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醫事衛生法治研究中心

隨著我國法治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以人為本共識的日漸形成,和諧社會理念的深入人心,人類自身的健康越來越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但眾所周知,當前醫藥衛生領域矛盾突出,需要應對的法律問題越來越多,成了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不諧之音。因此,加強醫事衛生法治研究,推進醫事衛生法治建設,已成為近些年的當務之急。2007年12月20日,四川醫事衛生法治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獲牌,成為四川省社科聯、四川省教育廳聯合批准的首批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隨後,中心於2008年6月18日在瀘州醫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醫事衛生法治研究中心
  • 地點:四川
  • 設立時間:2008年6月18日
  • 類型:醫療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及宗旨,目標任務,機構設定,基礎性建設,課題管理及科研成果,人才培養,學術與信息交流,基地建設意義,

研究方向及宗旨

本研究中心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不斷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為宗旨,堅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深入開展我省醫事衛生法治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為我省及至全國醫事衛生立法、執法、法制監督和法律服務提供理論支持和實務指導。主要研究方向有:醫事法學教育教學;醫事爭議的防範與處理;公共衛生管理與法律機制研究等。

目標任務

本研究中心圍繞科研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學術交流中心、情報信息中心和諮詢服務中心五大目標任務進行建設。具體任務有:受四川省教育廳的委託,歸口管理四川省教育廳醫事衛生法治研究項目,負責課題申報及管理工作;協助四川省社科聯完成有關四川醫事衛生法治研究中心的基地項目申報工作;聯合全國醫事衛生法治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國內有特色、有實力的機構及院內資源,逐步建立起有影響力、高水平的優秀科研團隊;加強對外開外,積極承攬省內外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委託的重大研究項目,為黨政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發展提供諮詢服務等。

機構設定

四川醫事衛生法治研究中心是瀘州醫學院單獨設定、實體性的科研單位,在四川省社科聯和四川省教育廳的指導和支持下,受瀘州醫學院的直接領導。日常管理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下的專職人員管理。中心現有研究人員 人,其中專職研究人員 人,兼職研究人員 人(校外研究人員 人)。
中心常駐人員有:
主任:程文玉(原瀘州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醫學與法學》刊主編,研究員)
副主任(兼職):劉博(瀘州醫學院法學系主任,教授)
李玉聲(《醫學與法學》編輯部主任,副教授)
辦公室人員:王海容
學術管理實行學術委員會主任負責下的委員會管理,委員主要由省內知名專家擔任。同時,聘請有國內外20多名醫事法律領域專家作為中心課題評審專家。第一屆中心學術委員會構成情況如下:
學術委員會主任:徐靜村(原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石俊華(原瀘州醫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程文玉(原瀘州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醫學與法學》刊主編,研究員)
學術委員會委員:
張忠元(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羅映光(成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李平(四川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郭虹(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
劉衛平(瀘州市市委學校副校長,教授)
王和斌(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高級法官,副主任法醫師)
金光明(四川警察學院法學系主任、四川警察學院學報主編,教授)
劉博(瀘州醫學院法學系主任,教授)

基礎性建設

中心嚴格按照“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要求,加強中心的組織機構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配備了專職的科研行政管理人員;完善了辦公設備的配置,如訂購報章雜誌、購買辦公用品等;中心協助後勤部門完成中心辦公室防盜系統的安裝;整理保管各種檔案材料,按“辦法”要求分門別類建立了中心檔案;向學院申報中心經費預算;中心根據“辦法”的要求,制訂了“四川醫事衛生法治研究中心科研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並且努力通過科研管理制度創新、課題組長負責制等措施,實現結構開放、人員流動、內外聯合、整合資源、集成優勢的新機制。

