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佛(梵天的俗稱)

四面佛(梵天的俗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四面佛是華人地區民間對梵天的俗稱,“梵天”在佛教中亦稱造書天、婆羅賀摩天、淨天。原是印度教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是創造宇宙之神,梵文字母的創製者。在東南亞,特別是泰國被認為是法力無邊,掌握人間榮華富貴之神;其四面分別朝向東南西北,供信眾祈福。由於外形近似中國佛像,中文譯名多為四面佛,但事實上四面佛不是佛,所以準確而言應譯為四面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面佛
  • 佛教稱謂:造書天、婆羅賀摩天、淨天
  • 實質:民間對梵天的俗稱
  • 代表意義:代表愛情、事業、健康與財運
  • 別稱:四面神、有求必應佛
  • 教派歸屬:印度教婆羅門教主神
  • 求神祭品:包括12柱香,1支蠟燭,4串花
  • 外觀:有四面、八耳、八臂、八手
  • 性格含義:充滿慈悲、仁愛、博愛、公正四種
  • 包含梵心:慈、悲、喜、舍四種
  • 四面佛生日:每年的11月9日
  • 信奉禁忌:戒葷吃素,禁止虐待動物
四面佛,泰國,創製字母,有求必應,注意事項,

四面佛

四面佛,人稱“有求必應”佛,該佛有四尊佛面,分別代表健康、事業、愛情與財運,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是泰國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對信奉佛教的人來說,到曼谷來不拜四面佛,就如入廟不拜神一樣,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據說四面佛的靈驗超乎尋常,因此,有些遊客為了在四面佛前許誓還願而多次往返泰國,更有許多港台影視明星,年年都來泰國膜拜四面佛,可見四面佛的魅力。
四面神,又稱四面佛,意為梵王。梵王是印度婆羅門教主神。泰國各地以至泰人住家院庭內多有設定。四面佛位於曼谷愛侶灣凱悅酒店邊、崇光百貨公司旁的馬路轉角處,聲名遠播,香火最盛。人們拜四面神時通常用鮮花、香燭和木象,或者將麻雀放生,富有者則雇幾名穿著泰國古代民族服裝的少女在佛像前隨著音樂邊歌邊跳傳統的祭神舞,意在祭神、謝神或還願,以謝神恩。到泰國旅行,參拜四面佛是必不可少的項目。
神像供奉在高約4米、工藝精細的花崗岩神龕內,正襟危坐,全身金碧輝煌,東南西北四面都同一面孔,同一姿態。據說,此神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其四面所求各不相同。一說是:四面分別代表事業、愛情、健康與財運。正面求生意興隆,左面求姻緣美滿,右面求身體平安,後面求招財進寶。另一說是:代表慈、悲、喜、舍。凡是祈求升天者必須勤修這四種功德。求神的信徒一般要有一套祭品,包括12柱香,1支蠟燭,4串花。拜神從正面開始,上燭祭拜,轉左,再由右至後,轉一圈,每面獻花一串,上香3支(第一支是拜佛祖,第二支是拜佛經,第三支為拜和尚)。
四面佛原名“大梵天王”為印度婆羅門教三大神之一,乃是創造天地之神、眾生之父,天王在天界中法力無邊,掌握人間榮華富貴,具備崇高之法力。大梵天王四面、八耳、八臂、八手,每手所執之物均有其深長意義:一手持令旗(代表萬能法力);一手持佛經(代表智慧);一手持法螺(代表賜福);一手持明輪(代表消災、降魔、摧毀煩惱);一手持權仗(代表至上成就);一手持水壺(代表解渴、有求必應);一手持念珠(代表輪迴);一手持接胸手印(代表庇佑)。大梵天王之性情溫柔,充滿慈悲、仁愛、博愛、公正這四種正直性格,佛教稱之為婆羅門的四梵行,也是佛教的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願降福及濟助—切天神及眾生。四面佛有四面的原因是因為四面佛公正不阿,具有慈、悲、喜、舍之四梵心,無論“求事業”。祈愛情”、“盼發財”、“保平安”,皆能照顧到東西南北四方之世人及生靈。
每年的11月9日是四面神生日,更有許多國外名人、明星雲集於此,集體上香可叩拜。例如香港影星狄波拉梁朝偉洪金寶杜汶澤、謝霆鋒。

