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山銀礦

圍山銀礦 又叫桐柏銀礦至今為止,桐柏銀礦仍是我國四大銀礦之首。位於朱莊鄉館驛村境內的桐柏銀礦,不僅儲量大,而且品位高,堪稱中國第一富銀礦。國家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長沙博物館等博物館和學府的展品(自然銀標本)都來自桐柏銀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圍山銀礦
  • 別稱:桐柏銀礦
  • 地位:我國四大銀礦之首
  • 地理位置:朱莊鄉館驛村境內
簡介,歷史,歷史遺蹟,坩鍋冶煉,

簡介

圍山銀礦遺址位於桐柏縣朱莊鄉圍山村,至今周圍仍有銀礦開採。據已在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了29年的鄭大宇先生介紹說,目前的開採已把原來唐宋年間的古採礦道破壞了,而且圍山銀礦遺址從上世紀80年代發現至今,一直沒有發掘,全部採取的是填埋的保護方法。而且根據國家規定,縣級文物單位也沒有發掘權,只有保護權。所以,圍山銀礦除了當年看到的一些煉渣外,就是古代的採礦洞。
圍山銀礦

歷史

解放後,圍山銀礦的開採延續至今,尤其是在這裡發現的一種B汞金礦,主要成分為Au、Ag和Hg的合金,呈黑色粉狀,經地質專家和研究部門分析論證,屬世界新礦種。1981年我國新礦物命名學會在杭州以產地命名其為“圍山礦”,1983年4月28日,國際礦物學會新礦物命名委員會通過“圍山礦”命名,並列入世界礦物名錄。
據鄭先生介紹,這裡的礦石開採是在破山,而銀礦冶煉遺址就位於破山山腳下。而破山的名字就是來自於歷史上不斷地從山頂沿著山脈開採銀礦,把山頂都破開了,於是,就此命名為“破山”。
早在南北朝的南齊時,這裡曾設圍山縣管理銀礦采冶,至明代末廢棄。新中國成立前,對這裡做過零星的地質調查,新中國成立後,做了大量的測量、普查工作。1975年陝西地質八隊對破山銀礦開展了勘查,1984年提交了《河南省桐柏縣破山銀礦區詳細勘探地質報告》。1985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建立桐柏銀礦,設計日採選礦石800噸,年產白銀50噸。該礦經勘探共探得銀儲量2662噸,銀品位平均為每噸278克。礦床共圈出13個礦體,除2號礦體外均為工業礦體。其中1號礦體最大,延長1900米,最大延深530米,平均厚5.38米。目前礦區出露地層為新元古界的歪頭山組,由一套火山沉積岩組成,銀礦主要產於這個岩組上部第二段的碳質絹雲石英片岩中,呈透鏡狀,似層狀,順層分布,與地層產狀基本一致。

歷史遺蹟


圍山銀礦遺址,分布於銀洞坡和破山洞兩地。在銀洞坡發現古采坑和礦洞21個,破山洞發現較大古礦坑12個;在銀洞坡山下館驛村一帶普遍可見古代冶煉留下的爐渣。而破山腳下的圍山,也發現了爐渣、瓷片,而且通過附近的館驛河的橫斷層,可以看到當年採礦冶煉的爐渣一層一層的分布情況。
圍山銀礦的發現始於上世紀80年代全國文物普查。1983年南陽地區文物考古隊張維華了解的情況是:本區古代采冶史應早於明代,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就有跡可循。據史料記載,甫齊(公元470~520年)曾在此設圍山縣。在古代,此處是桐柏通往泌陽兩縣間的一條山間小道,山勢相連,人煙稀少,若不是有大礦可采冶,是不會設圍山縣予以管轄的。在圍山村的東南角,被水衝出的第四系剖面上,從上層古冶煉爐渣中,1982年南陽考古隊曾發掘出唐、宋時瓷片;在破山毛溝稠,也採集到古瓷片。
當年曾到圍山銀礦進行文物普查的該省考古界冶金方面的專家李京華老先生,這位70多歲的老人回憶說,根據桐柏縣文物部門提供的資料,他當時主持調查的情況是:銀礦的開採,是在破山的山頂露頭崖。從表面可以看到,沿5爐的礦脈向下采,到了一定深度時再橫向開鑿巷道。當時曾發現4個古礦洞,其中1號洞最大,長150米,寬3~10米。洞壁保留有錐鑿痕、斧痕等。其巷道與堅井有的連線,礦岩有的傾斜、有的垂直。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隨著現代開採,當年的古采道已不復存在。
李先生介紹圍山遺址時說,冶煉遺址長500米,寬70米。圍山村坐落在遺址中東部,煉渣遍地皆是,有煉爐煉的餅式渣與坩堝煉渣,說明有兩種冶銀辦法。兩者誰早誰晚,有待發掘決定。在遺址中還發現宋代的雙系陶罐,明清時代的藍花、黑花白釉瓷片等。

坩鍋冶煉

據鄭大宇先生介紹說,歷史上圍山採礦冶煉成銀全部上交國庫,主要用於鑄造貨幣。而李京華先生則表示,貨幣只是其用途之一,也可能鑄造其他銀器。
對於歷史上的圍山銀礦的礦石開採法,李京華先生說,其實,銅與銀的開採礦石方法基本相同,一般都是較古老的採用石頭砍砸,或是金屬打鑿,這種方法被普遍而長期使用。另外就是運用熱脹冷縮原理,先對礦石岩層突出面加熱,然後用冷水把它擊下來,這種方法的掌握,應該是明代以後。再就是從宋代發明了火藥以後,採用的爆破法。這種方法至今還在使用。不過,古代的開採,一般是根據銀礦的礦脈,有可能根據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有時幾種方法共用,不像現在大規模機械化開採。
李京華先生對於圍山銀礦的冶煉方法作出了科學的解釋。他認為,這裡採用的是坩堝煉銀法。古代的煉銀坩堝做的像陶器一樣,其外形像後來的冶金爐,但兩者不同。主要是因為採礦量大了以後,出現了冶煉爐。可以說,煉爐的出現,是冶煉史上一個大的進步。因為冶煉爐可以加大體積和容積,從而提高總產量。而坩堝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礦石在其中熔化,等冷卻後需要把坩堝打碎才能把銀化物取出來,直到煉成純銀為止。爐子的使用方法是,把礦石放進爐內,加金屬混合在一起,並在其內部置燃料,進行內部加熱。而坩堝,則是把金屬與礦石放在一起,進行外部加熱,其熱量是通過陶器傳導給礦石,進行熔解。另外,爐子可以廣泛地運用於冶煉業,而坩堝只用於有色金屬。用坩堝一般是兩道工序,首先是把礦石熔化,這一步用坩堝和爐子都可以,其目的是把礦石變成有色金屬;第二道工序是把金屬變成器物,只能運用坩堝。
李先生介紹說,圍山遺址第一道工序兩者兼有,而第二道工序的情況現在也沒法調查清楚。原址還在地下,只有等將來合適的時候,發掘出來才可能根據實物或其它遺蹟來確定。不過,圍山銀礦的坩堝冶煉對國內研究銀礦的冶煉方法提供了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
據鄭大宇先生說,目前,桐柏圍山銀礦冶煉遺址,保護面積達上萬平方米,其保護範圍和內容已通過媒體向外公布,同時縣裡也與當地聯繫,有專門的文物保護員管理,雖然遺址還深埋地下,有一天發掘技術成熟的話,或者有了什麼特殊需要的話,圍山銀礦的本來面目才能大白於天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