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實施意見

成渝經濟區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區域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的18個重點開發區域之一,是引領西部地區加快發展、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實施意見
  • 對象:成渝經濟區
  • 編號:川府發〔2011〕32號
  • 國家:中國
簡介,內容,

簡介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實施意見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國家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重大舉措,也是我省深入推進“兩個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機遇。為全面貫徹實施《規劃》,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內容

一、深化認識,準確把握貫徹《規劃》的總體要求
《規劃》確立了成渝經濟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明確了成渝經濟區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定位、空間布局、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充分體現了國家發展戰略。《規劃》是指導成渝經濟區未來10年發展改革的行動綱領,對於推動川渝和整個西部地區加快發展,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全面貫徹《規劃》,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根據《規劃》提出的成渝經濟區“一中心一基地三區”(即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深化內陸開放的試驗區、統籌城鄉發展的示範區和長江上游生態安全的保障區)的戰略定位和我省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總體目標,堅持“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全省工作總體取向和“一主、三化、三加強”的基本思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主動作為、深化合作,著力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著力推進統籌城鄉改革,著力提升發展保障能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著力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安全螢幕障,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確保到2015年成渝經濟區四川部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9000元,城鎮化率達到52%,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到2.8∶1,成渝經濟區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和全國重要的經濟成長極;到2020年成渝經濟區四川部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5000元,城鎮化率達到60%,成渝經濟區成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帶動西部地區發展和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二、務實創新,紮實推進成渝經濟區建設重點工作
成渝經濟區四川部分包括15個市,幅員面積15.4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1.9%;常住人口6691.3萬人,占全省的83.6%;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276.55億元,占全省的88.9%,是我省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核心載體,是提升四川產業聚集力、要素轉化力、市場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關鍵支撐。加快成渝經濟區四川部分發展事關全省大局,要按照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總體思路,促進要素合理流動,最佳化生產力布局,提升區域綜合實力,發揮對攀西地區以及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山區的輻射帶動作用。重點圍繞《規劃》提出的最佳化總體布局、提升城市功能、統籌城鄉發展、夯實發展基礎、深化內陸開放、建設生態屏障等要求,突出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重大任務。
(一)圍繞“雙核五帶”空間格局,全面推進“一極一軸一區塊”建設。充分遵循國家規劃的以成都、重慶為核心,沿江、沿線為發展帶的“雙核五帶”空間格局,發揮區域比較優勢,聯動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深化區域合作互動,加快推進成渝經濟區四川部分“一極一軸一區塊”建設,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
強化成都發展核心,做強成都都市圈增長極。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核心戰略,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突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抓好重大裝備、汽車、石化、航空航天、現代中藥等優勢產業,打造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商貿流通、高技術服務、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提升服務業規模和層次。最佳化農業結構,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充分發揮成都發展核心的引領示範作用,加快成德綿樂同城化進程,加強成都都市圈城市之間資源整合,增強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建設引領西部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依託中心城市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沿長江發展帶、成綿樂發展帶、成內渝發展帶、成南(遂)渝發展帶和渝廣達發展帶建設,壯大成渝通道發展軸。加快沿線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推動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重化工產業基地、綜合能源基地、機械製造基地、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和綠色農產品加工基地,構建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和臨港經濟,積極承接“雙核”輻射,建成西部重要的經濟走廊。
加強川渝毗鄰地區經濟技術交流合作,促進環渝腹地經濟區塊發展。立足毗鄰重慶的區位特點,圍繞優勢資源開發,強化產業配套協作,全面加快基礎設施對接,完善提升城鎮功能,積極引導人口和產業集聚,建設川渝合作示範區。壯大油氣化工、汽摩零配件、輕紡、農產品加工等重點產業,大力發展面向重慶的都市農業,努力形成承接重慶輻射的配套產業集群,打造川渝經濟合作的橋頭堡。
(二)提升成都發展核心城市功能,加快推進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充分認識國家賦予成渝經濟區“雙核”的重大歷史使命,發揮好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以天府新區規劃建設為載體和著力點,拓展發展空間,最佳化功能分區,加快建設城鄉一體化、全面現代化、充分國際化的大都市。
按照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機制、聚集資源、突出效益、引領示範”的要求,高起點規劃、高品質設計、高標準建設天府新區,以現代製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力爭再造一個“產業成都”,建成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實現現代產業、現代生活、現代都市三位一體協調發展,為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經濟中心提供強力支撐。
按照重點發展總部經濟和循環經濟的要求,依託國家、省級開發區和新川創新科技園等重要平台,吸納聚集一批跨國公司、優勢企業和創新研發機構,嵌入式引進重大產業項目,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製造、新能源裝備製造、生物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等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服務外包、商務會展、文化產業等高端服務業,積極發展現代化、精細化的都市農業,形成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現代產業集群。
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堅持集約節約用地的原則,依託天府新區多地貌類型,通過山地、水域、綠地等開敞生態空間,促進組團式城市、特色產業板塊與生態空間的有機融合,建設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質一流、公共運輸便捷、現代文明與特色文化交相輝映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新區典範,走出一條集約發展、內涵發展、綠色發展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新路。
(三)深化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充分運用國家關於成渝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政策,著力建立健全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長效機制,推進城鄉規劃一體化、資源要素配置市場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行政社會管理一體化。加快科技和教育、衛生、文化、就業、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探索構建新型城鄉形態,總結試點經驗並逐步推廣到成渝經濟區四川部分全域,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體系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為全國城鄉統籌發展提供示範。
