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嘟

嗚嘟

嗚嘟,樂器名。原名“叫嘰兒”,本是牧童玩具。歷史可追溯自27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音色渾厚穿透尤善表現幽遠飄逸、古樸的意境,是我國迄今為止唯一能演奏和音的土類樂器。首批湖北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嗚嘟
  • 類型:樂器
  • 原名:叫嘰兒
  • 本義:牧童玩具
評價,淵源,製作,用途,發展與成果,與塤之別,

評價

1989年5月
,湖北省文化廳組織專家學者對“嗚嘟”作出鑑定,是“湖北特色的土類古樂藝術”;1992年第三屆中國藝術節,“嗚嘟”作為湖北的唯一代表參選。大會特別撰文評價嗚嘟是“對中國民族藝術的重大貢獻”;1995年,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專題介紹了“嗚嘟”,被喻為“來自人類最初的聲音”;2004年,“嗚嘟”榮譽武漢市政府“優秀外宣禮品獎”;2007年,“嗚嘟”被列入首批湖北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嗚嘟

淵源

《嘉魚縣誌》曾記載“泥嗚嘟,古稱吳嘟,為三國東吳時簰洲牧童所創”,隨後流傳於長江中下游。它最初只是頑童撮土而成,“嗚嘟”二字就是由其發音而來。這件從荊楚文化遺存中發掘出的鄉土樂器,已有2700餘年歷史。嗚嘟音色圓潤,渾厚悠揚、低沉古樸,清幽時,讓人心靜如水;高亢時,令人意動神馳。古嗚嘟為泥土燒制,所以製作簡單但是難以保存,所以歷代都沒有古嗚嘟流傳於世。現在嗚嘟經楚文化研究者反覆研究楚文化及嗚嘟資料後製成現代嗚嘟,現代嗚嘟泥土燒成,魚形中空,腹背共10個孔,口指並用可吹出圓潤悠長的聲音。

製作

湖北的嘉魚縣牌洲灣位於長江中游沖積平原,江堤與河床之間有著片片長蒲蘆葦與青草的野洲,是放牛的好牧場,這裡泥土濕潤,粘性極強,當地人形容這裡土質是“下雨一團糟,天晴一把刀”。牧場與粘土,是嗚嘟——叫嘰兒產生的條件;不知哪個時代的放牛娃,就是嗚嘟——叫嘰兒的第一個製作者。
嗚嘟
叫嘰兒的製作很簡單,隨地摳一撮泥土,捏成一個形似如今小學生的橡皮擦狀,內壁掏空,用蘆葦桿子戳一個吹孔和出氣孔即成一個“單音叫嘰兒”。若在內壁再捏一個間隔層,成為兩個共鳴腔體,戳兩個吹氣孔和兩個出氣孔,即成一個能吹兩個和音的“雙音叫嘰兒”。

用途

牌洲江邊野洲很大,在天未亮“趕露水草”放牛或天色太晚牧歸夥伴間相互看不見時,牧童們就吹起各自的叫嘰兒與夥伴們打招呼相約到什麼地方去放牛,時間長了,誰的叫嘰兒是什麼樣的音,一聽都知道。其中年紀稍大較有心計者,自然成了這群牧童中的小頭頭。他認為要到哪裡去玩,玩什麼或到什麼地方去放牛,就用他的叫嘰兒“發號施令”。牧童們聚在一起玩時,常讓牛群任意吃草“拋放”,待要轉移牧場或回家時,牧童又各自以叫嘰兒召喚自己的牛群。
古代,男人們留長髮,把頭髮擰成髮髻盤在頭頂,清代男人留辮子,有的頭髮少了要安假髮,有的人頭髮多了剪掉賣發,於是那些街頭買賣頭髮的小販用以招徠生意的叫具,在牌洲就用叫嘰兒。過去牌洲有人為謀生,將叫嘰兒加以裝飾,插在麥草把上賣給小孩子作玩具。叫嘰兒到了成人手裡,逐步演變,一些青年人會唱民歌,就想用它吹民歌調兒,叫嘰兒的音域就不夠用了,叫嘰兒在他們手中逐漸捏成了魚形,腔體擴大,增加了音孔,於是就有了如今牌洲許多人都會製作也會吹奏的“三音孔嗚嘟”和“六音孔嗚嘟”。何以名嗚嘟?因擴大成魚形腔體的叫嘰兒音色起了變化,長音似“嗚”,短音似“嘟”,象聲而得“嗚嘟”其名。三音孔嗚嘟音樂如哨,音域六度,可吹奏四個音。六音孔嗚嘟音色明亮,音域九度,可吹七個音。

發展與成果

1982年1月,嘉魚縣業餘文藝會演。牌洲青年農民程名詩用他自己製作的六音孔嗚嘟演奏了民間小調《放牛歌》,這是嗚嘟第一次登上縣級文藝舞台。
1983年12月,程名詩又用嗚嘟在縣文藝會演中演奏了《社會主義好》一曲,引起了原鹹寧地區群藝館的注意。
1989年5月,湖北省文化廳組織的文化和民族藝術方面的專家學者對嗚嘟作出鑑定,鑑定嗚嘟是“湖北特色的土類古樂藝術”。
1986年,是嗚嘟發展過程中的轉折點。該年地區、省、全國都要舉行民間音樂舞蹈比賽,在參加地區的比賽之後,嘉魚縣文化館音樂輔導幹部畢寅生用他在民間六音孔嗚嘟基礎上潛心研製的八音孔、音域達十一度、可吹奏十個音的改進型嗚嘟,又以畢寅生作曲、游伯樵配器的《野洲情趣》獲得二等獎。當時演出結束後,嗚嘟這一古老而剛登上大雅之堂的泥制吹管樂器引起省內音樂界的廣泛興趣,到後台詢問、參觀、試奏者絡繹不絕。新華社曾為此專發報導。當年底,又以此曲參加全國比賽,獲三等獎。此後,畢寅生更加努力進行嗚嘟的製作研究和嗚嘟曲的創作和演奏。
1989年,畢寅生的嗚嘟研究成果通過省級鑑定。
1990年,畢寅生獲湖北省文化廳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創作並演奏的嗚嘟曲多次參加省、部級比賽並獲獎,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出訪韓國、泰國和美國,並受到江澤民主席的親切接見。
1991年,湖北電視台拍攝了《嗚嘟》的專題片,獲得當年全國“地方電視台節目一等獎”,經中央台向海外播放。
1992年,第三屆中國藝術節在雲南舉辦,嗚嘟作為湖北的代表參加,獨奏《思念》。後大會特別撰文評價嗚嘟是“對中國民族藝術的重大貢獻”。
1993年,畢寅生赴韓國、泰國訪問演出。
1995年6月,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東方之子”欄目專題介紹了藝術家畢寅生和他的“嗚嘟”,被喻為“來自人類最初的聲音”。
2000年,畢寅生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訪美演出,並拜訪了張學良。2000年,畢寅生的嗚嘟獲國家專利(專利號:002297396)。
2004年,“楚韻嗚嘟”被開發成為楚文化的工藝禮品,讓世界再次領略湖北獨特文化,榮獲武漢市政府“優秀外宣禮品獎”。
2007年,嗚嘟被列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與塤之別

嗚嘟與塤雖同是土類吹奏樂器,但在音色、音量、腔體共震等方面是有區別的,前者為“哨口式”(由哨口發音),後者為“劈風式”(如吹瓶),嗚嘟發音圓潤,氣聲小,穿透力強(傳得遠),在快速、變調、和音(連體嗚嘟)等方面都能較好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