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陝北

四季陝北

有《四季陝北》,則陝北之一切皆有情、有神。這本《四季陝北》寫陝北的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舉凡清晨和夜晚、山川和風雨、農事和習俗、歌聲和人情,一篇一事,從年頭到年尾,六十篇短文,便是似水流年,天長地久。

基本介紹

  • 書名:四季陝北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頁數:203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出版集團公司
  • 作者:高寶軍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009502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四季陝北》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高寶軍,陝西吳起人,研究生學歷,現就職於延安市委政策研究室。作品多見於《人民日報》《文藝報》《讀者》《人民文學》《十月》等,獲第四屆、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第一屆、第二屆西部散文獎等多個獎項。主要著作有《鄉村漫步》《吳起古城寨堡初考》《大美陝北》等。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陝西作家協會簽約作家。

圖書目錄



春日老黃風
細雨潤早春
山村春暮聲
陝北二月天
崖畔上的春色
冰雪上傳來春訊息
秧歌場跑驢
開門炮
正月初一吃餃子
陝北道情
穿新衣的煩惱
家家門前掛紅燈
搭火龍
喊山
清明節的墳地

亮紅晌午
送飯婆姨
夏日收麥人
大雨前後的莊戶人
西瓜庵子
撿麥穗的孩子們
初夏剪羊毛
揪苜蓿
暴雨中的山頭
農活四記
夏夜裡澆地
水菜園子
夏季鋤地人
在洪水中游泳
打麥場趣事

秋月下的山村
深秋霜葉圖
露水地里的女人
秋日農家飯
秋天的莊稼
秋暮野望
老南瓜壓塌地圪塄
金秋農家一幅畫
連陰雨天編筐忙
刨紅薯洋芋
陝北的大豆
手把利刃收高粱
收玉米
陝北麻子
高原秋聲

陽崖根曬太陽的老漢
清晨掃雪人
紅白事上管事人
陝北道路
風雪夜裡看病人
冬日放羊人
陝北窯洞
冬季砍柴人
生兒育女陝北人
冬日裡的牲口市
冬晨挑水人
陝北說媒人
貼對聯
做年茶飯
冬閒陝北看喝酒
後記

後記

這是我結集出版的第四本小書,寫的還是家鄉陝北。我之所以把陝北寫了再寫,說了又說,源於對她的熱愛。她是我的根,一山一峁都那樣熟悉親近;她是我的魂,一草一木都令我激情進涌。在我眼裡的陝北,寫成文字是一首詩,塗上顏色是一幅畫,變成聲音就是一曲悠揚動聽的信天游。
書名為《四季陝北》,是因為書中的章節以四季劃分。收入書中的六十篇小文,寫的都是記憶中的家鄉往事。這些情景說它舊也真夠舊了,至少在三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但說它遠又不是很遠,因為它離開我們最多也就是十來年工夫。
現在能這么熱情地寫這些東西,有時自己也感到意外,因為我現在讚美的,正是我曾經最想拋開的。世上的事物像陽光下看山,有一個陽坡就有一個背窪;人間的得失如瓜裡頭挑瓜,挑選了大的就意味著放棄了小的。選擇有取捨,人心無盡頭。總是得到了陽坡上的溫暖,又想著背坡上的陰涼;嘗到了大瓜的香脆,又羨慕小瓜的甘甜。我對家鄉的感情正是如此。
我出生在陝北的一個小山村,地處偏遠且生活苦焦,不要說和都市比了,就是和國內的大多數地區比也有好大差距。當我國的平原地區用拖拉機耕地、柴油機抽水幾十年後,我們那裡的人們還用木耩套黃牛耕地,用毛驢架馱桶馱水;平原地區的農村早已將用脫粒機視為平常,我們那裡仍舊是牛拉碌碡碾麥,人操連枷打場;全國普及麵粉機和碾米機不知多少年了,我們那裡仍然用石磨推磨,用碾子碾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村用上了電,而我們那裡的農村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依然用煤油燈照明;我國的工業化發展多少年後,我們那裡仍然離不開石匠、木匠、泥瓦匠、氈匠、彈棉花匠等傳統的手工匠人。總之,在很長一個時期內,家鄉陝北一直延續著幾千年的古老傳統,像一個活生生的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的縮影。
這種局面幾乎是在一夜間被打破,迅猛的程度竟像秋風掃落葉一般。大約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陝北開始了退耕還林和大規模的資源開發。前者造就了大量的剩餘勞力,後者則召喚著人們走向新的崗位。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開始離開農村,走進城市。先是年輕人,後是中年人,最後是絕大部分所有的農村人。於是,大部分村莊處於半廢棄狀態,十個村莊九個荒,十孔窯洞九孔閒,院子裡長滿了荒草,門扇上頂著葛針,留在村子裡的多為七老八十的人群。與此對應的是城鎮規模正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擴張,從城中心向上下川道延伸,從溝底下朝山坡上、山峁上攀升,幾乎每一個窯洞和平房裡都住著一家人——年輕人打工,孩子們上學,而那些年紀大的老年人擺攤賣菜、收廢掃街。這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使現代觀念在一絲絲滲透,傳統觀念在一步步後退,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文明正在一天天消失。
這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一種文明即將遠去,另一種文明正在開始。如果沒有文字記載,這些傳統的農耕文明將會永遠被歷史塵埃所湮沒。處在新舊替代交叉點上的我,深感整理、記錄這段歷史文化的價值之重要,於是就滋生了寫作的念頭。這就是我寫本書的動力所在,也是我敢把她獻給讀者的唯一理由。別的不敢奢談,但她至少反映了當時陝北的山村景觀、生產方式、勞動場景和民俗風情。正像我們時時想了解祖先的生活情境一樣,我想我們的子孫也會有了解這些的熱望。如果說本書能夠為外地人了解陝北、陝北人記住陝北、子孫們研究陝北有一點點作用時,就是我莫大的欣慰。
2012年12月延安

