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馬蹄內翻足的四維相矯治術

嚴重馬蹄內翻足的四維相矯治術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兒童足部最常見的畸形。嚴重馬蹄足內翻的四維相矯治用於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手術治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嚴重馬蹄內翻足的四維相矯治術
  • 專科分類:骨科
  • 相關疾病:先天性馬蹄內翻足
  • 適應證:僵硬型馬蹄內翻足以及畸形較重者
  • 禁忌證:馬蹄內翻足畸形較輕而柔軟者等
  • 術後併發症:關節軟骨和骺板損傷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適應證,禁忌證,手術步驟,術後併發症,術後護理,術後飲食,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全麻或基礎加硬膜外麻醉。
2.術前準備
術前全面檢查和清潔皮膚,制定矯正方案。

適應證

僵硬型馬蹄內翻足以及畸形較重者;神經、肌肉功能喪失平衡的病兒,其他方法不能保持矯正位置者;曾行關節融合術或有骨不連者。

禁忌證

馬蹄內翻足畸形較輕而柔軟者;年齡較小,未經過正規的保守治療者;骨質疏鬆較嚴重者;全身情況不良或手術區域條件不適宜手術者。

手術步驟

手術大體步驟:①安裝外固定裝置:小腿部件的安裝:在小腿中份相距4~6cm的兩個平面,分別鑽入兩組交叉克氏針,克氏針垂直於小腿長軸,一枚克氏針同時貫穿脛、腓骨,另一枚貫穿脛骨;將克氏針分別固定在全環部件上,並將全環用連桿連線固定成為一個整體;足跟部件的安裝:在垂直於跟骨矢狀面的平面上,靠近跟骨結節的部位經皮鑽入兩枚交叉克氏針,將兩枚克氏針的內外側端分別固定在一個半環部件上;前足部件的安裝:在第1~5跖骨近側和遠側兩個平面分別經皮鑽入兩枚克氏針,貫穿第1~5跖骨,分別固定在兩個半環部件上,並將兩個半環用連桿連線固定成為一個整體。②非截骨術矯正:安裝外固定裝置術後5~7天后,患肢腫痛緩解後,開始調整外固定裝置的各部件。以每天1mm的速率,分為每次0.25mm的4個增量,依次糾正馬蹄內翻足畸形的跖屈、內翻及前足內收各畸形因素。或“V”形截骨術:截骨部位一是在距下關節後方穿越跟骨體部;二是經由跗骨竇穿越距骨頸部和跟骨前部。矯正其內翻、外翻、內收、旋後和旋前畸形。

術後併發症

關節軟骨和骺板損傷。

術後護理

術後定期檢查克氏針的固定情況、矯正方案的執行情況及各個鉸鏈式連線部件的轉動情況;隨著畸形被矯正,足趾屈曲攣縮加重,應注意足趾的被動按摩,並結合適當的支具,屈曲攣縮可以得到糾正。

術後飲食

多飲水,新鮮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維生素、高含鈣質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