噁心和嘔吐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檢查方法,併發症,預後,發病機制,

症狀體徵

1.嘔吐的伴隨症狀  嘔吐伴發熱者,須注意急性感染性疾病;嘔吐伴有不潔飲食或同食者集體發病者,應考慮食物或藥物中毒;嘔吐伴胸痛,常見於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肺梗死等;嘔吐伴有腹痛者,常見於腹腔臟器炎症、梗阻和破裂;腹痛於嘔吐後暫時緩解者,提示消化性潰瘍、急性胃炎及胃腸道梗阻性疾病;嘔吐後腹痛不能緩解者,常見於膽道疾患、泌尿系疾患、急性胰腺炎等;嘔吐伴頭痛,除考慮顱內高壓的疾患外,還應考慮偏頭痛、鼻炎、青光眼及屈光不正等疾病;嘔吐伴眩暈,應考慮前庭、迷路疾病,基底椎動脈供血不足,小腦後下動脈供血不足以及某些藥物(氨基甙類抗生素)引起的腦神經損傷。
2.嘔吐的方式和特徵  噴射性嘔吐多見於顱內炎症、水腫出血、占位性病變、腦膜炎症粘連等所致顱內壓增高,通常不伴有噁心。此外,青光眼和第8對腦神經病變也可出現噴射性嘔吐。嘔吐不費力,餐後即發生,嘔吐物量少,見於精神性嘔吐。
應注意嘔吐物的量、性狀和氣味等。嘔吐物量大,且含有腐爛食物提示幽門梗阻伴胃瀦留、胃輕癱及小腸上段梗阻等;嘔吐物為咖啡樣或血性見於上消化道出血,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則提示食管性嘔吐(賁門失弛緩症、食管憩窒、食管癌等)和見於神經性嘔吐;含有膽汁者,常見於頻繁劇烈嘔吐、十二指腸乳頭以下的十二指腸或小腸梗阻、膽囊炎、膽石症及胃大部切除術後等,有時見於妊娠劇吐、暈動症;嘔吐物有酸臭味者,或胃內容物有糞臭味提示小腸低位梗阻、麻痹性腸梗阻、結腸梗阻而回肓瓣關閉不全或胃結腸瘺等。
3.嘔吐和進食的時相關係  進食過程或進食後早期發生嘔吐,常見於幽門管潰瘍或精神性嘔吐;進食後期或數餐後嘔吐,見於幽門梗阻、腸梗阻、胃輕癱或腸系膜上動脈壓迫導致十二指腸壅積;晨時嘔吐多見於妊娠嘔吐,有時亦見於尿毒症、慢性酒精中毒和顱內高壓症等。

