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邶風·旄丘

國風·邶風·旄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主旨,歷來有不同說法。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批評衛國君臣不救黎侯的詩,大致是寫流亡到衛國的人,請求衛國的統治者來救助,但願望沒有能夠實現而非常失望。全詩四章,每章四句。結構明晰,遞進有序;藝術手法巧妙,運用鋪陳對比,寫得情景如畫;感情基調優柔敦厚,纏綿悽惋,曲折動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國風·邶風·旄丘
  • 作品別名:邶風·旄丘、旄丘
  • 創作年代周代
  • 作品出處:《詩經》
  • 文學體裁雜言古詩
  • 作者:無名氏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

作品原文

國風·邶風1·旄丘2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3!叔兮伯兮4,何多日也5
何其處也6?必有與也7!何其久也8?必有以也9
狐裘蒙戎10,匪車不東11。叔兮伯兮,靡所與同12
瑣兮尾兮13,流離之子14。叔兮伯兮,褎如充耳15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邶(bèi):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2. 旄(máo)丘:衛國地名,在澶州臨河東(今河南濮陽西南)。一說指前高后低的土山。
  3. 誕(yán):通“延”,延長。節:指葛藤的枝節。
  4. 叔伯:本為兄弟間的排行。此處稱高層統治者君臣。
  5. 多日:指拖延時日。
  6. 處: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動。
  7. 與:盟國;一說同“以”,原因。
  8. 何其:為什麼那樣。
  9. 以:同“與”。一說作“原因”“緣故”解。
  10. 蒙戎:毛篷松貌。此處點出季節,已到冬季。
  11. 匪:非。東:此處作動詞,指向東。
  12. 靡:沒有。所與:與自己在一起同處的人。同:同心。
  13. 瑣:細小。尾:通“微”,低微,卑下。
  14. 流離:轉徙離散,飄散流亡。一說鳥名,即梟或黃鸝。
  15. 褎(yòu):聾;一說多笑貌。充耳:塞耳。古代掛在冠冕兩旁的玉飾,用絲帶下垂到耳門旁。

白話譯文

旄丘上的葛藤啊,為何蔓延那么長!衛國諸臣叔伯啊,為何許久不相幫?
為何安處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為何等待這么久?其中必定又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車出行不向東。衛國諸臣叔伯啊,你們不與我心同。
我們卑微又渺小,流離失所無依靠。衛國諸臣叔伯啊,充耳裝作不知道。

創作背景

關於《邶風·旄丘》一詩的背景,歷來有多種說法。《毛詩序》及鄭箋等以為是黎臣責衛之作;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此篇與《邶風·式微》均是黎臣勸君歸國之作;牟應震《毛詩質疑》、高亨詩經今注》等據《左傳》所載史事以為是衛臣或黎臣責晉之作;魏源《詩序集義》完全依循三家詩說,認為是黎莊夫人所作;余冠英詩經選譯》認為此篇是棄婦詩;袁梅詩經譯註》認為是女子思念愛人之作;鄧荃《詩經國風譯註》、藍菊蓀《詩經國風今譯》則認為是兵士登高懷鄉之作。現代學者一般認為是一些流亡到衛國的人,請求衛國的統治者來救助,但願望沒能實現,因此寫此詩表達他們失望的心情。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脈絡清晰,遞進有序,《詩經傳說彙纂》引朱公遷所謂“一章怪之,二章疑之,三章微諷之,四章直責之”,將其篇章結構說得清清楚楚。
詩一開頭,借物起興,既交代了地點和季節,也寫了等待救援時間之長。黎臣迫切渴望救援,常常登上旄丘,翹首等待援兵,但時序變遷,援兵遲遲不至,不免暗自奇怪。不過由於要借衛國救援收復祖國,心存奢望故而尚未產生怨恨之意。
第二章緊承上章“何多日兮”而來,用寬筆稍加頓挫,“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黎臣設身處地地去考慮衛國出兵緩慢的原因:或者是等待盟軍一同前往,或者是有其他緣故,暫時不能發兵;用賦法代為解說,曲盡人情。
第三章“狐裘蒙戎”一句緊扣上兩章,說明自己客居已久而“匪車不東”。黎臣已經有所覺悟,“我有亡國之狀,而彼無憫恤之意,我有恢復之念,而彼無拯救之心”(《詩經傳說彙纂》引鄒泉語),知道衛國無意救援,並非是在等盟軍,或者有其他緣故。因幻想破滅,救援無望,故稍加諷諭。
第四章用賦法著意對比,黎臣喪亡流離,衣衫破弊,寄居他國,淒涼蕭索,而衛國群臣非但毫無同情心,而且袖手旁觀,趾高氣揚。詩人有些出離憤怒了,他批評衛國群臣裝聾作啞,見死不救。詩人通過雙方服飾、神情、心態的比較,黎臣徹底痛悟,不禁深感心寒,於是便直斥衛國君臣。
此詩作者雖然寄人籬下,但詩意從委婉地詢問的口氣到直指衛國統治者不同心同德的嘴臉,寫得很有骨氣。

名家點評

漢代焦贛焦氏易林》:“陰陽隔塞,許嫁不答。《旄丘》《新台》,悔往嘆息。”
宋代朱熹詩集傳》:“舊說黎之臣子,自言久寓於衛,時物變矣,故登旄丘之上,見其葛長大,而節疏闊,因托以起興,曰:旄丘之葛,何其節之闊也?衛之諸臣,何其多日而不見救也?此詩本責衛君而但斥其臣,可見其優柔而不迫也。”“(二章)因上章何多日也而言:何其安處而不來?意必有與國相俟而俱來耳。又言:何其久而不來?意其或有他故而不得來耳。詩之曲盡人情如此。”“(三章)又自言:客久而裘弊矣,豈我之車不東告於汝乎?但叔兮伯兮,不與我同心,雖往告之而不肯來耳。至是,始微諷切之。”“(四章)言黎之君臣,流離瑣尾,若此可憐也。而衛之諸臣,褎然如塞耳而無聞,何哉?至是,然後盡其辭焉。流離患難之餘,而其言之有序而不迫如此。此其人亦可知矣。”
清代陳震《讀詩識小錄》:“前半哀音曼響,後半變徽流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