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排鄉(黑龍江饒河縣下轄鄉)

四排鄉(黑龍江饒河縣下轄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四排鄉位於饒河縣東北烏蘇里江西畔,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距縣城21.5公里,全鄉總面積52平方千米。全鄉轄區4個行政村、1個國營林場,總人口1600人(2017)。四排鄉是饒河縣唯一的民族鄉,也是全國僅有的3個赫哲族鄉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排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
  • 地理位置:饒河縣東北烏蘇里江西畔
  • 面積:52平方千米 
  • 人口:1600人(2017) 
自然資源,社會事業,旅遊產業,

自然資源

境內地勢平坦,泡澤密布,多森林、草原。現有耕地2000公頃,土壤結構及基礎肥力較好,適宜發展種植業,主產水稻、大豆、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和紅小豆、白瓜等經濟作物,因江水灌溉,水稻質量較好,品牌初具,備受青睞;水產資源豐富,境內有1江4河,水域廣闊,盛產鱘鰉等名優魚種,其“三花五羅”享譽已久;林木、草原資源有相當潛力,次生林地覆蓋率為 21%,優質草原 400公頃。經濟狀況
四排鄉
四排鄉1986年2月建鄉,起步較晚,發展較快。2002年全鄉實現社會總產值0.1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00元。昔日以漁獵為主,現經產業結構調整,初步構築了以農漁為主,多業共同發展的經濟發展新格局。農業是主導產業。國家投入建設“西四小區”工程,建成了萬畝灌區,2002年糧豆薯總產達1.1萬噸。漁業在自然捕魚的基礎上,已走出了一條“以養為主,養捕結合”的漁業發展新路子。建成了以養殖鰲花、鯰懷雜交為主的名特優魚養殖基地。全鄉有網灘 6處,捕魚船隻45隻,捕魚水面2.9萬畝,養魚水面820畝,2002 年水產品總量140噸。養殖業則以絨山羊、雙肌豚豬為主,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鄉村企業形成並粗具規模,現有綜合養殖場、精潔米加工廠、酒廠、沙廠等企業。個體經濟也有一定發展,在鄉域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

社會事業

文教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蒸蒸日上。鄉中心校獲省民委授予的“民族教育先進學校”稱號,師資水平、教學質量明顯提高。醫療條件明顯改善,“X光、B超”機落戶赫鄉。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鄉村公路達到了三級砂石路標準。900延長米江堤修築完成並發揮重要作用,自來水、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入戶率分別為 98% 、92%、64%。民族體育事業影響深遠,檔木輪、叉草球等傳統體育項目也深受其他民族喜愛,5年1屆的全國赫哲族“烏日貢”體育大會得到全國赫哲族及俄羅斯那乃族的踴躍參與。
赫哲族的傳統文化藝術是我國民族文化大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有民間說唱文學伊瑪堪,有內容豐富、形式短小活潑的“說胡力”,有反映人民悲慘生活的詩歌等。赫哲族的工藝美術獨樹一幟,最為著名的是樺皮製品、木製品、魚獸皮製品。這些工藝品在製作過程,大多用精巧的咬合來完成,外面還刻有花紋圖案,美觀、嚴密、實用。雕刻藝術也很精細。中央和省市電視台多次宣傳報導。工藝品還遠涉重洋到國外展出,受世人矚目。
赫哲族的餐飲文化堪稱一絕,最為突出的是民族傳統魚宴,製法奇特。廣為人知的有稍魯(烤魚)、它斯恨(炒魚毛)、塔拉卡(殺生魚)、拉布塔哈(魚片)、蘇拉卡(刨花)、查發(魚籽乾)等多種,種類繁多,味道鮮美,久負盛譽。

旅遊產業

旅遊是四排鄉新興的重要產業。四排赫哲族歷史悠久,民風淳樸,四排赫哲族興環境優美,風景秀麗。以民族歷史文化為底蘊,以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依託的民族旅遊業蓬勃興起,建設了四排赫哲族風景區,國家領導人為風景區題寫了區名。風景區內,建有民族風情園,展覽館等景點,開闢了生態游、風情游、邊境游等多條旅遊線路。在這裡,可以觀賞異國風光、暢遊烏蘇里江、垂釣大雁湖、徜徉馬場島、品嘗“江水燉江魚”,體會赫哲風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