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清代黃元御撰寫的醫書)

四聖心源(清代黃元御撰寫的醫書)

《四聖心源》是清·黃元御撰寫於1753年的醫書,又名《醫聖心源》。作者將黃帝、岐伯、秦越人、張仲景視為醫中四聖。本書闡發《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諸書蘊義,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氣解;卷三脈法解;卷四勞傷解;卷五至卷七雜病解;卷八七竅解;卷九瘡瘍解;卷十婦人解。是一部包括中醫基本理論和部分臨床醫學的綜合性著作。

基本介紹

  • 書名:四聖心源
  • 又名:醫聖心源
  • 作者:黃元御
  • 出版時間:清朝1753年
簡介,卷一天人解,卷二 六氣解,自敘,

簡介

《四聖心源》闡發《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諸書蘊義。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氣解;卷三脈法解;卷四勞傷解;卷五至卷七雜病解;卷八七竅解;卷九瘡瘍解;卷十婦人解。是一部包括中醫基本理論和部分臨床醫學的綜合性著作。
1749年(乾隆十四年,己巳),春節過後,黃元御按自己的“之”字治學方法,從黃帝、岐伯、張仲景和秦越人的醫學觀點出發,撰寫一部進一步闡明《傷寒論》內在含義的著作。這種治學方法,非常有效,所以他很快起草出《四聖懸樞》的初稿,著重分析了“溫疫痘疹之義”。從二月開始著述《四聖心源》,對“四聖”的臨床見解和治法、方藥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系統地論述。但擬出提綱,作出要目後,因為有事而隔斷了。他在後來回憶這個寫作的開端的想法時說:“醫有黃帝岐伯、越人,仲景,四聖之事,爭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無傳。玉楸子憫後世作者不達其意,既解《傷寒》、《金匱》,乃於己巳二月作《四聖心源》. 《四聖心源》充分反映出黃元御的學術思想特徵和醫學實踐經驗。
他的學術思想源於“四聖”,對髒府病理、生理的認識,重視脾胃中氣的升降合宜。他指出:“人與天地相參也。陰陽肇基,爰有祖氣,祖氣者,人之太極也。”“祖氣之內,含抱陰陽,陰陽之間,是謂中氣。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氣左旋,則為己土,中氣右轉,則為戊土。戊土為胃,己土為脾。”他認為髒氣的升降功能都取決於中氣,因此,主張“中氣之治”。
他認為濕、寒是諸多病證發病和病機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療方面著眼於“中土”,制方常以泄水補火,扶陽抑陰為大法。他指出:“四維之病,悉因於中氣。中氣者,和濟水火之機,升降金木之軸,道家謂之黃婆。”“胃主降濁,脾主升清,濕則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陽下陷,濁陰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醫家之藥,首在中氣。中氣在二土之交,土生於火而火死於水,火盛則土燥,水盛則土濕。瀉水補火,扶陽抑陰,使中氣輪轉,清濁復位,卻病延年之法,莫妙於此矣。”
《四聖心源》續成後,黃元御回顧此書的寫作過程,從1749年二月開始,到1752年完稿,前後四年的時間內,沒有安排過專門的撰著時間,也沒有著述出一套完整的書稿來。雖然以往多是窮愁的境遇,但可惜的是放走了一些閒暇的時間。儘管皇帝賜以“妙悟岐黃”稱譽,十分器重自己,但是自己卻不能依賴皇恩不思進取。自己能在醫學研究上做出有益貢獻的時間已經有限了,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抓緊時間,完成對“四聖”典籍的注釋和闡述。

卷一天人解

昔在黃帝,咨於岐伯,作《內經》以究天人之奧。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然則善言人者,必有驗於天矣。天人一也,未識天道,焉知人理﹗
慨自越人、仲景而後,秘典弗著,至教無傳。嘆帝宰之杳茫,悵民義之幽深,徒托大象,不測其原,空撫渺躬,莫解其要。人有無妄之疾,醫乏不死之方,群稱乳虎,眾號蒼鷹。哀彼下泉之人,念我同門之友,作天人解。
陰陽變化
陰陽未判,一氣混茫。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則為陽,降則為陰,陰陽異位,兩儀分焉。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軸,所謂土也。