用藥治療

由於引起噁心、嘔吐的疾病很多,噁心、嘔吐僅是疾病的症狀之一,因此,在未明確病因之前不應盲目套用作用於嘔吐中樞的強鎮吐藥物,否則會貽誤病情。只有在明確了導致嘔吐的病因之後,在積極治療病因的基礎上,才能行必要的對症治療。
1.胃腸道疾病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直至空腸、迴腸、結腸及直腸在內的任何部位的病變都有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的症狀,其中以食管狹窄、食管癌、賁門失弛緩、賁門癌、胃竇部嗜酸性肉芽腫、胃竇部巨大潰瘍或癌腫、十二指腸潰瘍或鬱積症、多種原因導致的小腸與大腸梗阻或急性胃、小腸或大腸的炎症性病變為最常見的病因。因消化道良性或惡性病變造成的狹窄或梗阻所致的嘔吐,藥物治療是無效的,只有經擴張、置入支架或手術治療,解除狹窄或梗阻之後,嘔吐症狀才會消失。對於賁門失弛緩症患者,在未進行擴張或手術治療之前,可選用鈣離子通道拮抗藥或硝酸甘油餐前半小時口服或餐前15~30min舌下含化治療,早期可改善嘔吐及梗阻症狀;或者試用肉毒桿菌毒素行狹窄局部注射治療。胃腸道急性炎症性病變引起的嘔吐,應積極選用抗生素並糾正電解質紊亂及補充維生素;胃腸動力障礙引起的噁心與嘔吐則可套用莫沙必利等促胃腸動力劑;如果嘔吐是由胃腸道痙攣所致,則可套用東菪莨鹼等抗膽鹼能藥物。
2.肝臟、膽道及胰腺疾病  是導致噁心、嘔吐的常見病因之一。噁心、嘔吐可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症狀,常與食慾減退、厭油膩食物及上腹部飽脹同時出現,隨著護肝治療及適當的休息之後,噁心與嘔吐可逐漸消失。嘔吐也是膽道梗阻或絞痛常伴隨的症狀,只有當膽道梗阻或炎症消除之後,嘔吐才會停止;急性胰腺炎時常伴隨有噁心與嘔吐症狀,只有隨著採用胃腸減壓,減少胰液與胰酶的分泌等措施之後,嘔吐才會逐步緩解或終止。
3.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包括各種原因所致的腦炎、腦膜炎、腦腫瘤、腦寄生蟲病、腦血管病及顱腦外傷等病變,均可引起顱內壓力增高而導致噁心、嘔吐。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套用降低顱內高壓、減輕腦細胞水腫的藥物治療,脫水治療後,不僅可改善嘔吐的症狀,更重要的是起到了保護或恢復腦細胞功能的作用。
4.藥物所致的嘔吐  多種藥物有引起噁心與嘔吐的不良反應,一般而言,只要立即停止套用引起嘔吐的藥物,嘔吐症狀就會減輕直至消失,因此並不需要套用鎮吐類藥物。目前臨床上對某些惡性腫瘤或血液系統的惡性疾病(如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等)常採取聯合化療或放療,或對某些惡性腫瘤採用抗癌藥物行介入治療。但無論在治療過程中或治療之後,均可引起較嚴重的胃腸道不良反應,最突出的表現是噁心與嘔吐。為了預防或減輕此不良反應,常可套用鎮吐藥物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昂丹司瓊(奧丹西龍)(商品名:樞復寧)、格拉司瓊(商品名:康泉)及昂丹司瓊等。必須指出,套用這些作用強的鎮吐藥物之後,也會產生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或胃腸道的不良反應,故應嚴格控制藥物的劑量及間隔時間。
5.神經、精神因素所致的嘔吐  對此類原因所致的嘔吐,心理治療是關鍵。首先應消除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礙,其次可配合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是鎮靜藥與胃腸促動力劑,重者可採用多塞平或氟西汀等抗抑鬱藥物治療。禁忌套用昂丹司瓊(奧丹西龍)等強烈作用的鎮吐藥。

飲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為主,注意飲食規律。
2、根據醫生的建議合理飲食。
3、該疾病對飲食並沒有太大的禁忌,合理飲食即可。

預防護理

本病暫無有效預防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是本病防治的關鍵。

病理病因

引起噁心、嘔吐的病因很廣泛,包括多方面因素,幾乎涉及各個系統。
1.感染  病毒性急性胃腸炎、細菌性急性胃腸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等、闌尾炎、膽囊炎、腹膜炎、急性輸卵管、盆腔炎等。
2.腹腔其他臟器疾病
(1)臟器疼痛:胰腺炎、膽石症、腎結石、腸缺血、卵巢囊腫蒂扭轉。
(2)胃腸道梗阻:幽門梗阻(潰瘍病、胃癌、腔外腫物壓迫)、十二指腸梗阻(十二指腸癌、胰腺癌)、腸粘連、腸套疊、絞窄疝、克羅恩病、腸結核、腸道腫瘤、腸蛔蟲、腸扭轉、腸系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徵、輸出襻綜合徵、胃腸動力障礙(糖尿病胃輕癱、非糖尿病胃輕癱)、假性腸梗阻(結締組織病、糖尿病性腸神經病、腫瘤性腸神經病、澱粉樣變等)。
3.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低鈉血症、代謝性酸中毒、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症、糖尿病酸中毒、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垂體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低下、各種內分泌危象、尿毒症等。
4.神經系統疾病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炎、腦膜炎)、腦腫瘤、腦供血不足、腦出血、顱腦外傷、腦寄生蟲病等。
5.藥物等理化因素  麻醉劑、洋地黃類、化療藥物、抗生素、多巴胺受體激動藥、非甾體抗炎藥、茶鹼、酒精、放射線等。
6.精神性嘔吐  神經性多食、神經性厭食。
7.前庭疾病  暈動症、梅尼埃病、內耳迷路炎。
8.妊娠嘔吐  妊娠劇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9.其他  心肺疾患(心肌梗死、肺梗死、高血壓、急性肺部感染、肺心病)、泌尿系疾患(急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尿毒症)、周期性嘔吐、術後噁心嘔吐、青光眼等。

