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王像

四天王像

佛教雕塑之一,四天五亦稱“護世四天王”。佛的四個主要護法神,印度佛教傳主,須彌山腰有一犍陀羅山,四峰各有一王護天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天王像
  • 類型:佛教雕塑
  • 出處:《長阿含經》
  • 年代:明代
介紹,史書記載及其來歷,

介紹

  • 東方持國天王梵文:Dhṛtarāṣṭra;藏名:Yul-hkhor-bsrun):“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故名持國天王。住須彌山白銀埵,身為白色,穿甲冑,手持琵琶阮琴,有兩義:一、弦樂器鬆緊要適中,太緊則易斷,太松則聲不響,表行中道之法;二、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東勝神洲,以乾闥婆緊那羅、富單那、毗舍闍等為持國天王的部眾,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四天王。
  • 南方增長天王梵文:Virūḍhaka;藏名:Hphags-skyes-po):“增長”意為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住須彌山琉璃埵,身為青色,穿甲冑,手握寶,有兩義:一、寶劍象徵智慧,慧劍斬煩惱;二、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他負責守護南瞻部洲,以鳩盤茶、薜荔多等為增長天王的部眾,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五天王。
  • 西方廣目天王梵文:Virūpākṣa;藏名:Mig-mi-bzan,Spyan-mi-bzan):“廣目”意為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故名廣目天王。住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紅色,穿甲冑,手纏一條或是,有兩義:一、表世間多變之意,二、是龍神的首領。另一手上拿著寶珠,表內心不變之意。他負責守護西牛賀洲,以龍王等為廣目天王的部眾,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六天王。
  • 北方多聞天王梵文:Vaiśravaṇa;藏名:Rnam-thos-kyi-bu / Jambhala):又名毗沙門,“多聞”意為頗精通佛法,以福、德聞於四方。住須彌山黃金埵,身為綠色,穿甲冑,左手臥銀鼠,右持寶(或作寶幡),有兩義:一:傘蓋代表要保護自己的內心不受外面環境染污;二、用以遮蔽世間,避免魔神危害,以護持人民財富。又名施財天,是古印度的財神。他負責守護北俱蘆洲,以夜叉羅剎為多聞天王的部眾,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

    史書記載及其來歷

    《長阿含經》第五典尊經第三載:“四天王隨其方面,各當坐位,守護正法,不使魔撓。”即東方持國王,持琵琶;南方增長天,持寶劍;西方廣目天,持三叉戟或手纏一龍;北方多聞天,持舍利塔或銀鼠。雲岡石窟中,天王只戴天冠不披甲冑,特點尚不明顯。隋唐後始流行披甲冑、戴天冠的武士形象。龍門石窟奉先寺盧舍那佛左側的天王像系北方多聞天王,身軀壯雄偉,神情威武堅毅。菟善寺左右浮雕護法天五披甲持劍,雕刻精細。元代以居庸關雲台上的浮雕天王最有特色。明清初期,寺廟中所塑雖重在威武嚴厲,但多流行於繁雜及概念化。同時手持物均有所改變,多持劍、琵琶、傘、蛇,被喻為“、調、、順”。北京西郊碧雲寺山門的護法天像,為明代優秀作品。
    天王像天王像
    四天王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