樞軸運動,清氣左旋,升而化火,濁氣右轉,降而化水。化火則熱,化水則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氣溫,升而不已,積溫成熱,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氣涼,降而不已,積涼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陰陽之升降,陰陽即中氣之浮沉。分而名之,則曰四象,合而言之,不過陰陽,分而言之,則曰陰陽,合而言之,不過中氣所變化耳。
四象輪旋,一年而周。陽升於歲半之前,陰降於歲半之後。陽之半升則為春,全升則為夏,陰之半降則為秋,全降則為冬。春生夏長,木火之氣也,故春溫而夏熱;秋收冬藏,金水之氣也,故秋涼而冬寒。土無專位,寄旺於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時,則在六月之間。土合四象,是謂五行也。
五行生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剋,皆以氣而不以質也,成質則不能生克矣。
蓋天地之位,北寒、南熱、東溫、西涼。陽升於東,則溫氣成春,升於南,則熱氣成夏,陰降於西,則涼氣成秋,降於北,則寒氣成冬。春之溫生夏之熱,夏之熱生秋之涼,秋之涼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溫。土為四象之母,實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宮在六月火令之後,六月濕盛,濕為土氣也。其實水火交蒸,乃生濕氣,六月之時,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熱相逼,是以濕動。濕者,水火之中氣。土寄位於西南,南熱而西涼,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
相剋者,制其太過也。木性發散,斂之以金氣,則木不過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氣,則火不過炎;土性濡濕,疏之以木氣,則土不過濕;金性收斂,溫之以火氣,則金不過收;水性降潤,滲之以土氣,則水不過潤。皆氣化自然之妙也。
腑臟生成
人與天地相參也。陰陽肇基,爰有祖氣,祖氣者,人身之太極也。祖氣初凝,美惡攸分,清濁純雜,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倫。後日之靈蠢壽夭,貴賤貧富,悉於此判。所謂命秉於生初也。
祖氣之內,含抱陰陽,陰陽之間,是謂中氣。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氣左旋,則為己土,中氣右轉,則為戊土。戊土為胃,己土為脾。已土上行,陰升而化陽;陽升於左,則為肝,升於上,則為心。戊土下行,陽降而化陰;陰降於右,則為肺,降於下,則為腎。肝屬木而心屬火,肺屬金而腎屬水。是人之五行也。
五行之中,各有陰陽,陰生五臟,陽生六腑。腎為癸水,膀胱為壬水;心為丁火,小腸為丙火;肝為乙木,膽為甲木;肺為辛金,大腸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髒有心主相火之陰,腑有三焦相火之陽也。
氣血原本
肝藏血,肺藏氣,而氣原於胃,血本於脾。蓋脾土左旋,生髮之令暢,故溫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轉,收斂之政行,故清涼而化辛金。午半陰生,陰生則降,三陰右降,則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氣清涼而性收斂。子半陽生,陽生則升,三陽左升,則為肝木。肝木即腎水之溫升者也,故肝血溫暖而性生髮。腎水溫升而化木者,緣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緣戊土之右轉也,是以胃為化氣之原。
氣統於肺,凡臟腑經絡之氣,皆肺氣之所宣布也;其在臟腑則曰氣,而在經絡則為衛。血統於肝,凡臟腑經絡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臟腑則曰血,而在經絡則為營。營衛者,經絡之氣血也。
精神化生
肝血溫升,升而不已,溫化為熱,則生心火;肺氣清降,降而不已,清化為寒,則生腎水。水之寒者,五臟之悉凝也,陰極則陽生,故純陰之中,又含陽氣;火之熱者,六腑之盡發也,陽極則陰生,故純陽之中,又胎陰氣。陰中有陽,則水溫而精盈;陽中有陰,則氣清而神旺。
神發於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現其陽魂;精藏於腎,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結其陰魄。《素問》: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出入者,謂之魄。蓋陽氣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陽氣全升,則魂變而為神。魂者,神之初氣,故隨神而往來。陰氣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陰氣全降,則魄變而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並精而出入也。
