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筱鈞

嚴筱鈞

嚴筱鈞,工業自動化專家。長期致力於中國機械工業自動化的研究與生產實踐,創辦了從事機械工業自動化的研究室,在磁放大器、離子電氣傳動、工業控制計算機及其套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生產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國機械工業自動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嚴筱鈞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省常州市
  • 出生日期:1920年9月1日
  • 逝世日期:1993年2月13日
  • 職業:工業自動化專家
  • 畢業院校中央大學電機工程系
  • 代表作品:《機械工業自動化雜誌》
  • 性別:男
個人簡介,人物簡歷,生平概況,早年生活,新中國成立後,出任總工程師,卓越成就,磁放大器,磁性元件,工業自動化,

個人簡介

嚴筱鈞,高級工程師。江蘇常州人。1941年畢業於中央大學電機工程系。曾任中央電工器材廠助理工程師、副工程師。1946年至1947年在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工業自動控制研究部工作。1948年回國。建國後,歷任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二設計分局設計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電器科學研究院自動化研究室主任,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總工程師,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至三屆常務理事、第四屆理事,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技術委員會第八、九屆副主席。五十年代主持了我國磁放大器系列產品的研究工作,並在國內推廣生產。主持研製成功船舶試驗高精度速度控制系統。主持設計了北京汽車製造廠電子計算機及立體倉庫系統
嚴筱鈞嚴筱鈞

人物簡歷

1920年9月1日 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
1937年 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電機工程系,1941年畢業,獲工學士學位。
1941年 任昆明中央電工器材廠昆明第四分廠助理工程師。
1945年 任中央電工器材廠上海分廠助理工程師。
1946—1947年 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工業控制部實習工程師。
1948年 任中央電工器材廠湘潭及上海分廠副工程師。
1949—1952年 經華東工業部委派,任上海華通開關廠技術科科長。
1953—1955年 任第一機械工業部設計總局上海第二設計分局設計總工程師。
1955—1972年 任第一機械工業部電器科學研究院自動化研究室主任。
1972—1977年 任第一機械工業部機電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1978—1983年 任機械工業部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
1984—1985年 任機械工業部北京機械工業自動所顧問。
1986年 任機械工業部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1976年 國家科委自動化科學學科組成員。
1961—1993年 中國自動化學會一、二、三、四屆常務理事,理事
1981—1987年 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第8屆,第9屆DECOM技術委員會副主席。
1978—1993年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1屆,第2屆,第3屆常務理事,理事。
1981—1990年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理事。
1965—1993年 北京自動化學會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理事長。
1993年2月13日 在北京逝世

生平概況

早年生活

嚴筱鈞,1920年9月1日生於江蘇省常州市。1937年於江蘇省立常州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電機工程系,入學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內遷四川省重慶市。嚴筱鈞於1941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系取得工學士學位。畢業後即入昆明中央電工器材昆明第四分廠,任助理工程師,從事工業自動化系統及控制設備的設計研製工作。曾負責昆明電線廠、昆明鋼廠、昆明冶煉廠、貴陽電廠等工廠企業的工業自動化設計工作,並投入運行,效果良好。當時許多工廠需要交流調速系統,按當時的技術,主要供應星形和三角形換接及交流感應式繞線轉子電動機轉子迴路換接電阻的方法,電動機功率從幾千瓦至100千瓦,每月訂貨近百台。由於可調電阻必需採用電阻值不因溫度而變化的合金絲,當時這種合金國內尚不能製造,因此價格昂貴,貨源奇缺。為了節約合金絲,採用了轉子迴路三相不對稱電阻法,各相電阻比為幾何級數。嚴筱鈞套用電機學中的“對稱分量法”將三相不對稱電流分析為正序電流、負序電流、零序電流分量,進行理論推導,證明了雖然電流不對稱,輸出力矩仍能均衡。這一篇研究論文曾登載於當時的全國性刊物之上,在實際運行中也證明這一理論分析是正確的。
嚴筱鈞嚴筱鈞
嚴筱鈞於1946年去美國西屋電氣公司深造,參加該公司工業控制部,學習研究設計方法,並承擔部分訂貨及實際設計工作。工作中曾去美國多處工廠礦山考察。1948年回國,任中央電工器材廠湘潭分廠及上海分廠副工程師。

