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岔村

四岔村

四岔村位於浙江省臨海市東南65公里的海濱,隸屬於桃渚鎮,系鎮人民政府駐地。東接海際,南通杜橋、椒江,西連桃渚古城直達臨海,北去小雄指向三門,因道路四通八達而得名。全村有陳、蔣、王等10多個姓氏。1992年,全村有351戶,1199人,耕地357畝,山地43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岔村
  • 地理位置浙江省臨海市桃渚鎮
  • 住戶人數:1199人(1992)
  • 耕地面積:357畝(1992)
歷史沿革,經濟發展,硬體建設,旅遊事業,政府支持,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早在1929年2月,正當大革命失敗之後,革命暫時處於低潮之時,臨海青年革命團體--乙丑讀書社中的共產黨員林迪生和進步青年陳鶴亭,效法陶行知在南京創辦曉莊師範的辦法,由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紳士陳詩齋出面,在這個荒僻的四岔村創辦了曉村國小。該校後來成為臨海共產黨組織在沿海地區的活動中心。1932~1933年上半年,共產黨員徐明清、陳叔亮、朱竹梅、周士湘等先後來到曉村國小,以教書為掩護進行革命活動。他們以曉莊師範的校訓為校訓,即"要有健康的體魄,要有勞動的雙手,要有科學的頭腦,要有藝術的興趣,要有改造社會的精神",積極推行"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編演《農民嘆苦》、《放下你的鞭子》等文明戲,開展社會宣傳;組織師生進行"五一"節遊行,高呼抗日救亡口號。撰寫校歌:"曉村是荒原里的燈塔,曉村是我們新的家庭。這裡有創造的活力,這裡有勞動的精神。小朋友,莫說我們年紀輕,那新的中國,新的世界,都待我們去建設,去推進!"
桃渚風光桃渚風光
1939年初,中共黨組織派張燕、王福林、王克明來到曉村,成立海區第一個黨支部曉村國小支部。此後相繼建立了老廠基、利蘭、龍頭等村的黨支部,並成立桃渚區委。並在曉村國小高齡生中發展黨員,建立學生支部。他們有的參加浙東遊擊縱隊,有的去蘇北參加新四軍,成為抗日誌士。四岔村參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有32人,其中犧牲的有浙東三支一大隊教導員戈陽等5人,革命殘廢的4人。1987年,臨海市人民政府為東洋鎮豎起"抗日戰爭革命根據地"的匾額,以志紀念。
1980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叔亮為曉村國小題寫了校名;1983年陳叔亮舊地重訪,又題寫了"把曉村的革命傳統發揚光大"的題詞。1982年,原農牧漁業部顧問徐明清南下調查時,專程訪問了曉村國小。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迪生,還有東海艦隊監理處處長林謙、武漢炮校政委戴良和等,都先後重訪曉村國小。 17世紀,四岔還是潮汐涌退的海塗,民眾在此澤鹵曬鹽。1949年前,只有幾家菸酒雜貨店,村民住的大多是茅房。附近村莊傳出歌謠:"有囡嫁四岔,討飯賣甘蔗。"1960年後,區公所、鎮人民政府設在這裡,是原桃渚區、東洋鎮,現桃渚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80年代開始,四岔成為椒江北岸除杜橋外最大的貿易市場。村區辟有兩條東西走向長600米,寬分別12、16米的東濱街和康平街;兩條南北走向長600米,寬12米的曉村南路和長500米,寬18米的振興路;兩橫兩豎,成一"井"字,北大河繞村入海,水陸兩便。水泥路面的街道兩側,高樓林立,店鋪相連。村區有169家個體商店,長年租住四岔的外地客商有310人。農曆逢五、十為集市日,三門、寧海、象山、椒江、樂清等市(縣)的商賈雲集四岔,日流量數以萬計;村派出管理各類行場的人員,一個市日就需要110人。貿易以海鮮為著。1990年,村建立占地20畝的東洋菜場,每日開市,海鮮因潮水隨到隨賣,被譽為"家無隔宿菜,市有日日鮮。"而蝦乾、魚鯗等海貨乾製品,則逢集市日成批量買賣,儼然批發市場,旺季日成交額達20多萬元,遠銷到杭州、上海,乃至西北各地。1988年,村建起1181平方米的三層綜合大廈,內設270個櫃檯,開放出租給經商能人。服裝、棉布、五金、百貨等,商品琳琅滿目,大廈每日熙熙攘攘,旺季日成交額達100萬元。
四岔村四岔村

經濟發展

四岔村以開店和集市貿易經商為主,並辦有五金廠、美容鏡廠、木夾廠、酒廠、造船廠、機械廠、輪窯廠、預製廠等企業。較有名的砂洗、繡花、拷扣、製衣等"一條龍"配套生產,其中僅砂洗廠就有5家,投資80多萬元,年產值150多萬元。全村795個勞動力,已無人純粹地從事農業生產。村民亦商亦農,亦工亦農,或者農、工、商兼而有之,家無閒人,人無閒日。農田以生產果、蔬為主,其中柑桔140畝,年產200多噸。