形體結聚
肝主筋,其榮爪;心主脈,其榮色;脾主肉,其榮唇;肺主皮,其榮毛;腎主骨,其榮發。凡人之身,骨以立其體乾,筋以束其關節,脈以通其營衛,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膚。
皮毛者,肺金之所生也,肺氣盛則皮毛緻密而潤澤;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氣盛則肌肉豐滿而充實;脈絡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氣盛則脈絡疏通而條達;筋膜者,肝木之所生也,肝氣盛則筋膜滋榮而和暢;髓骨者,腎水之所生也,腎氣盛則髓骨堅凝而輕利。五氣皆備,形成而體具矣。
五官開竅
肝竅於目,心竅於舌,脾竅於口,肺竅於鼻,腎竅於耳。五臟之精氣,開竅於頭上,是謂五官。
手之三陽,自手走頭,足之三陽,自頭走足,頭為手足六陽之所聚會。五臟陰也,陰極生陽,陽性清虛而親上,清虛之極,神明出焉。五神發露,上開七竅,聲色臭味,於此攸辨。
官竅者,神氣之門戶也。清陽上升,則七竅空靈;濁陰上逆,則五官窒塞。清升濁降,一定之位。人之少壯,清升而濁降,故上虛而下實;人之衰老,清陷而濁逆,故下虛而上實。七竅之空靈者,以其上虛;五官之窒塞者,以其上實。其實者,以其虛也;其虛者,以其實也。
五氣分主
肝屬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
心屬火,其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聲笑,其液汗。
脾屬土,其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
肺屬金,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聲哭,其液涕。
腎屬水,其色黑,其臭腐,其味鹹,其聲呻,其液唾。
肝主五色,五臟之色,皆肝氣之所入也,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
心主五臭,五臟之臭,皆心氣之所入也,入脾為香,入肺為腥,入腎為腐,入肝為臊。
脾主五味,五臟之味,皆脾氣之所入也,入肺為辛,入腎為鹹,入肝為酸,入心為苦。
肺主五聲,五臟之聲,皆肺氣之所入也,入腎為呻,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
腎主五液,五臟之液,皆腎氣之所入也,入肝為淚,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
五味根原
木曰曲直,曲直作酸。火曰炎上,炎上作苦。金曰從革,從革作辛。水曰潤下,潤下作鹹。土爰稼穡,稼穡作甘。火性炎上,上炎則作苦。水性潤下,下潤則作鹹。木性升發,直則升而曲則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金性降斂,從則降而革則不降,滯而不降,是以作辛。使坎離交姤龍虎迴環,則火下炎而不苦,水上潤而不鹹,木直升而不酸,金從降而不辛。
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木直則腎水隨木而左升,金從則心火隨金而右降。木曲而不直,故腎水下潤,金革而不從,故心火上炎。而交濟水火,升降金木之權,總在於土。土者,水火金木之中氣,左旋則化木火,右轉則化金水,實四象之父母也。不苦、不鹹、不酸、不辛,是以味甘。己土不升,則水木下陷,而作酸鹹;戊土不降,則火金上逆,而作苦辛。緣土主五味,四象之酸苦辛鹹,皆土氣之中郁也。
四象之內,各含土氣,土郁則傳於四髒,而作諸味。調和五臟之原,職在中宮也。
五情緣起
肝之氣風,其志為怒。心之氣熱,其志為喜。肺之氣燥,其志為悲。腎之氣寒,其志為恐。脾之氣濕,其志為思。蓋陽升而化火則熱,陰降而化水則寒。離火上熱,泄而不藏,斂之以燥金,則火交於坎腑;坎水下寒,藏而不泄,動之以風木,則水交於離宮。木生而火長,金收而水藏。當其半生,未能茂長,則鬱勃而為怒,既長而神氣暢達,是以喜也。當其半收,將至閉藏,則牢落而為悲,既藏而志意幽淪,是以恐也。
物情樂升而惡降,升為得位,降為失位。得位則喜,未得則怒,失位則恐,將失則悲,自然之性如此。其實總土氣之回周而變化也。
己土東升,則木火生長,戊土西降,則金水收藏,生長則為喜怒,收藏則為悲恐。若輪樞莫運,升降失職,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則土氣凝滯,而生憂思。
心之誌喜,故其聲笑,笑者,氣之升達而酣適也。腎之志恐,故其聲呻,呻者,氣之沉陷而幽郁也。肝之志怒,故其聲呼,呼者,氣方升而未達也。肺之志悲,故其聲哭,哭者,氣方沉而將陷也。脾之志憂,故其聲歌,歌者,中氣結郁,故長歌以泄懷也。
精華滋生
陰生於上,胃以純陽而含陰氣,有陰則降,濁陰下降,是以清虛而善容納。陽生於下,脾以純陰而含陽氣,有陽則升,清陽上升,是以溫暖而善消磨。水谷入胃,脾陽磨化,渣滓下傳,而為糞溺,精華上奉,而變氣血。