序言

李敬澤
有《四季陝北》,則陝北之一切皆有情、有神。
這本書寫陝北的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舉凡清晨和夜晚、山川和風雨、農事和習俗、歌聲和人情,一篇一事,從年頭到年尾,六十篇短文,便是似水流年,天長地久。
這樣的章法,於古有之,如“四季雜詠”之類。近世詩文中,是否也有如此立意的,在下孤陋寡聞,一時竟想不起。當日讀《呂氏春秋》,每篇以歲時節氣起首,然後才說到人事,每每嘆服是大胸懷大章法。形式即內容,文章中先有天地在,那些人那些事,便終究是走在日月下山川中,說大也小,說小也大。
逮至今日,人定勝天,熱了有空調冷了有暖氣,水泥森林中人難得舉頭望月,天地四季與人事已漸行漸遠。然後,驀然間讀到《四季陝北》這樣的文章,竟是恍如隔世。
對讀者來說,就好比少小離家老大回。
但是就作者而言,高寶軍寫《四季陝北》,卻並無“故鄉感”。陝北於他,不是故鄉,而是家,是此時此地,他一直不曾離開過這裡,他從不認為自己還有一個他鄉,他對這片土地有完整的認同,正所謂“吾土吾民”。
現代以來,中國文人寫鄉土,基本姿態是回望,懷戀也好批判也罷,總之那是不打算回去的地方。那地方之值得懷戀,恰因為不再回去,而批判,也正提供不歸的理由。
我們都失去了對鄉土世界基本價值的認同。我們搭上“現代”“進步”的班車,絕塵而去,而現代或進步,在我們看來與鄉土無關。
當然,有沈從文那樣深切認同鄉土價值觀的作家,但是,我常常覺得,對於沈從文先生,或許是不喜歡他的(我以為)錢鐘書先生看得最為確切,錢曾經尖刻地諷刺了沈的文化姿態,沈之於鄉土,只是他本能地看到了鄉土在現代世界中景觀化的浪漫主義剩餘價值,也就是說,今時今日摩肩接踵、揮汗如雨的湘西鳳凰,或許並非不符合沈的本意。
而讀高寶軍,這個陝北文人所寫的陝北,你便知道,這不是風景,風景中預設了分裂的視界、外在的眼睛,而高寶軍的眼睛一直是整全的,他所見的世界屬於自己,他對它懷著善意、珍愛和責任。
現在談談責任。遊客的文章是不負責任的,遊子的文章其實也放棄了責任。高寶軍不是遊客也不是遊子,他的根就在此地,這棵樹絕對地長在這裡,他是本鄉本土的文入。
現代中國一個隱蔽而持久的大變是,鄉土不再是葉落歸根之地。一代一代讀書人離開家鄉,誰都知道,他們不會像他們的先輩那樣回來,不會帶著萬貫家財回來,也不會帶著聖賢之學回來,無論得意還是失意,他們是一去不復返了。人們漸漸地把這視為理所當然之事,一代代父老把孩子送走,他們和他們的孩子一樣,把這種單向的出走視為人生的成功。
這件事的長期後果,就是地方的衰敗,至少是地方文化活力的衰竭。本鄉本土的自尊、本鄉本土的文化價值都在這個惡性循環中不斷暗自流失。
這是一個宏大的現代過程,我們身在其中常常有一種無力感,誰也不知道這個過程何時減緩,不知道到什麼時候一個人,一個心懷壯志或夢想的人在他的家鄉得以安居。
但其實,安居者是有的,比如高寶軍。他和中國中小城市和鄉村地區的許多沉默的讀書人一樣,固執地愛著自己的地,而且堅信這種愛並非虛妄,他們守護著本地的山水、生活方式和古老傳統,守護著他們真心為之自豪的事物,用文字、用其他形式。
這些人在浩瀚喧鬧的話語場中幾乎沒有位置,他們是謙退的,他們無意追逐什麼潮流,他們只是“悠然見南山”,確信生命中有一種安穩的東西。
有了他們,桑梓、鄉邦這些古老的、飽含信念和責任的詞就還有意義。
《四季陝北》就是獻給桑梓、鄉邦之書。高寶軍在寫它的時候,顯然有意忽略了一些新的生活元素,新現象和新事物。這或許是一個缺憾,但是,也許在高寶軍看來,當我們面對悠長的歲月,面對高天厚土的時候,那些“新”不過是轉瞬即逝的東西,他寧可信任生活中那些恆常、基本、久經考驗的事物,那些從根本上塑造我們的先輩並將繼續塑造我們的事物,他不能用理論話語把它總結出來,但是他的心、他的直覺確切地知道那是什麼,那一切千百年來都是可信的,沒有騙過我們,所以,高寶軍說:我要把它寫下來,寫給子孫和後人。
我相信,那片土地上的人們、離開了那片土地的人們,讀這些文字時眼裡會含著淚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