,創立,核心,特點,對讀者的高度關注,用戶=合作者,掌握信息技術,始終如一的選擇,實踐探索,

簡介

圖書館2.0
(“Library 2.0 is a concept of a very different  library service, geared towards th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today’s library users. In this vision, the library makes information available wherever and whenever the user requires it, and seeks to ensure that barriers to use and reuse are removed.”
----- (Technology Evangelist, Talis)  22/06/2006 23 USTLG )

創立

自從2005年鮑爾·米勒(Paul Miller)博士提出圖書館2.0這個說法以來,圖書館2.0經歷了從概念到現實的發展歷程。越來越多web2.0的典型技術套用到圖書館服務中,如webblog, RSS等等,我們可以在很多圖書館的主頁上看到他們的影子。
圖書館2.0 在中國同樣經歷了這樣的發展過程,從老槐夫婦第一篇中文圖書館2.0論文發表至今,圖書館2.0儼然已經成為圖書館員的口頭禪,並以極快的速度進入圖書館學研究的術語體系。和以往數字圖書館研究不同,這次圖書館2.0浪潮的興起並沒有太多的概念辨析,沒有放太多的空對空飛彈。而更多的是嘗試現實實驗系統的嘗試。上海圖書館,廈門大學圖書館、上海大學圖書館、重慶大學圖書館的技術團隊正在不斷地努力構建圖書館2.0的技術原型,老槐,凱文,竹帛齋主,藍天白雲,河邊,編目精靈,李超平等等圖書館學家都開了部落格,開啟了基於web2.0技術的圖書館學研究範式。這就使得圖書館2.0的研究有了一個非常紮實的技術基礎,很多圖書館員是通過Blog這樣看得見摸得著得web2.0技術來感受圖書館2.0,圖書館2.0不再是一個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技術現實。

核心

圖書館2.0的核心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變化。這是一種圖書館服務模式,它能夠鼓勵持續的有意識的變化、邀請用戶參與建設他們所需要的實體和虛擬服務,並通過始終如一的服務評估給予支持。同時,圖書館2.0也嘗試吸引新用戶以及通過改善現有用戶驅動的服務和設施更佳地服務老用戶。圖書館2.0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在向更好的服務於用戶邁進。要實現圖書館2.0,必須打好一套組合拳才可以。儘管不是必需的,但技術可以幫助圖書館構建一個用戶驅動的2.0環境。Web2.0技術在幫助我們跟上讀者需求變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過去幾年間的技術進步已經使得圖書館可以開展一些以前不可能開展的服務,如虛擬參考諮詢、個性化opac檢索界面以及可在舒適的家裡使用的音頻下載等。這增強了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圖書館提供改進的用戶驅動的服務的能力。

特點

對讀者的高度關注

在現今的圖書館領域裡,尤其是公共機構中,我們已經習慣於將服務焦點聚集在那些已有的讀者身上。Michael Stephens在ALA TechSource上解釋到“當我們面對讀者時,我們應該牢記我們所應服務的所有人。”圖書館習慣於給同樣的社群提供同樣的服務和同樣的程式。我們變得安於現狀並不思變革。在考慮這一圖書館的新服務模型時,Stephens確信“圖書館2.0將是一個匯聚點。在這個現實或虛擬世界中的點,讀者可以通過娛樂,資訊以及自建內容來滿足自身信息需求。”
無論我們多么努力,大部分我們所提供的服務,還是沒有被大多數人所利用。要想滿足這些人的需求並不容易,受限於經濟和空間,圖書館不能將每個人所想要的每本書都帶到他們的身邊,所以通過實體的服務,很難和他們建立聯繫。很多圖書館正在嘗試提供需求驅動的館藏構建計畫,將現有讀者的需求較多的文獻資料突出來。
這將能夠滿足一部分傳統讀者的需求。如果圖書館能夠了解長尾理論,那將能夠服務更多的讀者。“長尾”一詞是由《連線》雜誌的主編Chris Anderson在2004年的一篇同名文章中創造出來的,他認為對那些沒有點擊的電影和書的需求遠遠超過了點擊的,將這些沒有點擊的書和對他們感興趣的隱性用戶建立起聯繫,你會擁有比顯性用戶相等甚至更多的讀者。
追逐不同的長尾需要實體和虛擬服務的結合,很多圖書館已經開始起步,從網上舊書店那裡的按需定購,館際互借,送書上門服務到更多的電子文獻資源。Tim O’Reilly在他的開創性的文章《什麼是web 2.0》一文中探討了管理使用同一產品人士集體智慧的概念。在網路環境中,可以通過反饋,讀者評論以及用戶創造的社會網路。象Amazon、Flickr、MySpace、Facebook以及Wikipedia這些極具活力的網站,都建立在用戶高度參與上,並以此提升產品的價值。
網誌和維基是吸引讀者參與並推送新內容給讀者的有效途徑。費城的Temple University Library把網誌作為一個提供新聞、時間表和交流的場所。Ann Arbor District Library (AADL)則更進一步,他們將圖書館網站改造成一個網誌,提供了構建線上社區以及快速反饋的條件。Saint Joseph County Public Library足智多謀的圖書館員則利用開源的維基軟體成功構建了一個更有利於讀者反饋意見的學科導航系統,

