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的節日

“嘴巴的節日”既彝族的新年,是彝族最重要、最為隆重的節日,彝語稱“諾蘇枯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嘴巴的節日
  • 別稱:諾蘇枯史
  • 節日時間彝族的新年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節日活動:擺彝鄉宴
  • 節日飲食:釀酒、殺豬、宰羊
  • 節日意義:彝族人民迎接新年
  • 設定地點:彝鄉山寨
  • 設定時間:每年11月20日
節日介紹,節日慶祝方式,揭秘一:彝族新年過三天 家中火塘不能斷,揭秘二:殺年豬 從豬膀胱看當年是否吉利,揭秘三:嘴巴過節 坨坨肉味道千年未變,揭秘四:彝族年間 人人都是上等賓客,相關節日,

節日介紹

漢譯稱為“嘴巴的節日”。每到彝族年來臨時,家家戶戶釀酒、殺豬、宰羊,熱鬧之極。彝族年期間,你只管盡情地玩,盡情地喝,盡情地唱。彝鄉宴是彝族人民迎新年的一種傳統習俗,每到這一天,彝族人就會在山寨擺上酒席,全村上下一起歡度節日。在擺酒慶祝時,寨子內百來張桌子聚在一起,大家舉杯共飲, “彝鄉宴”也因此而形成。在整個彝族年裡,最隆重的慶典就是彝鄉宴。
嘴巴的節日
2014年的彝人古鎮彝鄉宴,席開260多桌,3000多人一起舉杯暢飲,再續了百人對山歌,千人彝鄉宴,萬人左腳舞的盛況。正是:“百席千人彝鄉宴,一生能為幾回客”。
彝鄉宴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彝族經典美食“羊湯鍋”和“坨坨肉”。為了烹製這兩道彝族傳統美食,廚師從前一天夜裡就開始生火燉肉,才能讓客人們品嘗到純正的一家美食。2014年彝鄉宴的餐桌上還增加了烤雞等美食,給人們一個驚喜。
當然,那么多的客人赴彝鄉宴,也不儘是為了吃,更多的是體驗彝家過年的氣氛,彝族家人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情。

節日慶祝方式

揭秘一:彝族新年過三天 家中火塘不能斷

彝族年(嘴巴的節日)一般在秋收後的彝歷兔月,即農曆十月,具體日期由當地懂曆法的長者或畢摩推算、選擇而定。當下,地方政府確定了彝族新年的時間:每年11月20日。11月一到,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上等的食用米、祭奉用的蕎面和燕麥粉,特製的鮮酸菜、青菜、白菜,甚至要備足一年燒的柴火。"庫什"前一天,家人"就木基"(團聚),家家準備殺豬、殺雞、煮豆腐,除舊迎新、迎祖靈。
彝族年一般為三天,家中的火塘要燒上三天三夜。
第一天叫"庫什",即正式過年。清晨全寨各家各戶在自家門前燃起熊熊大火,讓裊裊濃煙代表全家祈求來年五穀豐登、敬請祖先的靈魂回來與子孫後代共度佳節。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的盛裝,婦女們忙著煮飯、做蕎粑,漢子們則集中起來,簇擁著"翁色爾古"(殺豬能手),從寨子中輩分最高的長輩家開始,一家一家逐戶宰殺過年豬。經過特定的祭祀儀式後,一家人才開始吃年飯。
第二天是"多博"(盡情歡樂),這是彝族年的高潮。阿依(孩子)們帶上自家的砣砣肉、蕎麥粑等食物到野外進行"威什那古"(集體野餐)活動;青年男女身著節日盛裝歡聚一堂,姑娘們吹起動人的口弦,奏響悅耳的月琴,唱著歡樂的歌兒,在弦聲、琴聲、歌聲中,少男少女們跳起歡快的"鍋莊"(彝族民間舞蹈),舉行各種體育、娛樂活動。
第三天為"阿甫博基"(送祖歸天)。人們凌晨雞叫起床,煮好祭品,做好炒麵,敬上食鹽,家中的篾巴里擺滿各種各樣的佳肴,男主人念著送別的祭詞,祈求神祖保佑全家幸福安康,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歡送儀式越早越好,好讓祖先的靈魂早上路、早平安。

揭秘二:殺年豬 從豬膀胱看當年是否吉利

彝族殺過年豬十分講究,年豬一般要餵養一年,越肥越好。新年中有個傳統的項目叫"賽豬膘",經過臘制後豬膘越肥越厚,就表示主人越勤勞,是富裕的象徵。
殺豬一般從德高望重的長輩家開始,要舉行簡短的儀式,而且不能用白毛豬、短尾豬、紅嘴豬和老母豬過年,否則祭祖不利。平日裡亂殺生、手腳不乾淨的人不能參與殺過年豬。殺豬前,先斟酒敬祖先、敬"翁色爾古"。年豬殺死後,各家各戶在院中架上金黃的蕨蒺草,用明火邊燒邊用刀除去毛和灰塵,直到豬皮呈金黃,洗淨後先取出豬膽、豬脾、豬肺、豬膀胱觀看當年是否吉利,再取豬肝、豬腰在火塘中燒熟,由男主人恭恭敬敬地端到祖先靈位前,口中念念有詞地開始祭祖。

揭秘三:嘴巴過節 坨坨肉味道千年未變

都說彝族年是"嘴巴的節日",彝族年中肉和酒必不可少。坨坨肉,是彝族人肉食中的一種傳統烹煮方法。其做法是將豬宰殺後,將肉砍成大塊,下冷水鍋里猛火煮,煮到湯麵上的肉沫散盡後,再煮一會兒即撈起趁熱放上鹽、辣椒粉、花椒粉、木姜子等佐料,拌而食之。這種做法既保留了肉的本味又有營養,所以被涼山彝族傳承至今,也成了涼山漢族人喜歡的美味佳肴。
酒是泡水酒,為一種甜酒,用大米、糯米、燕麥、玉米為原料,先將玉米飯蒸熟後冷卻,放酒麴發酵而成。酒在涼山彝族的飲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他們不喝茶,招待賓客、婚喪嫁娶、磋商議事、調解糾紛,都離不開酒。彝族諺語"一人值一馬,一馬值一杯",就是說無論有多大的事情,都可以用一杯酒來了結。

揭秘四:彝族年間 人人都是上等賓客

"庫什沙"(拜年)是彝族過年的一大內容。彝族過年期間,不分種族、主客,各家各戶都要外出向親友、長輩拜年。各山寨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只見山間小路上、柏油馬路中趕馬的、背背簍的、提竹籃的、挎口袋的人絡繹不絕。年幼的到長輩家拜年,弟妹到兄姐家拜年,出嫁的女兒帶著女婿、有家的兒子領著媳婦回家拜年,親朋好友們偕老扶幼也加入到拜年的隊伍中……拜年者人人身著五彩盛裝,個個臉上喜氣洋洋。每到一家都爭著唱豐收歌,說祝福詞,送拜年禮,主人熱情地端上美酒,拿出佳肴款待來客,其情其景令人難忘。
彝族年期間,無論你是本地人還是外鄉人,無論你是拜年者還是觀光者,只要你走進熱情好客的彝家,你就成了上等賓客,迎接你的有一張張熱情的笑臉、一碗碗香醇的美酒、一盆盆風味獨特的砣砣肉,還有香辣的辣子雞、清香的連渣菜、可口的彝家凍肉和綠色食品蕎面粑……

相關節日

彝族還有其他的特色節日包括“火把節”、“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夏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節,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轉繞住宅和田間,然後相聚一地燒起篝火,翩翩起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