氣統於肺,血藏於肝,肝血溫升,則化陽神,肺氣清降,則產陰精。五臟皆有精,悉受之於腎,五臟皆有神,悉受之於心,五臟皆有血,悉受之於肝,五臟皆有氣,悉受之於肺,總由土氣之所化生也。
土爰稼穡,稼穡作甘,谷味之甘者,秉土氣也。五穀香甘,以養脾胃,土氣充盈,分輸四子。己土左旋,谷氣歸於心肺,戊土右轉,谷精歸於腎肝。脾胃者,倉稟之官,水谷之海,人有胃氣則生,絕胃氣則死。胃氣即水谷所化,食為民天,所關非細也。
糟粕傳導
水谷入胃,消於脾陽,水之消化,較難於谷。緣脾土磨化,全賴於火,火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陽蒸動,水谷精華,化為霧氣,游溢而上,歸於肺家,肺金清肅,霧氣降灑,化而為水,如釜水沸騰,氣蒸為霧也。
氣化之水,有精有粗,精者入於臟腑而為津液,粗者入於膀胱而為溲溺。溲溺通利,胃無停水,糟粕後傳,是以便乾。
《靈樞·營衛生會》: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氣水變化於中焦,漚者,氣水方化而未盛也,及其已化,則氣騰而上,盛於胸膈,故如霧露,水流而下,盛於膀胱,故如川瀆。川瀆之決,由於三焦,《素問·靈蘭秘典》: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蓋三焦之火秘,則上溫脾胃而水道通,三焦之火泄,則下陷膀胱而水竅閉。《靈樞·本輸》:三焦者,足太陽少陰之所將,太陽之別也。上踝五寸,別入貫腨腸,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以水性蟄藏,太陽寒水蟄藏,三焦之火秘於腎臟,則內溫而外清。水府清通,上竅常開,是以氣化之水滲於膀胱,而小便利。若太陽寒水不能蟄藏,三焦之火泄於膀胱,膀胱熱癃,水竅不開,脾胃寒郁,但能消谷,不能消水,水不化氣上騰,爰與谷滓併入二腸,而為泄利。泄利之家,水入二腸而不入膀胱,是以小便不利。所謂實則閉癃者,三焦之火泄於膀胱也。
經脈起止
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謂六腑,肝、心、脾、肺、腎、心包,是謂六髒,六髒六腑,是生十二經。經有手足不同,陽明大腸、太陽小腸、少陽三焦,是謂手之三陽經;陽明胃、太陽膀胱、少陽膽,是謂足之三陽經;太陰脾、少陰腎、厥陰肝,是謂足之三陰經;太陰肺、少陰心、厥陰心主,是謂手之三陰經。
手之三陽,自手走頭。手陽明,自次指,出合谷,循臂上廉,上頸,入下齒,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手太陽,自小指,從手外側,循臂下廉,上頸,至目內眥。手少陽,自名指,循手錶,出臂外,上頸,至目銳眥。三經皆自臂外而走頭,陽明在前,太陽在後,少陽在中。
足之三陽,自頭走足。足陽明行身之前,自鼻之交頞,循喉嚨,入缺盆,下乳,挾臍,循脛外,入大指次指。足太陽行身之後,自目內眥,上額,交巔,下項,挾脊,抵腰,貫臀,入膕中,出外踝,至小指。足少陽行身之側,自目銳眥,從耳後下頸,入缺盆,下胸,循脅,從膝外廉出外踝,入名指③。三經皆自腿外而走足,陽明在前,太陽在後,少陽在中。
足之三陰,自足走胸。足太陰行身之前,自大指,上內踝,入腹,上膈。足少陰行身之後,自小指,循內踝,貫脊,上膈,注胸中。足厥陰行身之側,自大指,上內踝,抵小腹,貫膈,布脅肋。三經皆自腿里而走胸,太陰在前,少陰在後,厥陰在中。
手之三陰,自胸走手。手太陰,自胸,出腋下,循臑內前廉,入寸口,至大指。手少陰,自胸,出腋下,循臑內後廉,抵掌後,至小指。手厥陰,自胸,出腋下,循臑內,入掌中,至中指。三經皆自臂里而走手,太陰在前,少陰在後,厥陰在中。
手三陽之走頭,足三陽之走足,皆屬其本腑而絡其所相表里之髒,足三陰之走胸,手三陰之走手,皆屬其本髒而絡其所相表里之腑。手陽明與手太陰為表里,足陽明與足太陰為表里,手太陽與手少陰為表里,足太陽與足少陰為表里,手少陽與手厥陰為表里,足少陽與足厥陰為表里。六陽六陰,分行於左右手足,是謂二十四經也。
奇經部次
奇經八脈,督、任、沖、帶、陽蹺、陰蹺、陽維、陰維。督脈行於身後,起於下極之腧,併入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諸陽之綱也。任脈行於身前,起於中極之下,循腹里,上關元,入目,絡舌,諸陰之領也。沖脈起於氣沖,並足少陰,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諸經之海也。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環腰如帶,諸經之約也。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於風池,主左右之陽也。陰蹺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交貫沖脈,主左右之陰也。陽維起於諸陽會,維絡於身,主一身之表也。陰維起於諸陰交,維絡於身,主一身之里也。陽蹺、陽維者,足太陽之別,陰蹺、陰維者,足少陰之別。
凡此八脈者,經脈之絡也。經脈隆盛,入於絡脈,絡脈滿溢,不拘於經,內溉臟腑,外濡腠理,別道自行,謂之奇經也。
