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泉樹

火焰樹是加彭共和國的國樹。火焰樹為紫葳科落葉大喬木,又名苞萼木,原產非洲,花期冬春之間,花朵杯形碩大,樹高約10米,長約10-12厘米,冠幅較大,常作蔭庇樹或行道樹,也適宜公園、社區、旅遊區等地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噴泉樹
  • 別稱:火焰樹
  • 二名法:Spathodea campanulat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 :唇形目 Lamiales
  • :紫葳科 Bignoniaceae
  • :火焰木屬 Spathodea
  • :火焰樹 S. campanulata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10米,樹皮平滑,灰褐色。奇數羽狀複葉,對生,連葉柄長達45厘米;小葉0-)13-17枚,葉片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9.5厘米,寬3.5-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全緣,背面脈上被柔毛,基部具2-3枚脈體;葉柄短,被微柔毛。傘房狀總狀花序,頂生,密集;花序軸長約12厘米,被褐色微柔毛,具有明顯的皮孔;花梗長2-4厘米;苞片披針形,長2厘米;小苞片2枚,長2-10毫米。花萼佛焰苞狀,外面被短絨毛,頂端外彎並開裂,基部全緣,長5-6厘米,寬2-2.5厘米。花冠一側膨大,基部緊縮成細筒狀,檐部近鐘狀,直徑約5-6厘米,長5-10厘米,桔紅色,具紫紅色斑點,內面有突起條紋,裂片5,闊卵形,不等大,具縱褶紋,長3厘米,寬3-4厘米,外面桔紅色,內面桔黃色。雄蕊4,花絲長5-7厘米,花葯長約8毫米,個字形著生。花柱長6厘米,柱頭卵圓狀披針形,2裂。花盤環狀,高4毫米。蒴果黑褐色,長15-25厘米,寬3.5厘米。種子具周翅,近圓形,長和寬均為1.7-2.4厘米。花期4-5月。

分布範圍

原產非洲,現廣泛栽培於印度、斯里蘭卡。我國廣東、福建、台灣、雲南(西雙版納)均有栽培。

主要價值

花美麗,樹形優美,是風景觀賞樹種。
有些樹木竟然會利用薄霧來作為生存的手段。在加那利群島中的耶羅島(Hierro)上,每年大約有200天,薄霧會籠罩著森林。在那裡,生活著一種被叫做“噴泉樹”的月桂。長久以來,它一直被視做一個傳奇,因為此類植物擁有一種超乎想像的尋水策略。實際上,它那光滑的樹葉能夠從薄霧中獲取水分,這些水分還沒來得及沿著樹枝流走,便已冷凝在樹葉的表面上了。此外,“噴泉樹”還會為自己澆水。只需片刻,周圍的土地就會被珍貴的水分所浸透。直到16世紀,島上的土著居民關切人(Guanches)依然把那些被他們稱做“garoe”的“噴泉樹”當做水源——他們會在“噴泉樹”的周圍開鑿一些露天水井,以此來收集這種樹噴出的淡水。另外,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也因“噴泉樹”而出名,通常那些地方較為乾旱,但經常會有霧氣降臨,例如阿曼和智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