用戶=合作者

最基本的,圖書館2.0模式使得圖書館用戶在圖書館服務和利用服務的方式上能夠更好的與人分享。正如大家所期望的,用戶將改進圖書館服務,使其能夠更好的滿足自身需求。這可以通過虛擬方式來實現,如通過個性化圖書館主頁,或者實體服務,如允許讀者召集即興的讀書討論或者討論組。這些協作努力需要圖書館員建立起更加注重讀者的反饋並且經常性的評估和更新改進服務的詳細方案。
要增強圖書館的吸引力和對讀者的價值,就要考慮開展可定製和共享的服務。圖書館2.0模式將吸納讀者的智慧來補充和改進圖書館服務。用戶評論、標籤以及以及評級這些用戶創造的內容都能反過來充實圖書館網站。最終對於其他讀者來說這些服務將是更有價值的信息產品。每個讀者都會有特別喜歡的主題、作者和流派。允許他們書寫評論、允許他們創建標籤和評分,通過功能更強大的OPAC分享這一切,將有利於提高圖書館書目質量。讀者想知道他們的鄰居正在讀什麼、聽什麼、看什麼。Hennepin County Library已經開始嘗試,允許讀者對書目信息進行評論。
在開展個性化信息服務時,要充分注意用戶隱私問題。圖書館仍應該像過去一樣警惕通過技術手段保護讀者的隱私。有很多辦法可以用來保護隱私,諸如允許匿名評論和標註標籤。用戶無須在使用網路服務時公開他們的身份認證信息。
雖然在關於圖書館2.0的討論中,充斥著技術的聲音。但技術力量薄弱或者受制於數字鴻溝的圖書館同樣可以進行圖書館2.0建設。如果技術力量有限,就對現有的實體服務進行改進以便更好的服務現有讀者。圖書館可以量力而行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如館際合作,館員反饋,以及對現有和潛在讀者的調查等。

掌握信息技術

圖書館2.0可以拓展到圖書館現有的硬體和軟體中,包括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相對於封閉式系統,可修改拓展的自動化系統以及編目工具在智慧財產權上更有利。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由Georgia Public Library Service為Georgia Library PINES Program而開發的Evergreen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重慶大學圖書館也在嘗試從集成管理系統著手,實現圖書館2.0的整體解決方案。
一些圖書館員,如Ann Arbor 的網路管理員John Blyberg,認為圖書館集成系統的開發商正在嘗試將圖書館2.0所帶來的變化為己所用,他們將設計開發擁有智慧財產權的界面,用於在書目數據和讀者之間建立聯繫。Blyberg以一項關於開放標準的號召為回應。他提出“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用戶權利法案”要求圖書館必須擁有獲取自身資料庫中數據的可用途徑,並且具備通過對數據的創新利用來開展新服務的能力。
並不是每個圖書館都能夠僱傭程式設計師或者擁有一個龐大的IT部門。科羅納多州學院人文科學聯繫館員Steve Lawson認為“問題在於一般的圖書館網路管理員都是兼職性的。我也想嘗試一些Web2.0的想法,但是由於還有參考諮詢、教育培訓以及館藏建設等工作,使得我沒有時間來經常性的進行改革創新。從個人而言,我希望自己能夠利用Flickr、PBwiki和Google地圖API等免費網站來為圖書館網站構建一個Web2..0友好環境。”
在某些圖書館書館,實施圖書館2.0則是一個認知上的問題。Jenny Levine在Blog上寫到“問你自己是否你的圖書館已經準備好面對這種(技術上的)變化,因為幾乎所有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圖書館員還沒有想到這些呢,而這是我們所需要改變的。這是圖書館2.0討論的核心,這也是其重要性所在。如果我們鎖住我們自己網站上的信息,不提供給那些需要它們的用戶使用,那么我們的信息將難免被遺棄一旁。”
對很多圖書館而言,一個比較現實的初步嘗試是採用一些廉價,甚至免費的新技術。比如圖書館現在提供的字處理軟體,可以從本地安裝管理改成引導讀者使用Writely和Writeboard等線上工具,這些工具可以在瀏覽器中實現字處理功能。TechCrunch這個Blog的作者Michael Arrington說:“Writely不再是一個玩具了,他已經快速的成長為Word的合法替代者。“
這些線上工具還有值得稱道的協作功能。兩個作者可以同時在Writely上進行編輯,無論距離多遠,所做的修改都可以被對方所見。很多類微軟Office的套用已經上線。37signals提供了一些很有用的線上工具,從強大的工程管理套用Basecamp到個人信息組織工具Backpack以及可分享的工作列表Ta-da Lists,所有這些工具都可以在網路免費使用,沒有任何功能和版本限制。微軟公司近期也宣布將通過微軟Office Live站點提供線上Office工具。

