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文獻聯合會

國際文獻聯合會,非官方性國際學術組織。 1895年由比利時人P.-M.-G.奧特萊和H.-M.拉封丹創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文獻聯合會
  • 外文名: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Documentation,FID
  • 主要貢獻:《國際情報文獻論壇》
  • 類型:非官方性國際學術組織
機構發展,機構宗旨,主持活動,成員,其他信息,

機構發展

國際文獻聯合會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Documentation,FID
原名為國際目錄學協會,1931年更名國際文獻協會,1938年改現稱。1989年,國際文獻聯合會有 67個國家會員、5個國際組織會員、12個國際組織聯繫會員以及 261個團體和個人聯繫會員。辦事處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秘書處在荷蘭海牙。

機構宗旨

國際文獻聯合會的宗旨是:在國際範圍內聯合科學、技術、藝術和人文科學等方面的文獻工作有關團體和個人開展學術交流;組織和協調力量,開展對文獻工作的研究;召開國際會議,總結交流文獻工作的經驗;編印文獻工作刊物以及組織培訓文獻工作者等活動。它是國際上歷史悠久、有較大影響的學術組織之一。

主持活動

國際文獻聯合會每2年召開1次大會。大會是它的最高權力機構,在2/3 以上會員單位出席的情況下,選舉表決接納和終止會員單位,產生新的理事會成員,通過財政預算,審定中期計畫和確定下屆大會的會址等。1895~1988年共召開44屆大會。該聯合會設有理事會,由1名主席,3名副主席,1名司庫和12名理事組成。理事會成員任期4年,可連任1次。M.希爾任1984~1988年國際文獻聯合會主席,秘書長採取契約制聘任。繼任主席為R.T.勞羅女士。

成員

國際文獻聯合會設有兩個地區委員會:拉丁美洲地區委員會和亞太地區委員會。此外,還設有10個專業委員會:分類法中心委員會,分類法研究委員會,情報和文獻術語委員會,教育培訓委員會,工業情報委員會,情報計量委員會,文獻語言學委員會,專利情報文獻委員會,情報理論基礎研究委員會及社會科學文獻委員會。
主要貢獻
主要出版物有:《國際情報文獻論壇》、《國際文獻聯合會通報》、《情報人員教育培訓通訊》、《文獻學圖書館學研究發展計畫》、《國際文獻聯合會指南》及歷屆大會的《會議錄》。

其他信息

1979年8月31日,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代表中國正式申請加入國際文獻聯合會。1980年9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國際文獻聯合會第40屆大會上,一致通過接納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代表中國為國家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