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法

國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法

《國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法》是2010年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常華鋒。該書在幫助教師建立健全現代教育理念、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國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法
  • 作者: 常華鋒
  • ISBN: 9787810645119
  • 類別:圖書>教育與考試>教學理論
  • 頁數:179
  • 出版社: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06-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
考慮到本書的主要讀者是參與新課程教材教學的老師,我們在編寫過程中,力爭突出一個“新”字。 ◆理念新。課程改革,首先是更新教育教學理念的問題。理念新了,以理念為基礎形成的教學方法及其體系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那么,新課程是建構在哪些新理念之上呢?這些新理念與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有什麼關係呢?教學實踐中,我們又要怎樣貫徹落實這些理念呢?該書以現代教學理論為基礎,結合實驗區教學實踐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上述問題。 ◆內容新。目前,有關新課程的輔導材料和地理教學方法方面的書籍比較多。要使該書能給教師們耳目一新的印象,我們必須在內容上進行創新。該書內容大致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教學法具有指導意義的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包括師生觀、教師觀、教學觀、學生觀、課程觀、教材觀、評價觀、學習觀等;第二部分具體討論地理教學法,包括課堂教學方法、教師教授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三部分是教學評價,包括教師教授評價、學生學習評價和課堂教學評價等。 ◆體例新。該書體例新穎。以章為基本單位,每章中設有節。節是該書的基礎單位。每章的開始設有“引言”、“學習目標”、“這一章有什麼?”等欄目,章的結尾有“思考問題”、“精點回顧”等欄目,每節有“導言:’、“正文”、“案例”和“討論與交流”等欄目。 全書是從作者與讀者互動的角度,以交流與對話的方式編寫的,在每一個重要論題後面都設有“討論與交流”欄目,留出一定的空問,讓讀者寫出自己的觀點,目的是讓讀者以批判的態度來閱讀該書,以此促進讀者更全面、更深刻理解現代教育理念。 ◆材料新。該書的突出特點之一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論層次,又緊密地結合國中教學實踐。書中依據的教育教學理論都是20世紀90年代比較成熟的教育理論,如書中關於學習理論,不僅吸收了行為主義流派的精華、認知主義流派合理的成份,也參考了人本主義思潮最新的研究成果。書中引用的案例,大多是2002年以來實驗區的材料。 通過閱讀該書,我們希望能在下列幾個問題上與你達成共識: ★教無定法,但一定要有法,即針對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環境、不同學生情況,選擇最佳教學方法或方法組合。 ★檢驗教學方法優劣的標準是看選用的方法或方法體系是否最大程度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學生髮展既包括知識的增長,又包括能力的發展;既包括智力因素的發展,又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升華;既包括發展過程與結果的協調、智力與非智力的協調發展,又包括學生個體與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既有優秀學生的發展,又有“學習困難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發展而不是對傳統方法的摒棄。有人認為,基於多媒體和網路技術,傳統的“三板”教學以及班級授課制度都可以拋到太平洋中去了。這是片面的。對於地理教學,特別是國中地理教學,“三板”教學藝術是教學基本功中的“基礎”,讓“三板”與多媒體和網路教學結合起來,才是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標誌。 ★“灌輸(講解、講授)”不等於“滿堂灌”。拋棄“滿堂灌”並不等於不要“灌輸”。因此,新課程教學,號召轉變教師角色,並不是廢除教師傳統角色。同樣,我們強調改變學生傳統單一的學習方式,並不意味著要廢除接受式學習方式。 ★新課程中,過程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同等重要,他們對於反饋學生學習狀況,以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都有重要作用。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既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課程不等於教材,即開發課程不一定需要編寫教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