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教學方略

國小數學教學方略

《國小數學教學方略》 是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基本介紹

書籍簡介,作者簡介,本書序文,書籍目錄,原文摘錄,

書籍簡介

書名:國小數學教學方略
字 數:158千字
頁 數:339
版 次:1版
開 本:850×1168 1/32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定 價:32元

作者簡介

卜驥,出生於1967年9月25日,中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無錫市數學學科帶頭人,錫山區教科研中心組成員,錫山區首屆品牌教師研修班學員。曾獲得江蘇省教科研先進個人,全國蘇教版實驗先進個人,錫山區先進教科室主任等十餘項榮譽。在《人民教育》等權威性教育刊物中發表和各級各類徵文活動中獲獎的論文合計二百餘篇,三十餘篇獲得一等獎,曾參與編寫4本論著。個人事跡刊載於《中國當代數學家與數學英才》等5部名典中。
座右銘:
敢為人先搞科研,
教海探航顯身手。
莫問天下誰艱辛,
不用揚鞭自奮蹄。
吳旭嬌,出生於1985年3月26日。國小一級教師,本科學歷,錫山區骨幹班學員,校級新秀,並多次被評為校“優秀青年教師”“教科研先進個人”,校“優秀輔導員”並榮獲“興達園丁獎”。曾參加江蘇省課堂教學模式好課賽,並榮獲一等獎。參加各級各類徵文活動,所撰寫的論文、教學設計在全國、省、市、區等獲獎。
座右銘:
用千百倍的耕耘,
換來桃李滿園香!

本書序文

國小數學教學有著它自身的特點,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應該對其進行深刻的研究,做到“教”而有“法”,“導”而有“向”,“研”而有“力”,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彰顯數學文化的美麗和其獨具的魅力。
國小數學教學方略
任何一位老師,面對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材,應切實更新教學理念,儘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一成不變的程式化教學模式,摒棄相對滯後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樹立“生本”的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觀和研究觀,以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與學生一起進步、一起發展。因此,在從事國小數學教學時,都不要稀里糊塗,也不要得過且過,必須有著自己的教育信念,有著自己的追求。
但從平時調查的情況來看,有的老師備課前不進行相關研究,對教材不清楚,對學情不知曉,對教法不研究;進入課堂還是個“糊塗蟲”,不知道教學目標是啥,不知道教學重點是什麼?教學過程中是信馬由韁,上到哪是哪,根本沒有什麼目標可言;教法也是單一得很,從頭到尾就是師生問答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而教學評價呢,則是“對”與“錯”的天下,沒有尊重和激勵,把評價等同於“評判”,忽略了評價的激勵性功能。數學文化應該是國小教學重要的內容,必須涉獵,必須研究如何滲透數學文化,但實際教學中卻少之甚少。本書想在這些方面有一點突破,希望能給讀者一個借鑑。
新課改實行以來,總體上看國小數學教學現狀是比較好的,呈現了喜人的局面。對於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真是“百花齊放”、“碩果纍纍”。其中一些先進經驗是很值得借鑑的。
但,那都是別人的“成果”。我認為,只要我們做一天教師,就要研究一天,就要帶著“問題眼”觀察自己、觀察課堂,觀察學生,唯有如此我們才不會誤人子弟,才不會“虛度歲月”。也只有這樣不懈努力,才能在數學教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寬……
《國小數學教學方略》遵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依照《全日制義務教育教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為教師從事國小數學教學,進行教學設計,轉變教學方式,使用課型、開展教學評價、滲透數學文化等教學活動提供參考,是一本真正屬於教師的著作,它從八個緯度,以簡潔明了的“用詞”表述了教學方略。本書緊緊結合教學實際,用大量的文筆選取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努力尋求教學規律,探索教學藝術。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盡力以樸實的文筆,務實的心態,本著服務和研討的願望,為讀者奉獻一本不求奢華,不講空話的研究性著作,呈現了草根式的“教研情懷”,體現了“平民教研”的風格。
1、說“明白話”。本書緣自教學一線,所以本書沒有高深的理論,是抱著“說明白話”、“說淺顯的話”,讓一線教師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本書作為一部拋磚引玉之作,一是總結了本人多年對國小數學的探究經驗,另一方面是想勾連起老師們的“數學研究情懷”,希望有更多的老師成為一名真正的數學教學研究者,這是我的最大心愿。
2、做“國小問”。我們作為一線教師,只能用“窄的視覺”洞察國小數學教育教學,但我們始終抱著務實的心態對待本書的撰寫,所選薦讀論文和案例都是本人所作,希望能夠說明一點問題。我們希望本書有一定的閱讀價值,所以前後數易其稿,反覆修改,以期達到較好的閱讀品位。

