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期

國小期

國小期,是中國高校向美國高校學習的產物。一些大學對這個為期只有短短一月左右的新生事物寄予厚望,期待它能承擔起眾多沉重的使命。正如有的高校在其官方網站上雄心勃勃地表示,開辦國小期是為了“加強課程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國際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小期
  • 外文名:Small semester
  • 由來:更多的是解決傳統二學期制
  • 管理:開放性、國際化、服務性
由來,動機,管理,專家建議,開設院校,

由來

2004年6月,北京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推出國小期,希望與國際接軌。當時,主管教學的林建華副校長曾邀請20多名學生代表暢談“國小期”和其他教學改革問題,他透露學校開設“國小期”的基本想法,就是希望利用暑期給同學們更多的選擇機會,在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的同時,也向社會貢獻出北大的優秀教育資源。
但在6年後的今天,北大校方的這個“基本想法”似乎並未得到學生的普遍認同。
面對記者提出的“為什麼選讀國小期”這個問題,幾乎每一個接受採訪的北大學生首先想到的理由都是“湊學分”。這些同學聲稱只是為了緩解正常學期的學習壓力,決定把一些學分“勻到假期去”,以獲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國小期變成湊學分工具,顯然有違北大校方的初衷。
趙華是北大中文系大二的學生,正在為本科畢業後出國而努力。這個暑假他因為要上GRE班強化英語(論壇),便“順便上一下國小期”。趙華坦率地表示:對國小期里“隨便選的課,不期待有什麼收穫,學分掙到了就行”。
記者在北京三所高校中採訪發現,學生們對國小期的不滿,主要原因在於它的課程設定和授課方式。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08級的胡兵稱自己“已經在課堂上昏昏欲睡地度過了大半個月”。他說,由於國小期的課程設定和平時基本沒有差別,授課方式也還是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多數同學對暑期學校的課程並無新鮮感。
在與北京大學一條馬路之隔的清華大學,不少接受採訪的同學表示在國小期里的收穫其實“挺水的”,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在該校基礎科學班本科二年級的王月眼裡,“國小期就跟假期差不多,聽聽課抄抄作業,打打遊戲睡睡覺,其他時間陪陪女朋友,混過去就放假了”。有人甚至還抱怨,國小期占去了暑假的一半時間,導致自己沒有機會出去實習。
很多同學都表示,如果國小期和大學期的差別只在於時間上的縮減,授課方式沒有新意的話,它就會成為學生們的負擔。
在清華大學一間堆滿了汽車零件的教室里,汽車工程系的仇斌老師告訴記者,21年前,當他還是一名本科生的時候,就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暑期學校,在悶熱的教室里學習BASIC語言,“聽教授講著基本聽不懂的內容,想著其他學校的同學都已經在享受清閒的暑假,感覺比較痛苦”。如今,他成了老師,就不想讓自己的學生在國小期里重蹈老師的覆轍。
“我不要求考試,主要是彌補同學們平時課堂實踐的不足。”他指了指教室里堆放的零件說,“我會輔導大家如何裝配汽車零件、拆裝發動機等,並以小組形式上交作業或者參與答辯。”這門課程較強的操作性調動起了學生們在暑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還是和平常一樣,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在國小期提高實踐能力的目的就無法達到。”仇老師說。
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與中國學生共同參與為期一個月的國小期、聘請國外大學教師授課及全英文的授課方式,這是多數開設國小期的高校彰顯其國際化的標誌,但記者發現,學生其實更關注“考不考試,作業多不多,要交幾篇論文”,這是他們在選課時的主要標準。
“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最主要的還是得過了考試。”北京大學法學系的小陶告訴記者,“可能是觀念還沒轉過來,遇到不好過的課程就想著怎么能通過,如果考試太好過,大家就又沒了積極性。”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很多同學都表示“能理解學校煞費苦心提高我們的綜合能力”,但說起看似國際化的國小期遭遇應試教育模式的現實,卻也很無奈。“總得先把作業做了,考試過了,其他的有時間再說。”
來自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李老師,此次受邀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互動廣告研究課程。“上我的課不用考試。”他說,“我就像一個導遊,帶領大家乘坐巴塞隆納的觀光巴士,任何一位學生都是車上的乘客,當他們想下車在自己感興趣的景點走走時,我再給他們做詳細的解釋,引導他們深入遊覽。”
這名“導遊”在前幾節課,向學生們展示了許多他們在國內不曾見過的廣告學前沿案例及研究思路,學生們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相關方向和領域,然後在老師的引導下作深入的研究,最後提交論文。
最後兩節課,李老師坐在學校的咖啡屋裡,一對一地與上交了論文的同學進行交流。“我點評他們的論文,但其實還是一種平等的交流。坐在同一張桌子旁,像朋友一樣聊天,這樣我可以知道他們真實的想法”。李老師說,“和平常一樣的課堂,很難抓住學生的心。我們希望在不給同學們過多壓力的前提下,幫助他們擁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戴維·賈斯珀教授,此次在人大的暑期學校里為40名大學生講授《西方文化概論》。這位對《聖經》有很深造詣的教授評價他的這些中國學生“都很勤奮”,每天都會認真地完成課程規定的閱讀任務。但他也坦率而委婉地提出了批評。“他們都很努力,但是有時候太努力了,比較缺少批判性思維。”戴維·賈斯珀教授說,“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提出不同於我的意見,與我進行爭論,也許中國學生比較含蓄,他們很少會這樣。”戴維·賈斯珀先生可能不了解,中國高校的眾多老師在課堂里並不鼓勵這種爭辯,他們無法幫助自己的學生培養起這樣的學習習慣。
雖然最初對“國小期”有牴觸情緒,但26天的課上完後,人大的小陳和他的同學都承認感受到了國外高校的學術氛圍和獨特的授課模式,只是“如果將這種方式也融入平時的教學中,才是讓我們真正變成國際化人才的最佳方式吧”。