營氣運行
水谷入胃,化生氣血。氣之剽悍者,行於脈外,命之曰衛。血之精專者,行於脈中,命之曰營。
營衛運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脈六動,一息六動,人之常也。一動脈行一寸,六動脈行六寸。
《靈樞·脈度》: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長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至頭,長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長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蹺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長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平人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一息脈行六寸,十息脈行六尺。一日百刻,一刻一百三十五息,人氣半周於身,脈行八丈一尺,兩刻二百七十息,人氣一周於身,脈行十六丈二尺,百刻一萬三千五百息,人氣五十周於身,脈行八百一十丈。
營氣之行也,常於平旦寅時,從手太陰之寸口始。自手太陰注手陽明,足陽明注足太陰,手少陰注手太陽,足太陽注足少陰,手厥陰注手少陽,足少陽注足厥陰,終於兩蹺、督、任,是謂一周也。二十八脈,周而復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五十周畢,明日寅時,又會於寸口。此營氣之度也。
衛氣出入
衛氣,晝行陽經二十五周,夜行陰髒二十五周。
衛氣之行也,常於平旦寅時從足太陽之睛明始,晴明在目之內眥,(足太陽之穴也。)平旦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至小指之端。別入目內眥,下手太陽,至小指之端。別入目銳眥,下足少陽,至小指次指之端。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名指之端。別入耳前,下足陽明,至中指之端。別入耳下,下手陽明,至次指之端。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入足少陰經。陰蹺者,足少陰之別,屬於目內眥,自陰蹺而複合於目,交於足太陽之晴明,是謂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於是內入於陰髒。
其入於陰也,常從足少陰之經而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是謂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於是外出於陽經。其出於陽也,常從腎至足少陰之經而複合於目。
衛氣入於陰則寐,出於陽則寤,一日百刻,周身五十,此衛氣之度也。《難經》營衛相隨之義,言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附而行,非謂其同行於一經也。

卷二 六氣解

內外感傷,百變不窮,溯委窮源,不過六氣。六氣了徹,百病莫逃,義至簡而法至精也。仲景既沒,此義遂晦,寒熱錯訛,燥濕乖謬,零素雪於寒泉,飄溫風陽穀,以水益水而愈深,以火益火而彌熱。生靈夭札,念之疚心,作六氣解。
六氣名目
厥陰風木足厥陰肝乙木
手厥陰心主相火
少陰君火手少陰心丁火
足少陰腎癸水
少陽相火手少陽三焦相火
足少陽膽甲木
太陰濕土足太陰脾己土
手太陰肺辛金
陽明燥金手陽明大腸庚金
足陽明胃戊土
太陽寒水足太陽膀胱壬水
手太陽小腸丙火
六氣從化
天有六氣,地有五行。六氣者,風、熱、暑、濕、燥、寒;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六氣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氣之魄。人為天地之中氣,秉天氣而生六腑,秉地氣而生五臟。六氣五行,皆備於人身,內傷者,病於人氣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氣偏,而人氣感之。
內外感傷,總此六氣。其在天者,初之氣,厥陰風木也,在人則肝之經應之。二之氣,少陰君火也,在人則心之經應之。三之氣,少陽相火也,在人則三焦之經應之。四之氣,太陰濕土也,在人則脾之經應之。五之氣,陽明燥金也,在人則大腸之經應之。六之氣,太陽寒水也,在人則膀胱之經應之。
天人同氣也,經有十二,六氣統焉。足厥陰以風木主令,手厥陰火也,從母化氣而為風。手少陽以相火主令,足少陽木也,從子化氣而為暑。手少陰以君火主令,足少陰水也,從妻化氣而為熱。足太陽以寒水主令,手太陽火也,從夫化氣而為寒。足太陰以濕土主令,手太陰金也,從母化氣而為濕。手陽明以燥金主令,足陽明土也,從子化氣而為燥。
