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地質勘探開發研究院志

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地質勘探開發研究院志

《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地質勘探開發研究院志》是沈世昌、李懋鈞編著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地質勘探開發研究院志
  • 作者:沈世昌、李懋鈞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5年10月
  • ISBN:722002598X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研究院發展的歷史以及科學研究與實驗、黨群組織建設等。

作品目錄

封面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質勘探開發研究院志
《院志》編纂領導小組(1985-1989)
《院志》編纂委員會(1990-1991)
《院志》編輯
《四川石油管理局志》編纂委員會成員
《四川石油管理局志》編輯辦公室人員
前言
凡例
圖片
科研、試驗樓 1976
科技情報、檔案樓 1986
50年代臨時平房仍發揮著作用 1988
常委討論科研長遠規劃 1977
選舉新的一屆常委會成員 1981
認真學習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議 1978
認真學習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987
碳酸鹽岩油氣資源評價 1984
提高高陡構造地震解釋精度 1983
三疊系煤成氣資源評價 1986
編制天然氣發展長遠規劃 1988
用測井信息研究緻密碳酸岩儲集層及其參數 1979
鏡下觀察是科研重要手段之一
下古生界含油氣遠景研究 1988
地質勘探開發資料庫軟體研究 1987
生物礁氣藏研究 1984
構造裂縫分布的研究 1980
碳、氧同位素測定 1985
氣水相對滲透率測定 1985
含硫氣井泡沫排水劑配方試驗 1981
紅外光譜分析生油指標 1976
緻密碳酸鹽岩滲透率測定 1980
電子掃描顯微鏡 1977
用地震信息研究油氣分布 1983
數值模擬方法優選氣田開發方案 1982
人機聯作進行地震地質解釋 1990
振弦壓力計試井 1979
吳繼余在第23屆美國職業測井分析家年會上宣讀論文 1982
交流威遠氣田診斷性諮詢研究的認識 1988
全國首屆生物礁油氣藏學術討論會 1988
對勘探生物礁油氣藏進行諮詢 1986
與國外同行交流氣田開發經驗 1989
大慶精神永放光芒 1978
獲石油工業部科技成果獎的一部分
獲四川省科技成果獎的一部分
任重而道遠 1989
第二研究室被評為石油工業部1984年度先進集體
第三研究室被評為四川省1983年度先進集體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科學研究與實驗
第一章 地質勘探研究
第一節 前人的貢獻
第二節 龍門山山前帶找油
第三節 “川中地台”找油
第四節 川東南碳酸鹽岩天然氣研究
第五節 區域油氣地質研究
第六節 裂縫、孔隙性天然氣研究
第七節 孔隙性儲集為主的天然氣研究
第八節 新區、新層油氣後備資源研究
第二章 油氣田開發研究
第一節 古代天然氣開採與現代技術
第二節 自流井氣田開發再認識
第三節 氣井、油氣藏測試技術與試采
第四節 天然氣在裂縫孔隙中的動態特徵與套用研究
第五節 正規開發氣田
第三章 科學實驗
第一節 地質分析試驗
第二節 開發分析試驗
第三節 鑽井工藝試驗
第四章 科學技術情報與計算技術
第一節 科學技術情報
第二節 計算技術
第二篇 黨政工團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組織
第一節 黨的組織
第二節 黨組織的核心領導
第三節 黨的宣傳和組織工作
第四節 紀律檢查工作
第五節 統戰工作
第二章 行政組織及其管理
第一節 行政組織
第二節 行政管理工作
第三章 工會
第四章 共產主義青年團
第三篇 科研條件與生活條件
第一章 科研條件
第二章 生活條件
附錄
一、省及省轄市以上的人民代表或政協委員
二、已故卓有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略傳
附表
1、1953-1990年職工基本情況表
2、研究院中國共產黨黨員基本情況表
3、歷年擔任院、所或研究室技術負責人一覽表
4、歷年機關科室長一覽表
5、歷年研究室及其他基層負責人一覽表
6、歷年機關、基層支部書記及指導員一覽表
7、歷年研究院地質師、工程師一覽表
8、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工程系列)人員表
9、政工、行政幹部具有專業職務任職資格人員表
10、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工程系列)人員表
11、1970-1990年財務開支統計表
12、1953-1990年科研成果報告分類統計表
13、獲獎科研成果一覽表
14、獲獎協作科研成果一覽表
15、獲獎科技情報成果及協作科技情報獲獎成果一覽表
16、23類大型及主要科研儀器設備一覽表
17、地質、開發試驗分析項目發展情況簡表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