新中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華東工業部委派,嚴筱鈞任上海華通開關廠技術科科長,主管該廠設計與工藝
工作,從1949年到1952年,使該廠生產規模、產品水平均有很大的飛躍。嚴筱鈞當時深感中國工業自動化與國外已開發國家有較大差距,為了國家強盛,民族發展,努力將自己國外學習所得,結合中國實際,為我所用。雖然華通開關廠當時廠房條件還不具備,嚴筱鈞親自領導並參加設計了中國第一台69000V高壓油斷路器,中國第一台無軌電車控制設備,製成產品並投入運行成功,得到了華東工業部的嘉獎。在第一個五年計畫時,嚴筱鈞調任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二設計分局設計總工程師。曾負責設計國家重點工程哈爾濱電機廠大型電機試驗站,獲得成功。
嚴筱鈞嚴筱鈞
1955年嚴筱鈞調任第一機械工業部電器科學研究院自動化研究室主任,直到1972年電器科學研究院撤消。當時電器科學研究院正在基建,嚴筱鈞被派去東北地區電工局所屬企業的“以提高產品質量為中心”的技術改造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並對中國工業的現狀有了進一步了解。1956年嚴筱鈞參加編寫中國的十二年科學規劃,擔任“電氣傳動與自動化”卷的執筆人,這在中國是第一次規劃全國的科學研究規劃和基地建設,這套規劃書後送蘇聯評審,得到蘇聯專家代表團的高度評價,後來此規劃在全國範圍內執行,並提前完成。同年,嚴筱鈞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7年末到1958年一季度,嚴筱鈞曾任中國自動化學會派出的三個全國調查組之一:東北地區調查組的領隊,深入到鞍山吉林長春佳木斯富拉爾基瀋陽等地對冶金、機械、造紙、石油化工等行業的電氣傳動與自動化作實地調查,歷時數月,完成報告,為中國工業自動化規劃提供了國情和規劃基礎資料。嚴筱鈞在第一機械工業部電器科學研究院領導研究室的同事們在國內首創了磁放大器系列產品和飽和電抗器系列,用於調壓、調溫、調速等多種工業自動化系統獲得成功。並將磁放大器研究成果推廣到北京、上海的一些工廠,在生產中發揮了作用,直到80年代後期,北京低壓電器廠還每年生產數千台磁放大器系列產品。嚴筱鈞還領導並親自參加特殊磁放大器的材料、機理、工藝、等研究,為軍工任務用的特殊磁放大器作出貢獻。主持研製以半波磁放大器控制引燃管柵極的離子傳動系統,為中國高速艦艇試驗池的傳動與自動控制作出了重要貢獻。
1964年,中國國家科委提出工業自動化的重點試驗規劃,其中包括有蘭州煉油廠的工業控制機的試點,由嚴筱鈞親自擔任課題負責人,由五個單位一百多位技術人員共同日夜奮戰,試製出第一台國產的分立元件工業控制計算機,於1965年聯調成功,蘭州煉油廠發來賀電。其工業產品由北京開關廠平谷分廠製造成功,型號定為SK-100。因為蘭煉已引進了日本計算機,所以這一台工業控制機套用於北京化工二廠,實現了用直接數字控制代替儀表控制。

出任總工程師

嚴筱鈞在1978年任剛成立的機械工業部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副總工程師,後任總工程師。負責全所技術
工作,並籌建了機械工業部的大規模積體電路製版中心。當時由機械部儀表局下達的試製全套6800系列積體電路的任務,由於缺乏經驗,遇到了不少困難。經嚴筱鈞與課題組組長及全體同志一起商量研究,克服了許多難題,終於試製全部系列積體電路獲得成功,國內當時同時有三家研究單位研製6800系列,機械部自動化所的產品在性能上頗有長處,因此將全部技術及版圖移交給電子工業行業中有關的製造廠。嚴筱鈞在對美國及日本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歷時三個月的詳細考察中,親自帶回了IBM公司的企業面向通信的電子計算機管理系統的詳細資訊,他的同事們進行了消化、吸收並結合中國國情,建立了CAPMS系統,已在中國許多企業中加以套用,如寧江工具機廠、北京內燃機總廠、哈爾濱電纜廠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
嚴筱鈞嚴筱鈞
從1978年開始,嚴筱鈞培養碩士學位研究生,擔任導師,研究專業是工業自動化,研究方向是系統工程的套用,已培養出研究生多名,取得學位,並且在中國工業自動化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卓越成就