動機

1.國小期改革,更多的是解決傳統二學期制難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的問題。二學期制是根據我國地理、氣候條件和實際辦學需要制定出來的,它經實踐檢驗並沿襲多年,但在現代教學環境下,其弊端也日益明顯,如課程節奏慢,教學科研效率低,輔修和雙學位制難以有效推行,使得優質教育資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和實現共享。
2. 更多高校的國小期瞄準的是實踐特色。尤其是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更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前,多數用人單位招聘時總以“有經驗者優先”,加強在校大學生的實踐訓練顯得十分必要,但在傳統二學期制模式下,學生參加實習鍛鍊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需要讓實踐教學系統化。一方面,原來學生的實習時間過短,有些企業單位不願意接收短期的實習生,學生也很難在短時間裡學到知識,實際效果很不理想;另一方面,注重實踐特色的國小期可以彌補正常學期教學的缺漏和不足,如學習銀行前台業務的學生需要練習點鈔,平時在課堂上根本沒法安排,但國小期則非常合適。

管理

開放性、國際化、服務性,是國小期的管理目標。
在這方面,北大已經形成了一套相應的管理規範,如研製使用網上註冊選課系統和費用支付體系,方便校外學生選課、交費。學校還利用暑期宿舍的修整和維護時間,儘可能地為校外學生提供廉價的學生宿舍,並逐步提供圖書館和網路服務等。
開放國小期課程還建立在學分互認的基礎上,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辦法,學生通過申請經核實、轉換,便可把成績轉入在校成績單。在國際性方面,北大除了把國外知名學者“請進來”,還出面聯繫並派學生參加國外知名學校的暑期學習。在學分互認制度的建立及學校的鼓勵下,學生自行前往美、英、日、韓等國家的高校上暑期學校的人數逐年增多。
即使是眾多隻對校內學生開放的高校,國小期課程靈活開放的理念特性,決定了它“牽一髮而動全身”。如學分制、教學計畫、學期收費等,都需要做出相應調整;再如教室的使用、學生的暑期服務、教師的工資補貼等,都無疑會加大學校的管理壓力。
安排學生到企業單位實習,對於國小期里自行選擇實習單位的學生,學校還安排老師進行跟進、監督,對學生的實習情況有比較嚴格的管理和考核標準,其成績將作為必修學分納入管理,如果成績不及格,將直接影響畢業。
而隨著實踐型國小期的開展,學生的安全問題也日益成為高校管理的難題。學校在組織學生集體外出實習時總是提心弔膽,有些學生的安全意識並不強,企業一般也不為學生購買保險,學生的安全保障只能依靠學校,一旦出了事,學校就得承擔相關責任。政府應該出台相關的激勵政策,鼓勵更多的企業願意接受學生實習,這樣才有利於國小期的健康發展。
學期制度改革,不是教學時間的簡單調整,也不只是出台某項規定或拿出某個方案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並且不同高校的學期制改革也不可能整齊劃一。對於目前國內高校又一次興起的國小期熱,這是值得期待的一種趨勢,如果更多的暑期學校建立起來,那將在更大程度上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
開辦國小期切忌跟風,每所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目標來確定國小期的模式,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她表示,教育教學改革最怕的是一哄而上,對於學校的學期制改革,行政部門和社會對此應該更加寬容。

專家建議

1、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關鍵時刻,提前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通過專業崗位的認知實習,感受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了解本專業需要什麼樣的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經過認知實習學期的錘鍊,學生對今後的專業課學習有更多的思考,有利於規劃未來,在專業方向的選擇上、在課程模組的選擇上會更加理性。
2、從學校人才培養角度,可以針對學生在認知實踐中的不足,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最佳化課程體系,增加對學生未來就業、工作乃至終身發展有幫助的課程(包括實踐環節),減少或刪除脫離實際的課程,並且根據社會對專業人才能力的要求,改革教學內容,改進專業課教學方法,使學校的教學更加切合實際,更加符合學生能力發展的需要。
3、開展認知實習還可以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過去學生只有到畢業時才有機會接觸到社會、生產實踐,由於學生臨近畢業,學生既要完成畢業論文,又要找工作,畢業實習的效果難以達到,開展認知實習將會使學生儘早地接觸到實踐,使學生在校實踐學習和鍛鍊的時間累計達到一年左右。
4、開展認知實習還可以有利於企業尋找合適的人才,有利於企業較早跟蹤觀察學生,從而使企業挑選到認同企業文化,了解企業各生產環節,忠誠企業的、品學兼優的理想人才,因此,也深受企業的歡迎。
5、要緊密結合學校的實際,將其納入學校的整體改革中,嵌入人才培養方案之中,切不可不顧學校的實際,一味地模仿,一哄而上。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應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以先在一個院(系)試點,等時機成熟了再在全校推廣。學校要有具體的實施方案,具有操作性,注重質量監控,將任務落實到每位教師身上,不僅要有實習大綱,還要有考核辦法,實習結束後,要讓學生進行答辯、交流。

開設院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