泰國

泰國曼谷的四面佛壇是泰國香火最鼎盛的宗教據點之一,在曼谷市中心愛侶灣的Ratchadamri路和Phloen Chit路交界,鄰近君悅酒店和崇光百貨。在此地設立四面佛壇的原因,據說是在1956年Erawan酒店(君悅酒店前身)興建之時,發生了一連串的不幸事故,業主請來了在泰國據說有天眼通的鑾素威參佩少將察看並依其建議供奉四面佛,於是乃平安順利。
每年有甚多的佛教徒及印度教徒到此膜拜,其中香港人及新加坡人最多。信眾相信四面佛極為靈驗,如果祈求後願望達成,信徒必須準備祭品再次到此酬神還願,甚至自己或僱人表演歌舞。

創製字母

梵文字母有數種,以最流行的天城體字母為例,天城體字母因為有悠久拼寫梵文的歷史且在當今印度其使用有持續擴張之勢,所以被當代世界人民稱為梵文字母。天城體字母是得到印度佛教界及國際公認書寫梵文的標準字母。天城體,梵文是Devanāgarī,直譯是“天上的城市”。為什麼叫“天上的城市”呢?因為根據文獻記載,梵文字母是由創造宇宙之神“大梵天”所創。梵天,即中國人俗稱的“四面佛”,佛學名稱“大梵天王”。因為是“梵天”所創,所以稱為“梵文”。梵文字母是天上的神靈所用的文字,所以又稱“天城體”。梵文字母中的每個字母代表了一種力量源泉,在印度,人們修煉“瑜珈”的時候常常冥想著梵文字母。念佛教“真言”的時候要求發音正確,因為梵文單詞拼寫和讀音絕對規則,用梵文字母拼寫的真言,既能做到即說即所寫,又能保持真言的純正的梵文語音,所以用梵文字母拼寫真言是念真言人士的最佳選擇。印度文字歷史,梵天制定的書寫格式是,自左向右,橫向書寫,詞與詞之間不留空格,一句話從頭到尾連續不斷地拼寫。所以古代書寫梵文及抄寫印度神聖的《吠陀》等文獻的時候,詞與詞之間是沒有空格隔開的,直到近代,正統的“梵文”和“印地文”詞與詞之間也也是沒有空格隔開的,自從現代西方書寫格式傳入印度後,印度開始模仿西方的格式,詞與詞之間才用空格隔開,這破壞了梵天所制定的書寫格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梵文字母的法力。
注意:無論是悉曇體梵文,還是天城體梵文,正統的寫法都是詞與詞之間沒有空格隔開,當今把梵文人為地詞與詞之間用空格隔開寫,這是不正規和不正統的做法。如右圖所示,19世紀印度手抄梵文《梨俱吠陀》正統的梵文寫法是詞與詞之間沒有空格隔開
正統的梵文寫法是詞與詞之間沒有空格隔開正統的梵文寫法是詞與詞之間沒有空格隔開
中國古代文獻記載梵天創造梵文字母
一、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說:“詳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則,四十七言”(47個字母)
二、“唐代西明寺道世法師(?-683)在其名作《法苑珠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昔造書之主,凡有三人。長名曰梵,其書右行;次曰佉盧,其書左行;少者蒼頡,其書下行。”(《大正藏》第53冊,351頁中、下)

有求必應

“四面佛”是個仁慈無比“有求必應”的神靈,關於他有求必應的傳說在泰國已經有很多不一一累述,這裡主要是介紹印度方面關於他有求必應的神話傳說,在印度的神話傳說中,只要向他許願無論是“神、魔、人”,他都會應允他們的願望。
如:(1)神方面,被印度教濕婆派尊為宇宙主宰的濕婆,曾向大梵天請求協助尋找格涅沙的頭顱下落,大梵天乃告訴濕婆,在他一路尋找的路上所遇到第一個且頭朝北方的生物,就將它的頭拿來代替格涅沙的首級,濕婆便派遣他的天將四處尋找,最後發現一隻正好頭朝北方的垂死大象,於是等那大象死後取下象頭裝到男孩身上,格涅沙便因此復活成為象頭神,並且成為天將的頭目。
(2)大梵天閻羅王的請求創造出冥界之神契特拉古波塔
關於魔方面,魔王“黑冉亞卡西普”(Hiranyakasipu)向梵天祈禱許願,梵天應允了他的願望後,從此整個世界都被魔王所統治,最後要由“毗濕奴”化身為“人獅那羅辛哈”擊敗魔王,把世界拯救回來。

注意事項

在泰國及東南亞,“四面佛”被認為是仁慈無比的神祇,所以在拜四面佛的前天、當天、後天都必須吃素,以表示對動物的仁愛,信眾在日常生活中禁止虐待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