蓋癸水上升,而化丁火,故手少陰以君火司氣,而足少陰癸水在從化之例。丙火下降,而化壬水,故足太陽以寒水當權,而手太陽丙火在奉令之條。木之化火也,木氣方盛,而火氣初萌,母強子弱,故手厥陰以相火而化氣於風木。火氣既旺,而木氣已虛,子壯母衰,故足少陽以甲木而化氣於相火。土之化金也,土氣方盛,而金氣初萌,母強子弱,故手太陰以辛金而化氣於濕土。金氣方旺,而土氣已虛,子壯母衰,故足陽明以戊土而化氣於燥金。母氣用事,子弱未能司權,則子從母化;子氣用事,母虛不能當令,則母從子化。所謂將來者進,成功者退,自然之理也。
六氣偏見
人之六氣,不病則不見,凡一經病則一經之氣見。平人六氣調和,無風、無火、無濕、無燥、無熱、無寒,故一氣不至獨見。病則或風、或火、或濕、或燥、或寒、或熱,六氣不相交濟,是以一氣獨見。如厥陰病則風盛,少陰病則熱盛,少陽病則暑盛,太陰病則濕盛,陽明病則燥盛,太陽病則寒盛也。
以此氣之偏盛,定緣彼氣之偏虛。如厥陰風盛者,土金之虛也。少陰熱盛、少陽暑盛者,金水之虛也。太陰濕盛者,水木之虛也。陽明燥盛者,木火之虛也。太陽寒盛者,火土之虛也。以六氣之性,實則克其所勝而侮所不勝,虛則己所不勝者乘之,而己所能勝者亦來侮之也。
究之一氣之偏盛,亦緣於虛。厥陰能生,則陽氣左升而木榮,其風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少陰能長,則君火顯達而上清,其熱盛者,長氣之不旺也。陽明能收,則陰氣右降而金肅,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太陽能藏,則相火閉蟄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氣之不行也。土為四維之中氣,木火之能生長者,太陰己土之陽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陽明戊土之陰降也。
中氣旺則戊己轉運而土和,中氣衰則脾胃濕盛而不運。土生於火而火滅於水,土燥則克水,土濕則水氣泛濫,侮土而滅火。水泛土濕,木氣不達,則生意盤塞,但能賊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氣所以困敗也。血藏於肝而化於脾,太陰土燥,則肝血枯而膽火炎,未嘗不病。但足太陰脾以濕土主令,足陽明胃從燥金化氣,濕為本氣而燥為化氣,是以燥氣不敵濕氣之旺。陰易盛而陽易衰,土燥為病者,除陽明傷寒承氣證外不多見,一切內外感傷雜病,盡緣土濕也。
本氣衰旺
經有十二,司化者六經,從化者六經。從化者不司氣化,總以司化者為主,故十二經統於六氣。病則或見司化者之本氣,或見從化者之本氣,或司化者而見從化之氣,或從化者而見司化之氣,全視乎本氣之衰旺焉。
手少陰以君火司化,足少陰之水從令而化熱者,常也。而足少陰之病寒,是從化者自見其本氣,以水性原寒;手少陰之病寒,是司化者而見從化之氣,以君火原從水化也。足太陽以寒水司化,手太陽之火從令而化寒者,常也。而手太陽之病熱,是從化者自見其本氣,以火性原熱;足太陽之病熱,是司化者而見從化之氣,以寒水原從火化也。
足厥陰以風木司化,手厥陰之火從令而化風,手少陽以相火司化,足少陽之木從令而化暑者,常也。而手厥陰之病暑,足少陽之病風,是從化者自見其本氣,以火性生暑而木性生風也。足太陰以濕土司化,手太陰之金從令而化濕,手陽明以燥金司化,足陽明之土從令而化燥者,常也。而手太陰之病燥,足陽明之病濕,是從化者自見其本氣,以金性本燥而土性本濕也。
大抵足太陽雖以寒化,而最易病熱。手少陰雖以熱化,而最易病寒。厥陰原以風化,而風盛者固多。少陽雖以火化,而火敗者非少。金性本燥,而手太陰從土化濕者,常有七八。土性本濕,而足陽明從金化燥者,未必二三也。
厥陰風木
風者,厥陰木氣之所化也,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為肝。足厥陰以風木主令,手厥陰心主以相火而化氣於風木,緣木實生火,風木方盛,子氣初胎,而火令未旺也。
冬水閉藏,一得春風鼓動,陽從地起,生意乃萌。然土氣不升,固賴木氣以升之,而木氣不達,實賴土氣以達焉。蓋厥陰肝木,生於腎水而長於脾土,水土溫和,則肝木發榮,木靜而風恬,水寒土濕,不能生長木氣,則木郁而風生。
木以發達為性,己土濕陷,抑遏乙木發達之氣,生意不遂,故郁怒而克脾土,風動而生疏泄。凡腹痛下利,亡汗失血之證,皆風木之疏泄也。肝藏血而華色,主筋而榮爪,風動則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凡眥黑唇青,爪斷筋縮之證,皆風木之枯燥也。及其傳化乘除,千變不窮,故風木者,五臟之賊,百病之長。凡病之起,無不因於木氣之郁,以肝木主生,而人之生氣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氣抑鬱而不生,是以病也。
木為水火之中氣,病則土木郁迫,水火不交,外燥而內濕,下寒而上熱。手厥陰,火也,木氣暢遂,則厥陰心主從令而化風,木氣抑鬱,則厥陰心主自現其本氣。是以厥陰之病,下之則寒濕俱盛,上之則風熱兼作,其氣然也。
少陽相火
暑者,少陽相火之所化也,在天為暑,在地為火,在人為三焦。手少陽以相火主令,足少陽膽以甲木而化氣於相火,緣火生於木,相火既旺,母氣傳子,而木令已衰也。
