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

《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是1928年民新公司攝製的紀錄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
  • 製片地區:中國
  • 類型:軍事
  • 對白語言:國語
簡介,電影大歷史,

簡介

記錄在那戰火紛飛時
從1905年的《定軍山》到“商務印書館”的時事短片,在誕生之初,很大一部分中國電影是帶有紀錄性質的短片,然而真正意義上的長紀錄片要等到上世紀20年代以後。變化不定
的時局,事變迭出,一批有抱負的電影人以攝影機為史筆記錄下了時代的標記。其中,1928年民新公司攝製完成的長篇巨製《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影響尤深,被譽為中國電影長紀錄片的界石。

電影大歷史

:紀錄片的“向左走,向右走”
從文明社會開始,歷史就有專門的人來紀錄,一方面是宮廷和政府指定的官員,另一方面則是民間有心人的自覺行為,前者如太史公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後者如《鹿鼎記》中修《明史》的莊氏父子。電影最初的功能就在於紀錄,而幾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也幾乎都是紀錄意義的影片,所以紀錄歷史也成了電影最初的神聖使命。在電視沒有出現以前,紀錄電影自然而然有著很重要的政府宣傳作用;而另一方面,用攝影機紀錄歷史也是新一代民間知識分子的歷史任務,20年代在中國出現的比較完整的紀錄片《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和《五卅滬潮》就體現了這兩個走向。
《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絕對算是當時的“主旋律”大片了,從題材到拍攝所動員的人力物力,比當時的故事片高得不是一星半點,這就是宣傳大片的優勢。而1925年的《五卅滬潮》則另是一種情況了,據說當時的拍攝者、創辦上海友聯影片公司的陳鏗然,把攝影機藏在夫人衣內,才得以躲過鎮壓軍隊的檢查。當時的中國,正是“水深火熱”之時,政治當然地被排在極為重要的位置,所以沒有出現諸如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人》之類的紀錄片,也是極為自然之事。而如今,兩部紀錄片都堂堂正正地被擺上了中國電影史,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紀錄片方向。
儘管兩部影片在當時受到不同的待遇,但是中國電影從當初最簡單的影像記錄,到新聞工作者一樣的敏感,及至最後成片時的電影工作者的責任感,中國紀錄片短短几年內走向了成熟,中國的紀錄工作者也走向了成熟。
政府宣傳紀錄大片,一直延續至今,。而“民間紀錄片”卻已經因為電影的製作費用遠遠高於電視而逐漸退出中國電影舞台了。同時,電視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來的紀錄電影,演變出了電視行業的專題片和紀錄片。現時的電視紀錄片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形態上,都更加多元更加豐富,不僅弗拉哈迪式的人類學紀錄片有所出現,世界紀錄電影史上的各種觀念也都在中國電視螢幕上得到了試驗和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