課題管理及科研成果

(一)課題立項
中心已完成2008、2009年度中心課題的發布、評審、答辯和立項工作。2008年度中心評審立項科研項目19項,其中重點項目4項,一般項目8項,青年項目7項。2009年度中心共收到來自清華大學、南京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昆明醫學院、四川大學、成都醫學院、川北醫學院、西華大學、四川警察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四川省腫瘤醫院等高校和科研單位的申報書七十餘份,經形式審查、初審、複審及重點課題的答辯等程式,2009年度中心共評審立項47項課題,立項經費為15.9萬元。在立項課題中,重點項目5項,一般項目17項,青年項目25項,課題內容涉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法律問題研究、醫療保障法律問題研究、醫事法學教育與人才培養研究、公共衛生法律問題研究、醫療侵權研究、中醫藥發展中的法律問題研究等方面。
(二)課題管理
1.中心與批准立項的項目負責人簽訂科研契約書,以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便於中心對課題的管理;
2.多次聯繫省教育廳科技處落實課題經費,並按有關規定下撥經費到各有關高校科研(技)處;
3.中心工作人員經常與項目負責人及研究人員溝通信息,了解課題進展情況,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問題;
4.開展2008年度立項課題中期檢查工作,以了解申報者是否按進度進行並起到督促的作用。
(三)科研成果
中心已有公開發表論文十多篇,教材《醫療糾紛調處相關法律問題研究》已形成初稿。由中心主任程文玉教授領銜申報《公共衛生法律實務》、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石俊華教授領銜申報《醫事衛生法學概論》、中心副主任李玉聲領銜申報《醫藥衛生律師法律實務》,並均獲得成功。

人才培養

1.通過科學研究,凝聚和培養了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幹,並且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學術團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科和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發展。
2.積極協助法學系做好法學碩士授權點的申報、準備工作。
3.中心副主任李玉聲副教授為四川醫院院長舉辦“醫療糾紛防範與處理”講座,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4.中心副主任劉博教授為四川省綿陽市人民醫院、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重慶西郊醫院、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辦題為“醫療糾紛的防範與處置”的講座;分別為瀘州醫學院輔導員、口腔醫學院舉辦題為“法律視野下的高校學生管理”、“科學發展觀下醫療糾紛防範與處置”的輔導報告;為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舉辦題為“醫患溝通 ——醫患之外第三方視角”講座, 為瀘州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生舉辦“帶著醫學專業知識與法律素養一起成長”講座,均取得很好的效果。

學術與信息交流

在學術交流方面
中心積極參加省內、國內和國際的相關學術會議與活動。
2008年度:
1.派員參加由清華大學法學院衛生法研究中心、美國天普大學法學院、法國巴黎政治學院、中國衛生法學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舉辦的“‘衛生法體系與教學’國際研討會”;
2.派員參加在北京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由中國衛生法學會主辦的第十七屆世界醫學法學大會。中心主任程文玉教授以“西部農村地區醫療衛生現狀和對策”作了大會發言;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醫事法學學術帶頭人石俊華教授主持了中文專場的學術交流會,受到了與會國內外代表的普遍好評;
3.派員參加由南方醫科大學承辦的“第四屆全國醫學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法學研討會”。
2009年度:
1.派員參加在北京召開的《醫學與法學》期刊首發式;
2.派員參加在寧波召開的“中國衛生法學會理論與醫療糾紛第三方處理機制浙江實踐研討會”;
3.派員參加在山東濟寧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醫療糾紛調處第三方援助協作論壇”;
4.派員參加在杭州召開的“中國衛生法學理論與學科建設全國專家研討會”;
5.派員參加在四川成都召開的“第八屆律師論壇”;
6.派員參加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改中的前沿問題研討會”並發言;
7.派員參加在西南政法大學召開的“中美醫事法國際研討會”;
8.派員參加四川省瀘州市“能源瀘州,法治論壇”活動,並擔任論文點評專家。
在信息交流方面
1.協助《醫學與法學》成功公開發行;
2.收集相關資料,製作 “中心”網頁。

基地建設意義

本中心在瀘州醫學院建立,有其深厚的醫法土壤和堅實的學養根基,她與瀘醫已有的醫事法學專業(早在上世紀90年度初,紮根醫學沃土,充分吸取法學知識甘露的“瀘醫人”,就在醫學法學領域不停地探索著。2001年,經過考察、論證申報和緊張的籌備工作,法學(醫事法律)這門新興專業在瀘醫應運而生。這在中國西部地區是開創性的第一家。該專業自開辦以來,已招生12屆,已畢業的七屆400多名學生遍布全國1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醫學與法學》期刊(2006年創刊,2009年3月經國家新聞出版局批准為公開刊物,該刊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研究醫學與法學的學術期刊,曾在第十七屆世界醫學法學大會上作為大會資料進行交流)一起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格局,實現了醫事法學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的配套服務、整體發展。
本中心的成立,將為解決我國醫事衛生法治領域內的種種問題搭建一個開發、研究、交流、發展的堅實平台,通過推動該領域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形成高質量的科研成果,以進一步繁榮醫事衛生法學教育及學科建設,促進醫事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推進我國醫事衛生法治建設和促進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