疾病診斷

1.急性感染 急性胃腸炎有許多病因,常見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化學性和物理性刺激,過敏因素和應激因素作用等,其中急性非傷寒性沙門菌感染是嘔吐的常見原因,急性胃腸炎所引起的嘔吐常伴有發熱,頭痛,肌痛,腹痛,腹瀉等,另外,噁心嘔吐也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前驅症狀,某些病毒感染可引起流行性嘔吐,其主要的臨床特徵有:突然出現頻繁的噁心嘔吐,多見於早晨發生,常伴有頭暈,頭痛,肌肉酸痛,出汗等,該病恢復較快,通常10天左右嘔吐停止,但3周后有可能復發。
2.臟器疼痛所致噁心嘔吐 屬反射性嘔吐,如急性腸梗阻,膽管結石,輸尿管結石,腸扭轉,卵巢囊腫扭轉等,急性內臟炎症(闌尾炎,胰腺炎,膽囊炎,憩室炎,腹膜炎,重症克羅恩病及潰瘍性結腸炎等)常伴有噁心嘔吐,患者多有相應的體徵,如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腸鳴音變化等,實驗室檢查可見白細胞升高,有的患者血清澱粉酶升高(胰腺炎)或膽紅素升高(膽石症)。
3.機械性梗阻
(1)幽門梗阻:急性幽門管或十二指腸壺腹潰瘍可使幽門充血水腫,括約肌痙攣引起幽門梗阻,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嘔吐常於進食後3~4h發生,嘔吐後腹痛緩解,經抗潰瘍治療及控制飲食後,噁心,嘔吐症狀可消失。
慢性十二指腸潰瘍瘢痕引起的幽門梗阻表現為進食後上腹部飽脹感,遲發性嘔吐,嘔吐物量大,酸臭,可含隔夜食物,上腹部可見擴張的胃型和蠕動波並可聞及振水聲。
胃竇幽門區晚期腫瘤也可引起幽門梗阻,表現為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貧血,消瘦,乏力,上腹疼痛等。
(2)十二指腸壓迫或狹窄:引起十二指腸狹窄的病變有十二指腸癌,克羅恩病,腸結核等,引起腔外壓迫的疾病有胰頭,胰體癌及腸系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徵,這類嘔吐的特點是餐後遲發性嘔吐,伴有上腹部飽脹不適,有時伴有上腹部痙攣性疼痛,嘔吐物中常含膽汁,嘔吐後腹部症狀迅速緩解,腸系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徵多發生於近期消瘦,臥床,脊柱前凸患者,前傾位或胸膝位時嘔吐可消失,胃腸造影示十二指腸水平部中線右側呈垂直性銳性截斷,胃及近端十二指腸擴張,患者有時需作松解或短路手術。
(3)腸梗阻:腸腔的腫瘤,結核及克羅恩病等,或腸外粘連壓迫均可引起腸道排空障礙,導致腸梗阻,常表現為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和肛門停止排便排氣,嘔吐反覆發作較劇烈,早期嘔吐為食物,胃液或膽汁,之後嘔吐物呈棕色或淺綠色,晚期呈糞質樣,帶惡臭味,嘔吐後腹痛常無明顯減輕,檢查可見腸型,壓痛明顯,可捫及包塊,腸鳴音亢進,結合腹部X線平片等檢查,可作出診斷。
4.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 許多內分泌疾病可出現噁心嘔吐,如胃輕癱,結締組織病性甲亢危象,甲低危象,垂體腎上腎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噁心嘔吐可是少數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患者早期的主要症狀,低鈉血症可以反射性的引起噁心嘔吐,另外,噁心嘔吐常出現於尿毒症的早期,伴有食慾減退,呃逆,腹瀉等消化道症狀,根據各種疾病的臨床特徵及輔助檢查,可明確噁心嘔吐的病因。
5.藥物性嘔吐 藥物是引起噁心,嘔吐的最常見原因之一,藥物和(或)其代謝產物,一方面可通過刺激CTZ受體(如多巴胺受體),由此產生衝動並傳導至嘔吐中樞,引起噁心嘔吐,如化療藥物,麻醉藥物,洋地黃類藥物等;另一方面可刺激胃腸道,使胃腸道神經興奮,並發出衝動傳入嘔吐中樞,引起嘔吐中樞興奮,出現噁心嘔吐,如部分化療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及某些抗生素等。
6.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腦血管病,頸椎病及各種原因所致的顱內壓增高均可引起噁心,嘔吐。
