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表結構

國際收支表結構是有系統地記錄一個國家在一定期間的經濟活動的帳戶體系。包括下列三類事項: (1) 國內經濟與國外之間貨物與服務的交流。(2) 經濟業務發生引起的對外資產和負債的變化。(3) 與國外發生無償收支以及債權債務的相互抵消的收支。國際收支表的結構中,收方反映資金來源,支方反映資金運用,類似一個部門、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或資金來源運用表。

資金來源表示已取得對國外購貨的權力,即購買力,如國外借款或貨物出口的貨款收入。通過“貨物與勞務收支帳戶”反映貨物與勞務的流入流出。“資本收支帳戶”反映對外資本與對外負債的增減變化。“轉移收支帳戶”反映對外的無償收支活動。各帳戶餘額支大於收時是赤字因素; 收大於支時是黑字因素。資本類債權帳戶的支方餘額雖然表示債權增加,但從支付手段出發也是資本外流,在國際收支上是赤字因素; 相反,資本類的債務帳戶當發生支方餘額時,雖然是本國債務淨減,也是資本外流,國際上亦視為赤字因素;只有收方餘額都是黑字因素。在國際收支表中對債權債務的赤字因素用“負號”表示。將“貨物與勞務”收支、“資本”收支及“轉移”收支加以分項匯總,就構成了國際收支表的全部內容,國際收支的差額——赤字或黑字與金融帳戶的淨增、淨減額經常保持一致,成為國際收支表的會計結構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