磁放大器

在50年代,中國工業自動化領域主要套用電子管放大器或電機式放大機(ЭMУ)。嚴筱鈞於1955年進 入一機部電器科學研究院自動化室擔任主任後,即選擇磁放大器作為工業自動化的突破口。當時有關磁放大器的書籍已輸入中國,在實驗室中也已製成樣品。對於磁性元件的理論機理已有所了解。但嚴筱鈞認為一項科研工作要轉化為生產力,必須發展系列產品,使各種用戶能各取所需。所以在室內成立了磁放大組,與同事們一起發展了環型、冂型、山型三個系列數十種產品,輸出功率從幾瓦到幾十千瓦,除在室內高級立試製組,進行小批量生產,供應自己沒計的自動控制溫度電壓電流、調速等自動化系統套用外,還將全部圖紙、製造工藝等資料無償推廣給北京低壓電器廠及上海一家電器工廠進行成批生產,供應全國需要,電器院自動化室當時也由一機部指定為全國自動化元件與裝置的歸口單位。雖然近年來電晶體放大器、積體電路放大器已經成熟並大量生產,但磁放大器有其特點,因而直到80年代後期,北京低壓電器廠每年仍有數千台的訂貨任務。
嚴筱鈞嚴筱鈞

磁性元件

此外,嚴筱鈞及他的同事們還研究特殊磁性元件,如高頻(400Hz以上)磁放大器,可放大微弱信號(10-12V),磁調製器,無觸點磁性邏輯元件,研究特殊高矩形度合金材料及其退火工藝,極薄坡莫合金帶的電泳絕緣工藝等,主要是為軍工產品服務。嚴筱鈞及他的同事們還研究飽和電抗器無級調速系統,用於大連起重機廠的橋式起重機、北京建材部塔吊、無觸點磁性邏輯元件用於大連電機廠電機軸加工自動線上,均獲得成功。

工業自動化

嚴筱鈞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即從事工業自動化系統及其裝置的設計研製工作。在美國西屋電氣公司通過承擔若干項工業自動化的具體設計工作,取得了實踐經驗。在華通開關廠工作時,每年要承接廠、電廠、煤礦等大量工業自動化系統的設計製造工作。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領導一個小組承擔了哈爾濱電機廠大型電機試驗站的技術設計和施工設計,已成功地投入運行,為國家重點建設作出貢獻。60年代初期,套用戶單位的特殊要求,嚴筱鈞領導一個小組進行高速艦艇試驗池的電力拖動與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與自控裝置的製造。在實驗室中經多次仿真試驗後,決定採用半波磁放大器控制引燃管柵極的離子傳動系統,當時在國內尚屬首創。因為該艦艇試驗池規模龐大,要求極高,在國內居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是數一數二的。雖然此系統方案在審查時曾受到異議,但在1965年4月一次試車成功,達到了規定的各項指標,多年來均能穩定地運行,為中國高速艦艇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73年經第一機械工業部委派,嚴筱鈞到北京汽車製造廠擔任技術顧問,經全體設計組同志努力,在二年內完成北京汽車廠的計算機控制管理的自動化高層立體倉庫及計算機系統的設計,並經國家計委審定批准。此自動化倉庫建成後,經機械工業部批准及鑑定,授予技術進步一等獎。嚴筱鈞從1984年起,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聘請為專業技術顧問,參加汽車工業組,為北京市汽車工業聯合所屬各廠多次出謀劃策,經一屆、二屆、三屆、四屆(每屆為兩年),多次提出發展汽車發展計算機套用的建議書,使該公司所屬北京汽摩聯合公司的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北京內燃機總廠的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系統(CAPMS-VS系統)、北京吉普車有限公司的網路式管理系統等,在同行業中均頗有聲譽。北汽自動化高層立體倉庫是國內第一家,為以後其他自動化倉庫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計算機輔助設計及企業管理系統也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系統工程的套用方面,嚴筱鈞於1978年擔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共歷四屆、團結同行專家,進行了多次系統工程方面的學術討論,此外,嚴筱鉤也是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的發起人之一。撰寫過多篇這方面的學術論文,在國內及國際學術會議上進行宣讀,得到國際上有關專家的重視與好評。
1984年7月,嚴筱鈞在參加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第9屆世界大會期間,在技術局的會議上被授予IFAC主席獎,以表彰他在1981~1984年擔任IFAC開發中國家技術委員會副主席時所做的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