(1)腦血管病:常見疾病有偏頭痛和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偏頭痛可能與5-羥色胺,緩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質引起血管運動障礙有關,常見的誘因有情緒激動,失眠,飲酒及過量吸菸等,主要臨床表現為陣發性單側頭痛,嘔吐常呈噴射狀,嘔吐胃內容物,嘔吐後頭痛可減輕,還伴有面色蒼白,出冷汗,視覺改變及嗜睡等症狀,套用麥角衍生物製劑可迅速緩解症狀,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也可出現噁心嘔吐,且有眩暈,視力障礙,共濟失調,頭痛,意識障礙等表現。
(2)顱內壓增高:腦血管破裂或阻塞,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急性腦炎,腦膜炎)和顱內腫瘤均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出現嘔吐,其特點為嘔吐前常無噁心或輕微噁心,嘔吐呈噴射狀與飲食無關,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常伴有劇烈頭痛和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嘔吐後頭痛減輕不明顯;腦血管意外常出現劇烈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偏癱等;顱內感染者除頭痛,嘔吐外,還伴有畏寒,發熱,嚴重者可出現休克;腦腫瘤的嘔吐常在頭痛劇烈時發生,嘔吐後頭痛可暫時減輕,常伴有不同程度腦神經損害的症狀。
7.妊娠嘔吐 噁心嘔吐是妊娠期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50%~90%的妊娠婦女有噁心,25%~55%的孕婦出現嘔吐,噁心嘔吐常發生於妊娠的早期,於妊娠15周后消失,嘔吐多見於早晨空腹時,常因睡眠紊亂,疲勞,情緒激動等情況而誘發,孕婦若為第一次懷孕,更易出現妊娠嘔吐,妊娠嘔吐一般不引起水電解質平衡或營養障礙,也不危及孕婦和胎兒的安全和健康;約3.5%妊娠婦女妊娠劇吐可引起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和酮症酸中毒,妊娠劇吐較易發生於多胎妊娠,葡萄胎及年輕而精神狀態欠穩定的婦女,關於妊娠嘔吐的發生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內分泌因素和精神因素有關。
8.精神性嘔吐 精神性嘔吐常見於年輕女性,有較明顯的精神心理障礙,包括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厭食和神經性多食,嘔吐發作和精神緊張,憂慮或精神受刺激密切相關,嘔吐常發生於進食開始或進食結束時,無噁心,嘔吐不費力,嘔吐物不多,常為食物或黏液,吐畢又可進食,患者可自我控制或誘發嘔吐,除了神經性厭食者因懼怕或拒絕進食可有極度消瘦和營養不良,閉經外,許多神經性嘔吐患者食慾及營養狀態基本正常,有時患者甚至多食導致營養過剩。
9.內耳前庭疾病 內耳前庭疾病所致噁心嘔吐的特點是嘔吐突然發作,較劇烈,有時呈噴射狀,多伴眩暈,頭痛,耳鳴,聽力下降等,常見疾病有暈動症,迷路炎和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等。
(1)暈動症: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等,噁心常較明顯,嘔吐常於頭暈後發生,多呈噴射狀,並伴上腹部不適,出冷汗,面色蒼白,流涎等,暈動症的發生機制尚不清楚,可能是由於某些因素刺激內耳前庭部,反射性引起嘔吐中樞興奮所致。
(2)迷路炎:是急慢性中耳炎的常見併發症,主要臨床表現除了噁心嘔吐外,還伴有發作性眩暈,眼球震顫等。
(3)梅尼埃病:最突出的臨床表現為發作性旋轉性眩暈,伴噁心嘔吐,耳鳴,耳聾,眼球震顫等,嘔吐常於眩暈後發生,可呈噴射狀,伴噁心,嘔吐後眩暈無明顯減輕。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主要包括與炎症、內分泌代謝及水鹽電解質代謝紊亂等有關實驗室檢查。
其他輔助檢查:
可作B超、胃鏡、ERCP、超聲內鏡、CT、磁共振等特殊檢查。

