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榮譽第二師

國民革命軍榮譽第二師

國民革命軍榮譽第二師誕生於1943年,是由杜聿明的第五集團軍的精華組成。該師為抗戰期間第2個以榮譽軍人編成的榮譽師。成立後長期駐防在雲南邊境,本來應該是第一支中國駐日本占領軍,結果陰差陽錯投入內戰,最後在淮海戰場中解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榮譽第二師
  • 部隊番號:國民革命軍榮譽第二師
  • 其它番號:67師,整編第67旅,100軍44師
  • 主要主官:戴堅,劉聲鶴
  • 成立時間:1943年
榮譽二師,人員精銳,裝備精良,整編受降,海防受降,占日領軍,投入內戰,蘇中戰役,整師改編,恢復稱號,碾莊戰役,運河撤退,曹八集戰役,

榮譽二師

人員精銳

榮譽第二師在1943年春成立,師長為戴堅,由第五集團軍總司令杜聿明建議組建成立。第五集團軍與一般以步兵為主體的國軍野戰軍不同,有深厚的特科兵種背景,所以匯集了國內炮兵,工兵,輜重兵,裝甲兵及通訊兵各種兵科的優秀人才。杜聿明深知領導這樣一個單位所需的細緻參謀工作,於是第五集團軍有傲視全國的高素質參謀群與軍官素質。
之後不管是駐滇乾訓班的美械集訓或裝甲第48師及傘兵部隊的編建均由第5集團軍主持。戴堅正是這批參謀的代表人物。這批高參主要為軍校6至8期的陸大生。戴師長也從中招募了一批表質整齊的參謀及團營幹部。副師長劉聲鶴上校,饒第鍠上校,第4團團長陳縱才上校,第5團團長林樹英上校,張緒滋上校,彭恆上校,第6團團長王有智上校,俱為集團軍中一時之選。

裝備精良

榮譽第二師系蔣介石嫡系部隊,該師建制完整,兵員充足,裝備精良的美式裝備,編制為14500人,有步兵團3個、炮兵團1個、運輸團1個,此外還有戰車、工兵、通信等營各1個以及200名憲兵。

整編受降

海防受降

1945年8月,榮譽第二師歸隸第53軍,並調往海防受降。

占日領軍

盟國對日管制委員會成立後,中國政府在戰後也的確曾作出了駐日的安排,由陸軍中將朱世明率領駐日代表團第一批成員12名、軍人4名,以及遠東國際法庭法官梅汝璈抵達日本,另選派新一軍第38師為駐日占領軍。 不過第38師後來被送到中國東北打內戰。即將原來的榮譽二師整編為第67師,仍以精通日語的儒將戴堅為師長,準備赴日。1946年4月19日正式通知榮譽第二師前往越南海防待命集中並進行人員挑選,所有駐日占領的軍人要求五官端正、身高1.70米以上、國小以上文化,連以上軍官還要進行交誼舞培訓,同時還為其加強特種兵與後勤部隊單位,於4月底完成整編為第67師。8月,第67師自越南海防乘輪船經香港轉往上海,在此集結待命準備赴日。
雖然美國主動邀請中國派兵,但明知國民政府無足夠財力維持海外大規模駐軍,故意不給中國提供相應的幫助。1946年4月,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艾可伯格向陸軍部(前戰爭部)申訴,聲稱中國占領軍依賴第8集團軍的補給系統是不明智的,應該讓中國自己的補給體系來維持運作。為此,國民政府駐日代表團團長朱世明幾次與美方交涉,並多次利用輿論對美施壓,但麥克阿瑟與艾可伯格不為所動,他們抱怨美國國務院對中國占領軍的安排,已超越中國所能負擔的程度,駐日美軍只能給予有限、符合邏輯原則的支持。換言之,麥克阿瑟認為中國不必奢望美國慷慨解囊,必須自己尋求經費。
為解決經費與運輸的問題,1946年6月底,中國方面援引美國“租借法案”與美方談判,美國陸軍部才同意自1946年6月底至1949年6月底從美國援華經費中調撥中國駐日占領軍所需裝備和補給。經過談判,7月20日,中國駐日代表團朱世明中將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穆勒上將簽署了《中國駐日占領軍備忘錄》,進一步確立中國駐日占領軍有關運輸、地位、任務、權益,以及與各國占領之間的互動關係。

投入內戰

蘇中戰役

麥克阿瑟原本估計中國軍隊將於1946年8月底到達日本,但蔣介石一手挑起的內戰卻打破了原來的計畫。1946年6月,國民政府急電在上海待命的第67師,令其迅速過江,進攻蘇魯豫解放區。正在日本苦等第67師的朱世明還被蒙在鼓裡,直到後來才知道情況,蔣介石向他保證:“國軍只要在魯南或江蘇泰興一得手,即可將第67師調回並按原計畫進駐日本”。
第67師到達蘇中後,歸第一綏靖區司令官湯恩伯(7月中旬由李默庵擔任)指揮,其部隊被分解到第65師和第69師。1946年7月6日,湯恩伯發布進攻黃橋、姜堰、海安的命令,華中野戰軍在粟裕譚震林的指揮下,經過一個半月的戰鬥,一舉擊潰國民黨軍的進攻。其中,第67師在海安、如皋一帶遭華東野戰軍重創。8月28日,華中野戰軍致電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內容涉及第67師的傷亡情況。電報稱:我軍於26日在如皋西南地區殲滅第69師之99旅後,又於27日在上述地區殲滅由如皋來援之敵65師之187旅及79師一個團,第二次由如皋增援之一個團亦被殲一半。至此,原本用於對日軍事占領的第67師就這樣覆滅在內戰的戰場上。