硬體建設

四岔村,是原桃渚區的首富村,集體經濟雄厚,年淨收入30多萬元。四岔人深知富從集體來,必須發展集體事業,為民造福。從1986年開始建設街道,村民集資20多萬元,村集體投資10多萬元,澆鑄水泥路面。村投資120萬元建造綜合大廈;村投資50萬元開闢東洋菜場和海貨乾製品市場。綜合大廈的第三層,辟有電影放映室,圖書閱覽室,老人協會活動室等。因嫌樓層高,村又投資6萬元,為老人協會建起4間臨水的新房。1992年為全體村民安裝自來水,又裝好閉路電視。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享有20元生活補助費。此外,每年撥出10萬元,全村按口糧數比例分紅。烈屬和殘廢軍人,村里每年發給250元。農業稅、教育附加費等,一律由村集體經濟支付。
村富民亦富。村民住房,50年代,大多是瓦蓋平房,還有不少茅房;70年代,普遍改造成兩層樓房;80年代開始起碼是三層樓,高的已達五層,室內還有衛生設施。70%的戶建起了三層以上的新房,共有410間。全村有大客車1輛、大貨車4輛、麵包車2輛、拖拉機25輛、三卡2輛、30噸以上的運輸船8艘、漁輪1對、程控電話36部,家家有閉路電視,50%人家用上煤氣灶。村區有原桃渚區屬、市屬的紡配廠以及供銷、糧食、銀行、郵電、外貿等單位。現又添外籍人在該村買去56間地基,建起高樓。四岔,儼然海濱崛起的新城。

旅遊事業

被譽為"台州一寶"的桃渚風景名勝區,其中抗倭古城桃渚、"小雁盪"武坑、大土勘頭六邊形柱狀節理、南門坑海灘,還有可以雕刻世界第一大佛的大尖山,幾乎等距離散落在四岔的周圍,相去均在5~7.5公裡間。優越的交通條件,發達的市場經濟,使四岔成為桃渚風景名勝區的旅遊中心點之一。

政府支持

6月初,在橋西區四岔村採訪,記者耳聞目睹了一番新氣象:今春栽的四旁樹泛著綠意,道路兩旁雜亂堆放的牛糞、磚瓦、柴火被清理的乾乾淨淨,拆除臨建、修橋補路、栽樹接水……民眾出工出力,不但不反對,還積極支持。
幹啥都順當,為啥?東窯子鎮黨委書記宋乃忠說,他們找對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
千方百計幫民致富
山坡上種杏扁,山溝里養奶牛,城市中打零工。今天的四岔村讓人很難看出,這裡幾年前還是一個只靠耕種脊薄土地生活的小山村。
2002年,四岔500多村民賴以生存的700多畝山坡地大部分退耕還林。檔案傳達下去,村里像炸了鍋,民眾紛紛找到鎮裡:俺村人均才一畝地,丟了這“土飯碗”,喝西北風啊?面對國家政策與民眾的眼前利益的矛盾,村兩委進退兩難,怎么辦?國家政策是為了禁止“涸澤而漁”,從根本上維護民眾的長遠利益。村兩委必須為民眾謀求更好的“金飯碗”,保證民眾不受損失,儘快實現致富。
於是,村兩委召集全村黨員、民眾代表商議,根據村情,明確了“興林養牛帶打工”的發展新思路。為了得到民眾的支持,村幹部在做思想工作的同時,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民眾發展的優惠政策,村里優先批地皮,優先提供小額貸款,免費提供技術幫助。民眾不願乾的幹部黨員帶頭先乾,村里出現了黨員杏扁林、幹部養牛戶,村委會主任侯德一次種植杏扁7畝。村里組織對養殖有興趣的民眾多次到先進村、示範戶實地考察學習,聘請了技術員,建起了奶站,引導民眾發展養牛業。與此同時,村里還積極了解城區用工市場,並與用工單位建立合作關係,鼓勵閒散勞力外出打工。兩年過去了,村民們心甘情願的告別了耕地,走上了新的致富路子。支部書記孔令剛介紹,目前,全村奶牛增至130多頭,杏扁林達到700餘畝,打工者超過200人,預計今年人均收入可突破2500元。
盡心盡力為民辦事
今年春天,四岔被列入全市文明生態村建設行列。為改變村容村貌,村委會準備先從整理街道入手,拆除臨時搭建的豬圈、羊圈、牛圈、簡易廁所,清理隨意占街的磚瓦、泥沙、糞土、柴草,進行路街綠化、淨化。聽到這一訊息,不少村民三五成群找到村委會,要求取消這一計畫。一些人不理解,空地利用得好好的,為什麼要種樹,不能吃不能喝。
怎么辦?還是聽聽民眾的意見吧。村里召開了村民大會,向村民講清建設文明生態村的好處,動員民眾出主意想辦法。大家的熱情被調動起來了,很快理出了解決方案:原來侵占街道的臨建、物件全部清除,主街道實現硬化,而後進行路邊綠化;建立封閉栓牛場地,豬羊一律在家圈養,家畜嚴禁“出院上街”;籌資在村中溝砌千米石壩,建設三座小橋,防止水患和方便出行;建設3個公廁,嚴禁隨意建設臨時廁所——一條條建議,合情合理,村幹部吃驚的說:還是民眾心裡明,眼睛亮啊。辦法是民眾想的,民眾自然積極參與。村民侯國一開始堅決反對清理路旁糞堆,糞堆清理種上綠樹,他逢人便說,街道、庭院的環境變好了,孩子的媳婦也好找了。由於得到民眾的支持,目前,全村實現了自來水入戶,清理臨建70餘處,疏通河道600餘米,栽植綠化樹4000餘株100多畝,村內綠化面積占全村的30%,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觀。村幹部說,今年在5家養牛戶中進行了沼氣池示範,明年準備大範圍推廣。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