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文化

圓山文化

圓山文化以台灣北部台北盆地為中心並伸延到北部沿海地區,持續達2000年之久,其主要遺物有:石器、陶器、骨角器、玉器和少數的青銅器。經對圓山貝丘上層和大岔坑上層遺物測定,其流動年代在公元前2560年至公元50年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圓山文化
  • 地理位置:台灣北部台北盆地
  • 遺物:石器、陶器、骨角器
  • 年代:2560年至公元50年
由來,遺址,介紹,發現與發掘,發現經過,發掘過程,

由來

歷史推進到公元前2500年,台灣西海岸地區同時出現了兩種新的原始文化。以北部台北盆地為中心並伸延到北部沿海地區的是圓山文化;分布在中南海岸與河谷的是一組以紅陶彩陶和灰黑陶為代表的文化,即鳳鼻頭文化。
這是繼大坌坑文化之後,興起於台北盆地北側的地方性文化。主要遺址包括台北市圓山遺址上文化層、芝山岩遺址上文化層、關渡遺址下 文化層,八里鄉大坌坑遺址上文化層,五股鄉慈法宮遺址上文化層,中 和市尖山遺址;大致分布淡水河兩岸及新店溪下游的河岸階地,並可能 沿著基隆河谷分布到基隆港口附近的海岸平原。根據碳十四年代顯示, 這個文化的年代可能從距今四千五百年左右開始,而在距今二千年左右 消失或轉變,從新石器時代中期一直到晚期續時間很長,達二千年以上 ,但是文化相貌卻改變很少。
圓山文化的代表性遺址是位於基隆河下游、台北市北端的圓山貝丘。它面積很大,包含極為豐富。這一遺址分上、下兩層,下層屬於上文所述的大岔坑文化,上層為圓山文化。圓山文化遺址除圓山貝丘上層以外,還兼容大岔坑遺址的上層、台北盆地南緣土城鄉的土地公山,另外還有芝山岩、大直、尖山等數十處。它以台北盆地為中心,廣布台灣北部。

遺址

圓山遺址,台灣考古學者推斷,圓山文化人可能是從今日廣東省海豐廣州之間的沿海地區遷移而來的。
圓山舊稱“圓山仔”、“龍峒山”,海拔36公尺,在台北市西北動物園內,遺址本是臨基隆河的天然高地海豐人早在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就被日學者伊能嘉距首先發現。
保存下來的重要文物有長5尺、高2尺多的大砥石一座,估計其磨製年代為公元前2560--公元前1460年。台灣光復後,考古工作者先後進行過多次較大規模的挖掘,獲得豐碩成果。該文化距今有3500年至4000年,包含上下兩個文化層。上層是早期圓山文化,主要部分是個堆積厚度達到2米以上的貝層,發現大量人類食用後的貝殼、獸骨和使用後的器具。下層為晚期圓山文化,主要出土的是帶有繩印紋的陶器,這是繼大坌坑文化之後,台灣北部盆地發現的最古老的史前文化,因此也稱下層大坌坑文化。

介紹

這一文化在台灣北部持續達2000年之久,其主要遺物有:石器、陶器、骨角器、玉器和少數的青銅器。經對圓山貝丘上層和大岔坑上層遺物測定,其流動年代在公元前2560年至公元50年之間。
在石器中,有石錛、石斧、石鋤、箭頭、網墜等。最具代表性的是有段石錛和有肩石斧。有段石錛的先進性及其與祖國大陸的淵源上文已述。有肩石斧亦不例外。它與有段石錛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是普通石斧的高級形態。據考證這種石器在我國福建光澤、浙江杭縣、廣東陸豐以及海南島等地均有發現。而且石斧兩肩與柄的折角多呈直角,與圓山出土的相同。圓山石斧與華北、遼東等地所發現的形式也極其相似。因此,從其形制和分布範圍看,系由大陸傳入台灣。圓山文化中的陶器,質料多含細砂,以棕灰為主顏色,有的刷上棕黃色;有印紋,塗紅彩;器形以碗和簋為主。(簋為圓腹、圓足、大口雙耳罐形器,有蓋。)據考證,這些陶器,除圈足、塗彩兩點外,在台灣無祖型。而與祖國大陸東南沿海出土的黑陶、彩陶、印紋陶卻十分相近。尤其是出土數量最多的陶簋,在器形上酷似盛行於大陸商周時代的雙耳圈足青銅簋,顯然系由其脫胎而來。
此外,在圓山文化的各處遺址均未發現鑄銅的痕跡,但是卻出土有少量的青銅器。共三件,一片“表現孔雀頭部”的青銅器,一截手環殘片,還有一枚兩翼式青銅箭頭(見台灣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台灣全記錄》22頁)尤其是那箭頭。在沒有大規模青銅冶煉和可觀的銅產量的地方,是決不可能以青銅製造這種消耗極大,不易回收的一次性工具的。這枚箭頭與殷墟大量出土的青銅鏃大小、形狀完全相同。它不僅證實了圓山文化時期台灣與祖國大陸的交往確實存在著,甚至使我們感覺到這種交往並不局限於沿海各省,它已縱深至廣闊的內陸,而且很有可能,那時,高度發達的中原文化觸角,已經直接觸及了台灣。安陽殷墟五號墓出土的7000多枚海貝殘骸的化石,似也暗示著這一事實的存在。
弓、弦、箭已經是很複雜的工具,發明這些工具需要有長期積累的經驗和較發達的智力,因而也要同時熟悉其它許多發明。台灣原始社會以漁獵為主,青銅箭頭(理應和弓在一起)出現於台灣的進步意義顯而易見。在同一遺址出土的大量板岩箭頭和骨角箭頭,明顯帶有模仿它的痕跡。