三焦之火,隨太陽膀胱之經下行,以溫水藏,出膕中,貫腨腸,而入外踝。君火升於足而降於手,相火升於手而降於足,少陽之火降,水得此火,而後通調,故三焦獨主水道。《素問·靈蘭秘典》: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蓋水性閉蟄而火性疏泄,閉蟄則善藏,疏泄則善出。《靈樞·本輸》:三焦者,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相火下蟄,水髒溫暖而水腑清利,則出不至於遺溺,藏不至於閉癃,而水道調矣。水之所以善藏者,三焦之火秘於腎臟也,此火一泄,陷於膀胱,實則下熱而閉癃,虛則下寒而遺溺耳。
手之陽清,足之陽濁,清則升而濁則降。手少陽病則不升,足少陽病則不降,凡上熱之證,皆甲木之不降,於三焦無關也。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逆升者,由於戊土之不降。戊土與辛金,同主降斂,土降而金斂之,相火所以下潛也。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氣失政,故相火上炎。足少陽雖從三焦化火,而原屬甲木,病則兼現其本氣。相火逆行,則克庚金,甲木上侵,則賊戊土。手足陽明,其氣本燥,木火雙刑,則燥熱郁發,故少陽之病,多傳陽明。然少陽之氣,陰方長而陽方消,其火雖盛,而亦易衰。陰消陽長則壯,陰長陽消則病,病於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內傷驚悸之證,皆相火之衰也。)病於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而已。(傷寒少陽有之。)
少陰君火
熱者,少陰君火之所化也,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為心。少陰以君火主令,手少陰心,火也,足少陰腎,水也,水火異氣,而以君火統之,緣火位於上而生於下。坎中之陽,火之根也,坎陽升則上交離位而化火,火升於水,是以癸水化氣於丁火。水化而為火,則寒從熱化,故少陰之氣,水火併統,而獨以君火名也。
君火雖降於手而實升於足,陽盛則手少陰主令於上而癸水亦成溫泉,陰盛則足少陰司氣於下而丁火遂為寒灰。以丁火雖司氣化,而制勝之權,終在癸水,所恃者,生土以鎮之。但土雖克水,而百病之作,率由土濕,濕則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土能克水者,惟傷寒陽明承氣一證,其餘則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土潰則火敗,故少陰一病,必寒水泛濫而火土俱負,其勢然也。至於上熱者,此相火之逆也。火中有液,癸水之根,相火上逆,災及宮城,心液消亡,是以熱作。
凡少陰病熱,乃受累於相火,實非心家之過。而方其上熱,必有下寒,以水火分離而不交也。見心家之熱,當顧及腎家之寒。蓋水火本交,彼此相交,則為一氣,不交則離析分崩,逆為冰炭。究之火不勝水,則上熱不敵下寒之劇,不問可知也。
血根於心而藏於肝,氣根於腎而藏於肺,心火上熱,則清心家之血,腎水下寒,則暖腎家之氣。故補肝之血則宜溫,補心之血則宜清,補肺之氣則宜涼,補腎之氣則宜暖,此定法也。
太陰濕土
濕者,太陰土氣之所化也,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為脾。太陰以濕土主令,辛金從土而化濕,陽明以燥金主令,戊土從金而化燥。己土之濕為本氣,戊土之燥為子氣,故胃家之燥不敵脾家之濕,病則土燥者少而土濕者多也。
太陰主升,己土升則癸水與乙木皆升。土之所以升者,脾陽之發生也,陽虛則土濕而不升,己土不升,則水木陷矣。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於戊土,水木升於己土。戊土不降,則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則水木下陷,其原總由於濕盛也。
子華子》:陰陽交,則生濕。濕者,水火之中氣,上濕則化火而為熱,下濕則化水而為寒。然上亦有濕寒,下亦有濕熱。濕旺氣鬱,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熱痰,火衰者,泛濫而生寒飲,此濕寒之在上者。濕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為白淫,火盛者,梗澀而為赤濁,此濕熱之在下者。
便黃者,土色之下傳,便赤者,木氣之下陷。緣相火在水,一線陽根,溫升而化乙木。木中溫氣,生火之母,升則上達而化火,陷則下郁而生熱。木氣不達,侵逼土位,以其鬱熱傳於己土,己土受之,於是浸淫於膀胱。五行之性,病則傳其所勝,其勢然也。
陰易盛而陽易衰,故濕氣恆長而燥氣恆消。陰盛則病,陽絕則死,理之至淺,未嘗難知。後世庸愚,補陰助濕,瀉火伐陽,病家無不夭枉於滋潤,此古今之大禍也。
陽明燥金