統籌規劃建設農民新村,因地制宜引導村民相對集中居住,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增強農村防災減災能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積極推進綿陽、德陽、樂山、自貢、瀘州、內江、南充、宜賓、達州等百萬人口以上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提高城市承載能力。通過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聯動,促進產業、人口和土地等要素的協調配置。深入挖掘城鎮化蘊藏的巨大內需潛力,加快推進成都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大力促進川南城市群發展,積極培育川東北城市群,形成輻射能力強、經濟聯繫緊密、體系結構合理的城市群,充分發揮城市群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帶動作用。
大力發展縣城和重點中心鎮,培育一批中小城市,全面提高縣域城市化水平。加強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增強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和就業吸納能力,把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逐步轉變為城鎮居民,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鎮化率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四)夯實區域一體化發展基礎,加強以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體現規劃提出的區域一體化發展要求,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構建共建共享的基礎設施網路體系,不斷提升區域一體化發展的保障能力。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物流體系。突出鐵路建設,加快高速公路建設,提升西部航空樞紐的優勢地位,加強內河港口建設,規劃建設一批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以成都主樞紐為中心,以區域性次級樞紐和重要節點城市為重要支撐,以進出川大通道為紐帶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加強水利設施建設。以“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為重點,加強骨幹水利工程建設,持續改善農業水利基礎條件,推進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設,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構建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
完善能源保障體系。加快建設水電、天然氣開發等重大項目,配套建設電力輸配設施,發展智慧型電網,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建成西部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
健全信息服務體系。完善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城市,保障信息網路安全。總結推廣綿陽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網際網路融合試點經驗,推進“三網”融合,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五)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合作,積極構建內陸開放高地。充分把握國家將成渝經濟區建設成為深化內陸開放試驗區的契機,積極對接國家關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設、雲南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北部灣開發開放等沿邊開放戰略,先行先試,暢通對外通道,構建開放平台,改善開放環境,探索內陸地區對外開放合作新路子,成為中西部地區最具活力的內陸開放高地。
著力暢通對外開放通道,打通南向經雲南、廣西印度洋、東向連線長三角至太平洋、西北向經歐亞大陸橋至大西洋的出海通道,增開通往南亞、東南亞、歐美等國際航線,改善對外開放區位條件,為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健全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的政策體系,加大招大引強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推動電子信息、高端製造、油氣化工等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實施。堅持“三外”聯動、貿易投資與產業區域互動,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努力走在中西部地區內陸開放前列。
大力推動川渝合作,建立區域互動協調機制,加強規劃和政策銜接,強化產業分工協作,推進基礎設施和產業園區共建共享,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資源最佳化配置,擴大合作領域,提高合作實效,加快經濟一體化進程,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發展格局。
切實加強區域合作,充分發揮西博會等開放平台的作用,深化與周邊省(區、市)、國內主要經濟區及港澳台、亞洲、歐美、非洲的經濟技術交流合作,特別是立足面向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更全面地融入全球現代產業協作和市場體系,不斷提升四川對外開放形象,把成渝經濟區四川部分建設成為西部地區之間、東中西部之間、境內外之間開放合作的重要橋樑和門戶。
(六)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增強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充分樹立規劃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統籌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資源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推進生態省建設,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保障長江上游生態安全。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推進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加強盆周生態圈及長江、岷江、嘉陵江、沱江生態帶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建設,強化易災地區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和山洪土石流等地質災害防治。完善污染防治體系,提高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大力推動綠色發展。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城市礦產”示範基地和循環經濟示範園區,發展再製造產業,構建全社會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加強水資源管理,提高資源科學開發和綜合利用水平,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三、強化保障,全面實現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藍圖
(一)完善川渝合作機制。建立健全兩省市政府高層次聯席會議制度和工作推進機制,積極協調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各地、各部門要根據工作任務,主動加強與重慶有關方面的合作,建立健全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的工作聯繫、日常交流、經貿合作等協同協調機制,共同推動規劃任務落實,加快區域一體化發展。積極發揮市場主體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的作用,建立川渝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機制。
(二)健全省內聯動推進機制。省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經濟區領導小組負責全省實施《規劃》的總體推進和協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規劃》實施的具體推進和協調工作。各地要明確相應機構,建立健全省內各區域之間及各市之間的協調協同機制,落實《規劃》實施的組織保障,建立工作機制,制訂工作措施,將相關任務和重大項目進一步分解細化,納入年度工作計畫,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省直有關部門要按照責任分工,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切實做好指導、協調和推進工作。
(三)對接落實政策項目。各地要認真梳理《規劃》所列政策和項目,分類逐項明確責任主體、實施主體和工作主體。省直有關部門要按分工,主動加強與國家部委的工作聯繫和跟蹤銜接,做好相關政策和具體項目對接,用好用足國家政策,研究制訂配套政策,快速啟動一批重大產業、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保、重大民生和社會事業及重點園區建設項目。各地、各部門要圍繞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內陸開放等重點任務,細化推進措施,確保政策和項目儘快落地。
(四)編制專項實施方案。按照《規劃》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要組織編制成都城市群、經濟區南部城市群、經濟區東北部城市群發展規劃和廣安川渝合作示範區建設方案,並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制訂推進“一極一軸一區塊”建設的分類指導政策,推動各區域發揮比較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五)加強工作督促檢查。按照《規劃》細化分解的具體責任分工方案,建立健全《規劃》實施情況的報送、評估、監督等工作機制,強化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及時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新措施、新對策,確保推進工作不斷取得實效。
建設成渝經濟區,是國家賦予四川的重大歷史使命,也是我省加快發展面臨的又一次歷史新機遇,全省上下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為全面實現規劃的宏偉藍圖而不懈努力。
四川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