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同宇(解放前犧牲的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嚴同宇(1917—1942.10.11)1917年出生於馬橋老鎮東街書香門第的“嚴家廳”。1937年淞滬抗戰爆發,在黨組織的指引下,他團結工友走向社會,宣傳抗日,動員胞弟嚴澄宇奔赴蘇北南通,投奔新四軍。1942年6月,因叛徒投敵,嚴同宇不幸被捕,在獄中以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鋼鐵意志經受著嚴刑拷打的摧殘,始終對黨忠誠,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5歲。解放後,嚴同宇被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嚴同宇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7年
  • 逝世日期:1942年10月11日
  • 性別:男
人物經歷,後世紀念,

人物經歷

嚴同宇,馬橋鎮人,馬橋強恕中學老教師嚴重光之子。1936年,年僅19歲的嚴同宇考入商務印書館,擔任製版部職員。當時的商務印書館是中共黨組織的重要基地,嚴同宇為人忠厚,崇尚正義,得到黨組織的重點培養。
1937年淞滬抗戰爆發,嚴同宇在黨組織的指引下,團結工友走向社會,宣傳抗日。上海淪陷後,時局日趨惡化。嚴同宇冒著風險,堅持印刷抗戰宣傳資料。1939年12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中共商務印書館支部委員。
1942年6月,上海租界被日寇占領。因叛徒投敵,中共商務印書館支部突遭破壞,嚴同宇不幸被捕。他堅貞不屈,被折磨得雙腳不能站立。父親趕去送衣服入監,並傳話稱“哪怕傾家蕩產,也會設法營救”。而嚴同宇深知家中僅有供父母活命的薄產,即設法傳回來一張小紙條,安慰家人——“此事無礙,大約即可出來。不必設法,即設法亦無益。鬻產營救,恐慾壑難填。一任天命,留薄產以終養父母。”
1942年10月11日,嚴同宇英勇犧牲,年僅25歲。

後世紀念

2021年12月21日上午,嚴同宇烈士歸葬儀式在閔行區烈士陵園舉行。
2022年7月7日,嚴同宇烈士紀念像在閔行區馬橋鎮馬橋公園揭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