燥者,陽明金氣之所化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為大腸。陽明以燥金主令,胃土從令而化燥,太陰以濕土主令,肺金從令而化濕。胃土之燥,子氣而非本氣,子氣不敵本氣之旺,故陰盛之家,胃土恆濕。肺金之濕,母氣而非本氣,母氣不敵本氣之旺,故陽盛之家,肺金恆燥。
太陰性濕,陽明性燥,燥濕調停,在乎中氣。中氣旺,則辛金化氣於濕土而肺不傷燥,戊土化氣於燥金而胃不傷濕;中氣衰則陰陽不交而燥濕偏見,濕勝其燥,則飲少而食減,溺澀而便滑,燥勝其濕,則疾飢而善渴,水利而便堅。
陰易進而陽易退,濕勝者常多,燥勝者常少,辛金化濕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陽明雖燥,病則太陰每勝而陽明每負,土燥而水虧者,傷寒陽明承氣證外,絕無而僅有,是以仲景垂法,以少陰負趺陽者為順。緣火勝則土燥,水勝則土濕,燥則克水,濕則反為水侮。水負則生,土負則死,故少陰宜負而趺陽宜勝。以土能勝水,則中氣不敗,未有中氣不敗而人死者。
燥為寒熱之中氣,上燥則化火而為熱,下燥則化水而為寒。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則濕而腸則燥。
濕為陰邪,陰性親下,故根起於脾土而標見於膝踝;燥為陽邪,陽性親上,故根起於大腸而標見於肘腕。所謂陰邪居下,陽邪居上,一定之位也。
然上之燥,亦因於下之濕。中風之家,血枯筋縮,其膝踝是濕,而肘腕未嘗非燥。使己土不濕,則木榮血暢,骨弱筋柔,風自何來﹗醫家識燥濕之消長,則仲景堂奧可階而升矣。
太陽寒水
寒者,太陽水氣之所化也,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為膀胱,太陽以寒水主令,足太陽膀胱,水也,手太陽小腸,火也,火水異氣而以寒水統之,緣水位於下而生於上。離中之陰,水之根也,離陰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水降於火,是以丙火化氣於壬水。火化而為水,則熱從寒化,故太陽之氣,水火併統,而獨以寒水名也。
水性本寒,少陽三焦之火,隨太陽而下行,水得此火,應當不寒。不知水之不寒者,癸水而非壬水也。蓋水以蟄藏為性,火秘於內,水斂於外,是謂平人。木火主里,自內而生長之,故里氣常溫,金水主表,自外而收藏之,故表氣常清。血生於木火,故血溫而內發,氣化於金水,故氣清而外斂。人之經脈,厥陰在里,春氣之內生也,次則少陰,夏氣之內長也,次則陽明,秋氣之外收也,太陽在表,冬氣之外藏也。陽藏則外清而內溫,陽泄則內寒用外熱。外易寒水而為熱火,內易溫泉而為寒冰,外愈熱而內愈寒,生氣絕根,是以死也。
癸水溫而壬水寒則治,癸水寒而壬水熱則病。癸水病則必寒,壬水病則多熱。以丁火化於癸水,故少陰之髒,最易病寒;壬水化於丙火,故太陽之腑,最易病熱。是以病寒者,獨責癸水而不責壬水,病熱者,獨責壬水而不責癸水也。
仲景《傷寒》,以六經立法,從六氣也。六氣之性情形狀,明白昭揭,醫必知此,而後知六經之證。六經之變化雖多,總不外乎六氣,此義魏晉而後,絕無解者。先聖之法,一線莫傳,凌夷至於今日,不堪問矣。
六氣治法
治厥陰風木法
桂枝苓膠湯
甘草桂枝白芍茯苓當歸阿膠生薑大棗
上熱加黃芩。下寒加乾薑、附子。
治少陰君火法
黃連丹皮湯
黃連白芍生地丹皮
少陰病,水勝火負,最易生寒。若有下寒,當用椒、附。
治少陽相火法
柴胡芍藥湯
柴胡黃芩甘草半夏人參生薑大棗白芍
治太陰濕土法
術甘苓澤湯
甘草茯苓白朮澤瀉
治陽明燥金法
百合五味湯
百合石膏麥冬五味
治太陽寒水法
苓甘姜附湯
甘草茯苓乾薑附子
太陽病,最易化生濕熱,以化氣丙火,而受制於濕土也。若有濕熱,當用梔、膏之類。

自敘

醫有黃帝、岐伯、越人、仲景,四聖之書,爭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無傳,玉楸子憫後世作者不達其意,既解《傷寒》 、 《金匱》 ,乃於己巳二月,作《四聖心源》 ,解內外百病,原始要終,以繼先聖之業。創辟大略,遇事輟筆。庚午四月,北游帝城。十一月終,南赴清江。辛未二月,隨駕武林。四月還署,研思舊草,十得其九,厥功未竟。八月十五,開舟北上,再客京華。壬申十月,作天人之解,續成全書。癸酉二月,解長沙藥性,五月刪定《傷寒》,七月筆削《金匱》,八月修瘟疫痘疹,成於九月十七。維時霖雨初晴,商飆徐發,落木飄零,黃葉滿階。玉楸子處蕭涼之虛館,坐寂寞之閒床,起他鄉之遙恨,生故國之綿思。悲哉!清秋之氣也,黯然遠客之心矣!爰取《心源》故本,加之潤色。嗟乎!往者虞卿違趙而著《春秋》,屈原去楚而作《離騷》。
古人論述,往往失地遠客,成於羈愁鬱悶之中。及乎書竣業就,乃心獨喜,然後知當時之失意,皆為後此之得意無窮也。向使虞卿終相趙國,屈原永宦楚邦,則《離騷》不作,《春秋》莫著,迄於今,其人已朽,其書不傳,兩人之得意,不如其失意也。當世安樂之人,其得天者誠厚。然隙駟不留,尺波電謝,生存而處華屋,零落而歸山丘,身與夕露同晞,名與朝華並滅。荊棘狐兔之中,樵牧
歌吟之下,其為安樂者焉在!竊以為天之厚安樂之人,不如其厚羈愁之士。丈夫得失之際,非俗人之所知也。 顧自己巳,以至壬申,歷年多矣,元草未就,是天既長與以窮愁之境,而不頻假以蕭閒之日。帝眷之隆,何可恃也,良時非多,勗之而已。
癸酉九月甲戌昌邑黃元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