始終如一的選擇

什麼樣的服務能夠稱為圖書館2.0
什麼樣的服務能夠稱為圖書館2.0?任何服務無論是實體或者網路只要能夠成功地傳遞給讀者,有效評估並利用用戶創造的信息就可以稱之為圖書館2.0。只要符合之前所說的標準,即使是過去的傳統的服務依舊可以夠得上格。同樣地,使用新技術未必就能說這是圖書館2.0。
很多圖書館通過提供高質量的電子資料庫、可下載的音頻書和英語以及即時信息參考諮詢服務已經取得了可喜的進步。Gwinnett County Public Library (GCPL)已經啟動了一項成功的音樂、視頻和音頻圖書下載服務,South Huntington Public Library也已經開始了iPod的借閱服務。一些圖書館通過拓展原有的實體服務來為青少年和社區提供活動空間,以此來滿足公眾對市民空間和令人興奮的新服務的需求。The Cecil County Public Library開展了青少年遊戲夜活動。作為青少年之年的一部分,GCPL 成功舉辦了2005年青少年樂隊比賽。
時下,圖書館有一種計畫、實施以及忘記的趨向。圖書館2.0將通過建立一個經常性的獲取讀者反饋意見以及評估更新現有服務的發展機制來改變這一現狀。新舊服務將進行經常性的回放,以確保其達到最初構想的目標。即使是老舊而傳統的服務,也要從新視角來進行重新審視,看他有哪些方面需要更新。
在籌劃圖書館2.0路線圖時,需要注意當一項新服務開展時是否也能同時提升原有服務的水平,這包括技術的和非技術的。同時還要考慮到那些虛擬環境中的套用,如虛擬參考諮詢,以及其他一些在分館提供的服務,如館際互借系統。圖書館應該不斷地改進以滿足讀者需求。重新評估現有服務和接受套用新觀點都能使圖書館服務歷久常新。
公共圖書館協會績效評定預案是一個用於評估圖書館服務的工具範例。績效評定預案提供一個用於評估現有服務和系統流程價值的基準。無論圖書館使用何種技術工具來開發,經過專業技術諮詢或者內部規劃後,都應該建立起對新老圖書館服務常規評估的日程安排、對館員和讀者的意見和創造的內容一視同仁。對現有和潛在讀者以及館員都應需求調查,廣泛的意見才能夠知曉一項服務全面的需求或質量反饋。
如果你的圖書館已經提供一些可以歸入圖書館2.0的服務。如果你的組織能夠繼續這些圖書館2.0服務,並且建立起不斷變化和將用戶創造內容整合到圖書館運作中的組織框架,那么圖書館必將更順利地走向圖書館2.0。Web2.0將催生很多新工具和理念,其中有很多是與技術無關的。每個圖書館的圖書館2.0模式的細節都不盡相同,因為每個館都有各自不同的起點。通過館員和用戶之間的協作,你將能夠建立起如何才能讓這個模型更好的為你的機構所用的清晰思路。、
當然,圖書館2.0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可能會被圖書館3.0說替代。

實踐探索

國內圖書館學的學者以及相關人員,對於圖書館2.0已經做過許多探討,並且進行實踐了。在實踐方面獲得一些成績,例如上海、廈門、重慶……
1、廈門大學圖書館。成立了泛技術小組,對於OPAC、網誌聚合、維基進行了探索和套用。
2、豆瓣。是一個網際網路公司,但是它做了圖書館的工作,並且獲得成功,目前豆瓣網站的圖書資料齊全,更重要的是用戶的參與度,撰寫圖書評論的熱情是任何一個圖書館都無法達到的
3、上海大學圖書館。最早一批嘗試RSS推送的2.0的圖書館。
4、竹帛齋主。這不是一個圖書館,而是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煥文教授,作為一個研究者,用2.0的方式,倡導圖書館員2.0化,他在新浪主持的圖書館圈子,人數已經近千人,成為國內主要的館員2.0交流形式。
5、重慶大學圖書館。在最初的研究和實踐中,重慶大學圖書館一直默默無聞,但是在2008年浙江大學舉辦的lib2.08年會上,重慶大學圖書館一鳴驚人,他們推出了圖書館2.0整體解決方案,其2.0的套用從理論到實踐,豐富多彩,成為一個實踐的樣板。lib2.09的年會將在重慶大學舉辦。重慶大學圖書館還獲得2008年國家社科基金支持,研究圖書館2.0。
6、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以服務為核心,提倡圖書館2.0針對學科服務。其影響較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