整師改編

在臨沂期間第67師劃歸李天霞指揮,1947年3月剛剛換了番號整編為整編第83師44旅,44旅當時是83師最好的一個旅 。整44旅蘇北隸整83師,參謀長毛鍛吾上校,第130團團長盧慶貴上校,第131團彭恆上校,第132團趙直上校。在劉聲鶴旅長領導下依然不減王牌師丰采。期間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蘇北戰役豫東戰役等,基本未遭華野重創。

恢復稱號

1948年9月,整編第83師恢復第100軍番號。原整編第44旅改編為第44師,劉聲鶴任師長。第44師也隨第100軍由豫東戰役時期隸屬於邱清泉的整編第五軍,10月改隸屬於李延年的第九綏靖區。11月,由於海州的放棄,改隸屬於黃百韜的第七兵團。

碾莊戰役

運河撤退

在淮海戰役前,第100軍之第44、第63旅的骨幹基本還都保存完整,又是美械裝備,有和解放軍多次纏鬥的豐富經驗,堪稱徐州蔣軍的主力之一。周志道接李天霞之手執掌第100軍後,保持了李天霞的作風,竭力避免打拚老本的仗。恰好在11月5日前後,劉峙命令第100軍開徐州後再轉蚌埠擔當自己的保駕部隊(劉峙已打算遷至較安全的蚌埠建立指揮所),並派了火車一輛和汽車約百輛停在隴海鐵路碾莊圩東南的趙墩車站接周的部隊,100軍副軍長楊蔭也已到趙墩處理了部隊登車事宜。但是黃百韜然想和解放軍在徐州戀戰,自然希望手下多幾個裝備好、能打仗的隊伍,因此一心想把第100軍挽留下來隨他作戰,劉峙需要人保駕,黃百韜可以派第44軍代替第100軍去給他保駕。正是由於這份私心,黃百韜才會在第100軍軍長周志道撤過運河前沒有告知他解放軍已經逼近了兵團,大戰其實一觸即發;又一面強行留住第100軍不放,一面又讓第44軍先行撤過了運河,最後才令第100軍斷後撤退過運河。
黃百韜兵團由於後衛部隊已與解放軍接火,沒渡過運河的部隊非常驚慌,後衛第100軍44師才過了一個團,橋邊一輛彈藥車突然起火爆炸,負責炸橋的第25軍工兵以為解放軍趕到,慌忙將運河大橋炸毀。44師兩個多團還未過河,就這樣被扔在了河東。黃昏後解放軍第8縱隊先頭部隊趕到,立即對留在河東的國民黨軍餘部進行攻擊,由於解放軍只有一個營的兵力,無力消滅兩個多團的國民黨軍,雙方混戰了一夜,解放軍8縱主力趕到,於10日天明後,全殲了滯留在河東的第100軍44師共2700餘人,並占領運河大橋。

曹八集戰役

黃百韜兵團撤至碾莊一帶後,第100軍駐紮在碾莊以西,但其44師在掩護兵團渡運河時損失了兩個團,僅剩師部直屬隊和不足一個團的戰鬥部隊,師長劉聲鶴認為所部損失太大,無力擔負防禦,經軍長周志道同意就直接撤往徐州休整補充。黃百韜聞訊也未阻攔。該部一路西行於10日下午到達曹八集,同時到達的還有從官湖一帶突圍出來的李彌兵團第9軍3師8團殘部。他們分兩路向西行進。
此時,華野7縱已自北線穿插到了曹八集以西地區、正與這兩支部隊遭遇,並迅速將第9軍3師8團殘部在曹八集西面的大耿莊一帶全殲。劉聲鶴被迫率44師殘部退回曹八集。100軍軍長周志道得知此情況後,命令劉聲鶴就地固守等待救援。100軍的44師是被國民黨命名為“榮譽第二師”的精銳部隊,裝備精良,且基本都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他們依仗著李彌兵團此前在曹八集構築的完備工事進行抵抗。
傍晚,華野13縱114團進抵曹八集,並向鎮內發起攻擊。激戰至半夜時分,114團突擊隊打開突破口沖入村內。但由於急於向縱深發展而未控制好突破口,後續部隊無法跟進,結果突破口被封閉,沖入村裡的突擊隊彈盡被圍,全部犧牲。次日凌晨,114團再次發動猛攻,又一次打開了突破口,但很快又被封閉。天亮後,華野13縱主力陸續趕到,下午對曹八集守軍發起總攻,至傍晚,終於突入村內,全殲國民黨第44師殘部約3000人,44師少將師長劉聲鶴開槍自殺。就這樣,榮譽第二師就這么玉殞地凋落在淮海戰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