發現與發掘

發現經過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日本人栗野傳之承前來台北地區進行考古調查,在芝山岩發現了台灣第一個史前考古遺蹟;1897年依能嘉矩等人又發現了圓山遺址。之後,考古學者們在台北盆地及其周圍繼續作考古調查及發掘工作,共發現了近百餘處的遺址。台北市的行政區內,至少有二十幾處遺址,例如:圓山、芝山岩、關渡、劍潭、宮下、天文台、植物園、西新庄子、社子等重要遺址。此外,在台北縣也發現了大坌坑、十三行、潭底、狗蹄山、土地公山、慈法寺、尖山、萬里加投等重要的遺址。這些遺址有些屬於新石器時代,有些則屬於鐵器時代,但不幸地由於台北市區快速開發之下,大多遭受到嚴重的破壞或泯滅不見。
其中,圓山遺址為圓山文化之代表性遺址,向來為考古學界人士所重視。該遺址自發現至今歷經數次的發掘,但限於人力與技術。無法於短時間內對其作全面的完整研究。由於早期動物園的房舍,及其周圍道路房屋的闢建,和後來兒童育樂中心的擴建,使得遺蹟沒有辦法好好的保存下來。殘存的部分,面積雖不大,但仍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於民國七十七年經內政部評定為一級古蹟。本頁將藉此機會,介紹圓山遺址的發掘過程及文化內涵,以及其在台灣考古學上的意義。

發掘過程

1896年:台灣日治時期開始第二年,受台灣總督府之託,東京帝國大學派出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人類學四門學科專家到台灣展開綜合調查。
1897年伊能嘉矩與宮村榮一於台北圓山的西麓發現無數貝殼。該數量頗巨的貝殼殘骸,據兩學者推斷應為史前時代人類食用貝類後所遺留,故稱“圓山貝冢”。之後兩學者還陸續於當地發現石,骨角器墓葬等物,並確認台北仍為大湖的史前時代,圓山為有人類居住的小島。
1918年臨濟護國禪寺因擴大學寮,鏟削圓山西側大片斜坡,意外出土一隻巨大,約兩個人高的人造砥石。經考證,為史前人類用來磨石器的用具。
1923年: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教授宮原敦自資為詆石建造乙座保護亭,並買下部分土地,並將兩者捐贈台北市以為永久保管。
1935年:台灣總督府指定其中的大砥石與圓山貝冢為“史跡”。
1928年1945年台北帝國大學成立“土俗人種學講座”,於圓山進行台灣首次進行有組織及規模的考古挖掘。
1953年-1954年:台大考古學教授石璋如率領考古學系師生於圓山西北山麓進行系統發掘,經過兩次挖掘,確定遺址具有繩紋陶與圓山兩個文化層
1964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由張光直主持,圓山遺蹟連同大坌坑遺蹟進行碳十四測試。
1986年-1987年: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連照美及黃士強分別發掘更多原始文化層文物及貝冢多處。
1987年:圓山遺址附近興建圓山育樂中心,並後來於該中心的昨日世界區域設定圓山史跡展示館。
1988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將圓山遺址指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
1991年:台北市於整建中山橋時,於圓山附近挖出許多遺物,經辨認,應屬於先陶文化、植物園文化與十三行文化遺蹟。
1995年: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規劃設計圓山遺址為圓山史跡公園,面積約2.7公頃。
1999年:確認先前發現的繩紋陶文化為大坌坑文化與訊塘埔文化。
其他相關
陶器絕大多數為淺棕夾砂陶,拍墊法手制,在陶土中有意摻和人工 打碎的安山岩粒或天然的沙子,火候約在五百度至五五0度之間(攝氏 )。陶器外表通常抹平塗上一層紅色顏料,大多為素麵,極少數腹片表 面有紅色彩繪紋和網印紋,但器蓋內里和把手上常見有捺點紋,可能是 一種符號,這是一個明顯的特徵。最常見的器型是侈口圜底罐、圈足罐 、盆、瓶;罐常見一對從口緣到肩上的豎行把手,和甚具特色的雙口圈 足罐,都是具有特徵的代表性器物,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
圓山文化
圓山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