書籍目錄

第一章:明——“想”著學生備課 6
第一節“點擊”國小數學教學設計陋習 6
第二節“策劃”教學設計要與學生對話 11
第三節“把握”教學設計“動”與“靜”關係 26
第四節“反觀”眼前的“自我” 44
第二章:變——“轉”著手段呈現 59
第一節“凸現”多媒體技術效能 59
第二節“嫁接”網路最佳化課堂教學 65
第三節“開創”主頁教學新格局 78
第三章:活——“變”著方式引學 89
第一節“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學習行為 89
第二節“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98
第三節“實施”開放式教學 111
第四節“勾連”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121
第四章:創——“牽”著思維訓練 138
第一節“重視”形象思維訓練 139
第二節“強化”初步邏輯思維 152
第三節“倡導”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 183
第四節“最佳化”思維訓練方法 202
第五章:和——“懷”著尊重愛生 215
第一節“構建”和諧師生關係 215
第二節“剖析”幾則典型案例 224
第六章:激——“含”著促進評價 247
第一節“明白”評價的涵義 247
第二節“施行”合理的教學評價 253
第三節“撥動”學生生命成長的評價指令 258
第七章:研——“踩”著課型施教 262
第一節“把準”課型改革的命脈 262
第二節“選擇”適合學生的課型 273
第三節“解讀”新課程下的數學學科課型 303
第八章:蘊——“透”著文化塑人 317
第一節“白描”國小數學文化教學現狀 317
第二節“彰顯”數學文化之策 324
後記 335

原文摘錄

……
一些老師在進行數學教學設計時卻“隨心所欲”,“浪跡天涯”,“渾水摸魚”,與新課程改革要求相去甚遠。其主要問題可以概括為五個強調、五個忽視。
1、強調教師作用,忽視學生能力培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毫無疑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也的確在過去教學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的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中心”,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存在,“灌輸式教學”占了主流,機械性的練習成了孩子們的“家常便飯”。學生能力發展片面,“解題能力”逐步提高,但當遇到實際問題的解決時,常常會束手無策。我們回過頭來看傳統的教學設計教案,就會發現教案很少考慮到學生的能力發展,只備教師的“教”,忽視備學生的“學”。在新課程實施背景下,這種教學設計思想的不足之處更加明顯。
第一,忽視探究過程的展現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往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十分重視結果的獲得。因為有了結果,就很容易判斷“對”與“錯”,也便於蒐集反饋數據,易於考核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以往教學設計中不重視知識獲取的過程,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缺乏深度思考。學生對新知識的生成過程很少有深刻的體驗,其探究能力自然很弱,在以後的新知識學習中往往“困難重重”。
第二,忽視學生操作實踐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設計強調學生的接受學習,教案呈現的往往是學生“靜聽”的場景,接受式學習很有“市場”。以往的教學設計,不大重視學生操作實踐的設計,更多的重視傳授方法的設計,很少思考學生自主操作、積極實踐的設計。古今中外,接受式學習在教育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在繼承傳統的有效接受式學習的同時,應更多地倡導學生操作實踐能力的培養。因為操作實踐對於一些需要通過實踐生成的知識點來講是很重要的,它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忽視合作能力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很重要,這是學生獨立探究,獲取新知的重要方法。現代學校教育是在群體狀態下進行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因此,合作能力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值得特別重視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學設計教案中很少考慮學生合作學習活動的設計,這對於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是不利的。
2、強調教學的預設性,忽視教學的生成性
傳統教學設計中,教師思考最多的是教師如何地牽、如何地引、如何地講清楚、講明白。教師扮演著不可替代的、絕對權威的角色,教師成了學生學習結果的惟一的評判者。在教師的眼裡,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只要認真聽、認真看、認真記,順著教師預先設計的教學思路學習就可以了。因此,所有的教學過程都在教師的控制之中,甚至問題答案都是教師設計好的,這種教學看起來學生是“動”起來了,“參與”了,其實質是學生順著教師的設計、順著教師的教學思路、順著教師的期望,進行教師心中有數的“表演”。最終是學生完成教師預定的教學任務。這種只重預設,忽視生成的理念是傳統教學設計的一大弊端,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和關注。教學過程不可能都是預設的,由於學生存在著差異,因此,問題的答案也不應該全是惟一的,教學應該是“預設”和“生成”的有機整合,忽視了教學的生成性,就忽視了學生的差異,忽視了學生的發展。
3、強調知識傳授,忽視激發情感
強調知識傳授是傳統教學設計的一大特點,教師在預設教學過程時會考慮如何將新知識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因此,在教師講的設計上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情感考慮不多。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備知識傳授”固然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視在激發生情感上做文章,要知道沒有激情的學習是低效的。看看過去的教學設計,無論是教材分析還是設計構思都缺乏“情感激發”,這一部分是一種欠缺。“情感”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情感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教師情感和學生情感。學生的情感總是在教師情感的感染下逐漸萌發,進而生髮對教師的愛以及對真理和科學的追求,所以教師一定要在教學設計時考慮如何利用自己的激情去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充滿自信、充滿熱情地學習。新一輪課程改革啟動後,廣大教師都在認真學習“新標準”,實踐“新理念”,教師的教學設計理念、課堂教學行為的確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注意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正成為廣大教師教學設計時重點考慮的問題。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