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什根鄉

嘎什根鄉位於吉林省鎮賚縣的東北部、地處內蒙古、黑龍江、吉林三省區、三縣旗交界處,距縣城79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23°34′——123°46′,北緯46°08′——46°15′白齊公路、坦白公路交叉穿越腹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嘎什根鄉總面積為176平方公里。嘎什根鄉轄8村,29屯,51個生產聯社。有2850戶,總人口12580人,其中蒙古族518人,滿族50人,朝鮮族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嘎什根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地理位置:吉林省鎮賚縣的東北部
  • 面積:176平方公里
  • 人口:12580人
  • 車牌代碼:吉G
歷史沿革,自然資源,信訪工作,新農村建設,經濟發展,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嘎什根鄉位於吉林省鎮賚縣的東北部,據1935年(偽康德二年)《大賚縣公署一般狀況》記載,嘎什根鄉原屬內蒙古扎賚特部遊牧地。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始放荒開發;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轄於大賚縣河北段異鄉;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轄於大賚廳第三區(駐地五棵樹);1938年(偽康德四年)大賚縣改區劃村,嘎什根設村公所。解放後,1946年大賚縣河北六村析出建治北縣,嘎什根為區駐地;1947年賚北、鎮東兩縣合治後,嘎什根為第五區政府駐地;1958年建嘎什根人民公社。1983年變社為鄉。
嘎什根鄉嘎什根鄉

自然資源

嘎什根鄉境內小泡塘較多水資源豐富,除西南部有部分沙質土外,大部分屬黑土,土質肥沃,適於農作物生長,盛產稻米、魚、蘆葦淡水蟹。是鎮賚縣東部典型的魚米之鄉。耕地面積4400公頃,主要農作物有水稻、高粱、玉米、大豆。

信訪工作

鎮賚縣嘎什根鄉堅持“三到位”加強信訪工作。
嘎什根鄉嘎什根鄉
堅持領導到位,形成層層抓信訪工作的格局。
嘎什根鄉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辦理”原則,層層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並把信訪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要求鄉黨政“一把手”對信訪工作要親自抓,負總責,一管到底。副職領導落實了信訪工作具體負責,齊抓共管,力爭使問題發生在基層,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對影響較大的信訪問題,由黨委會統一研究制定處理辦法,防止勢態惡化。
堅持制度建設到位,形成抓信訪長效機制。
嘎什根鄉為了使信訪工作逐步走上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他們建立完善了領導集體接訪日制度、首訪工作制度、信訪排查制度、回訪反饋制度和信訪工作責任追究等多項制度。實行這些制度以來,使信訪工作時時有人抓,不但規範了接訪辦信行為,而且強化了信訪工作功能,也樹立了紀檢幹部的良好形象。
堅持源頭治理到位,避免信訪問題的發生。
嘎什根鄉注重抓教育,堅持關口前移,採取了多種有效的教育形式,提高了黨員幹部拒腐防變能力;注重抓規範,制定出台了多項廉潔自律規定和處理辦法,有效地規範黨員幹部從政行為;注重抓排查,變坐堂等訪為主動下訪,變民眾上訪為幹部下訪,經常深入基層進行明察暗訪,排查信訪問題。四是堅持查處到位,切實解決民眾反映的信訪問題。他們堅持查到位、處到位的原則,對每個信訪案件都成立特偵組,及時介入,及時查處,力爭問題在初信初訪中一次解決到位,有效避免了因查處不到位而引發重複上訪現象。
嘎什根鄉嘎什根鄉

新農村建設

鎮賚縣嘎什根鄉黨委堅持以“三創兩建”活動為總抓手,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6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000元,70%的村民吃上了自來水,85%的農戶安上了閉路電視,農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90%,擁有私家轎車的人家有近20戶。鄉黨委先後被省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嘎什根鄉嘎什根鄉
強班子,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證。
嘎什根鄉黨委始終抓住黨建工作不放鬆,不斷構築帶領農民民眾致富奔小康的堅強堡壘。在黨委的自身建設上,他們堅持理論學習制度,為科學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堅持開展調查研究,為黨委科學決策提供現實依據;堅持民主集中制,注重發揚民主,在重大事項決策上集中多數人意見。在村黨支部班子建設上,通過“三推兩考一選”對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了調整,把致富能人選進班子;強化了村黨支部班子成員的培訓,每年至少舉辦培訓班6次,培訓村級幹部400餘人次;加強了對村幹部的管理,建立了村幹部目標管理責任制,並加強考證。在實施“旱改水”工程期間,將1名沒完成任務的村黨支部書記免了職。在黨員隊伍建設上,重點發展思想解放、政治素質好、有發展經濟本領、文化程度較高的優秀青年入黨,先後發展了程記米業經理程雲峰等13名致富能人入了黨。同時,藉助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有利時機,著力解決黨員思想守舊、觀念不新、先鋒模範作用不突出等問題。
強服務,為新農村建設增強發展動力。
隨著農村稅費改革和“一免兩補”政策的出台,嘎什根鄉黨委及時把工作重點和職能由過去的催種催收轉移到為農服務上來。為了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鄉黨委要本著“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組建了水稻產業協會。協會負責對農戶提供種苗培育、技術指導、協調貸款、開闢銷售市場等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協會共舉辦農民科技培訓班300多場次,培訓人員達3000多人次,印發技術資料20000多份。為提高嘎什根大米的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申請加入了“嫩江灣”品牌系列。與此同時,鄉黨委還先後7次組織會員50多人次到哈爾濱、大連、山東、河南等地考察,拓展域外市場。目前,已與30多家客商建立了商貿合作關係。另外,通過招商引資、內引外聯,先後建立了宏偉、程記等7家稻米加工廠,年可加工水稻6.5萬噸,創產值1.08億元。

經濟發展

嘎什根鄉堅持強經濟,為新農村建設奠定物質基礎。在發展農村經濟上,嘎什根鄉黨委立足於資源優勢,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實施的沿江經濟發展戰略,實施了“四線”經濟發展戰略,即水稻開發一條線、中草藥開發種植一條線、葦飾品生產加工一條線、淡水優質河蟹養殖生產開發一條線。他們把水稻開發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大力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鄉累計投勞9萬個,動用土方800萬立方米,修復渠乾200多條、8萬延長米,建閘涵107處,恢復和開發水田2000公頃,占耕地面積的44%。特別是在“四線”戰略實施的第一年,鄉黨委抓住白沙灘電灌站擴大流量的有利時機,實施了1000公頃旱改水工程,15條主渠、28條支幹渠一次性通水成功,橋涵閘洞等配套工作也同期告捷。整個工程共投入資金169萬元,動用勞動力2800人次,大小車輛600餘台,完成土方100多萬立方米,形成了2.5公里的路、2.5公里的渠、2.5公里的瀉乾、2.5里的樹,達到了田成方、林成網、渠成線,實現了把水留下、把路修上、把樹栽上、把稻插上的“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奮鬥目標。在中草藥開發種植一條線、葦飾品生產加工一條線、淡水優質河蟹養殖生產開發一條線方面,全鄉已有葦編機550台,年加工葦簾500多萬片,實現產值1500多萬元;開發種植中草藥500畝;開發優質淡水河蟹養殖5000畝。在通過自身努力加快發展的同時,鄉黨委還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和吸引域外資金,先後爭取水毀工程項目資金800萬元,用於恢復水田生產;爭取項目資金30萬元,建食用菌基地1處;吸引資金380萬元,建大型米業加工廠3個。
嘎什根鄉嘎什根鄉

地圖信息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嘎什根鄉政府(101縣道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