併發症

目前暫無相關資料

預後

目前暫無相關資料

發病機制

噁心是人體一種精神活動,多種因素可引起噁心,如內臟器官疼痛、顱內高壓、迷路刺激、某些精神因素等。噁心發生時胃蠕動減弱或消失、排空延緩,十二指腸及近端空腸緊張性增加,出現逆蠕動,導致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至胃內。噁心常是嘔吐的前奏。
嘔吐是一種複雜的病理生理反射過程。反射通路包括:
1.信息傳入  由自主神經傳導(其中迷走神經纖維較交感神經纖維起的作用大)。
2.嘔吐反射中樞  目前認為中樞神經系統的兩個區域與嘔吐反射密切相關。一是延髓嘔吐中樞,另一是化學感受器觸發區(chemical trigger zone,CTZ)。
3.傳出神經,包括迷走神經、交感神經、體神經和腦神經。
通常把內臟神經末梢傳來的衝動引起的嘔吐稱為反射性嘔吐,把CTZ受刺激後引起的嘔吐稱為中樞性嘔吐。延髓嘔吐中樞位於延髓外側網狀結構背外側,迷走神經核附近,主要接受來自消化道和內臟神經、大腦皮質、前庭器官、視神經、痛覺感受器和CTZ的傳入衝動。化學感受器觸發區(CTZ)位於第4腦室底部的後極區,為雙側性區域,有密集多巴胺受體。多巴胺受體在CTZ對嘔吐介導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為套用阿朴嗎啡、左旋多巴、溴隱停等多巴胺受體激動藥可引起嘔吐,而其拮抗藥、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嗎丁林等藥物有止嘔作用。化學感受器觸發區的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神經肽物質和r-氨基丁酸等神經遞質也可能參與嘔吐反射過程。CTZ主要接受來自血液循環中的化學、藥物等方面的嘔吐刺激信號,並發出引起嘔吐反應的神經衝動。但CTZ本身不能直接引起嘔吐,必須在延髓嘔吐中樞完整及其介導下才能引起嘔吐,但兩者的關係尚不明了。CTZ位於血-腦脊液屏障之外,許多藥物或代謝紊亂均可作用於CTZ。某些藥物如麻醉劑、化學藥物、麥角衍生物類藥物、吐根糖漿等及體內某些多肽物質如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P物質、血管緊張素、胃泌素、加壓素、血管腸肽等均可作用於CTZ引起噁心嘔吐。此外,某些疾病如尿毒症、低氧血症、酮症酸中毒、放射病、暈動症等引起的噁心嘔吐也與CTZ有關。
傳出神經將嘔吐信號傳至各效應器官,引起噁心嘔吐過程,嘔吐開始時,幽門關閉,胃內容物不能排到十二指腸。同時,賁門口鬆弛,賁門部上升,腹肌、膈肌和肋間肌收縮,胃內壓及腹內壓增高,下食管括約肌鬆弛,導致胃內容物排出體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