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韋勒

喬治·韋勒

喬治·韋勒 , 一個美國著名的戰地記者,在二戰期間孤身潛入被封鎖的長崎,成為第一位目睹這座戰爭廢墟城市的西方記者。他撰寫了近3萬字的現場報導《長崎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崎報告》喬治·韋勒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
  • 職業:戰地記者
詳細歷史事件,“名記”的傳奇生涯,二戰之前,二戰之後,與妻子在中國結識,

詳細歷史事件

1945年8月9日,美軍向長崎投下核子彈後,開始大規模向日本進發。麥克阿瑟隨即下令:所有記者均不得前60年前,美軍轟炸機向日本長崎投下核子彈,給了日本法西斯最後的致命一擊。喬治·威勒,一個美國著名的戰地記者在事發後一個月喬裝打扮,孤身潛入被封鎖的長崎,成為第一位目睹這座戰爭廢墟城市的西方記者。然而,他撰寫的近3萬字的現場報導卻遭到了當時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封殺。60年後,威勒的兒子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無意中發現了原稿複印件。日本《每日新聞》及其網站最近同時推出威勒的《長崎報告》日、英文版長篇連載。被埋 藏了60年的驚人報導終於得見天日。往日本。9月,當時是《芝加哥每日新聞報》記者的喬治·威勒憑藉其敏銳的新聞嗅覺決心衝破禁令,踏訪長崎。他雇了一條日本浪人的小船,搶在美軍大部隊之前到了日本。在那裡,他把自己打扮成一名美國軍官,徵募了兩輛軍車,終於到了長崎。他轉遍了這座廢墟城市,走訪了倖存的居民、醫生和放射專家,寫出了近3萬字的戰地報導《長崎報告》。
倖存者的狀況慘不忍睹。威勒在報告中寫道,一位婦女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呻吟,“牙關緊閉,嘴唇僵硬發黑,不能清晰地說話。胳膊和腿上布滿紅斑”。還有很多人發高燒、咽喉腫痛、嘔吐、腹瀉、內出血、大把大把地掉頭髮。他將所有倖存者的症狀稱為“X病”,並就此採訪了多位放射學專家。得到的答案是:“X病”可能是因為核子彈爆炸產生的輻射所致。然而,“這種病無法診斷,無法治療,它正在接二連三地吞噬人們的生命”。
報告完成後,威勒沒敢擅自發表,而是交給駐日美軍審查。麥克阿瑟得知後大為震怒,沒收了報告原稿,並喝令不得發表。威勒的心血就這樣被無情地處理掉了,令他留下了一生的遺憾。

“名記”的傳奇生涯

二戰之前

事實上,在寫出《長崎報告》之前,威勒就已經是一個善於抓新聞的“名記”了。在任何大事發生之前,他總會比同行提早一步。威勒出生在美國波士頓,畢業於哈佛大學,還曾在維也納學過表演。二戰前夕,他成為《紐約時報》駐“火藥桶”巴爾幹半島的記者。

二戰之後

“二戰”爆發後,他轉投《芝加哥每日新聞報》,成為該報駐歐洲的戰地記者。威勒的傳奇生涯從此開始。
1941年4月6日,德軍入侵希臘前半個小時,威勒逃離了希臘北部最危險的塞薩羅尼基港,乘一條小漁船到了雅典。後來,威勒輾轉去了維也納。不幸的是,在那裡他被蓋世太保抓去關了兩個月。獲釋後威勒前往非洲,還意外地採訪到了在那裡與法西斯德國作戰的戴高樂。
從非洲到新加坡,再到爪哇、澳大利亞,威勒追著戰火跑遍了半個地球。在轉往澳大利亞途中,他還險些在日軍轟炸中丟掉性命。在澳大利亞停留的日子裡,威勒大量採訪從前線回來的士兵,“挖”出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日軍炮火下,盟軍的隨軍醫生在一艘潛艇上為一名患病水兵做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闌尾手術。於是,一篇動人的寫實報導在他筆下誕生了,這篇報導讓他獲得了1943年度的普利茲獎。好萊塢還把它改編成了電影《直搗東京》。
戰後,威勒的經歷依然很傳奇。他曾在1957年被東德政府關押了30個小時;還曾游泳橫渡博斯普魯斯海峽。最令他得意的是,1967年,他在中東戰爭爆發前6天準確地預測了這場只持續了6天的戰爭。

與妻子在中國結識

威勒在中國也曾有過一段冒險經歷,更有意思的是,他在中國結識了他現在的妻子。
威勒的妻子夏洛蒂也是一名美國記者。1946年,他們作為美軍新聞報導組成員到了中國東北,並在那裡待了3個星期。威勒與夏洛蒂就在那兒相識了。威勒還曾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俘虜,在解放軍的優待俘虜政策下,威勒的日子過得還不錯。這一段經歷鮮為人知,只在個別有關威勒的個人簡介中粗略提到。
1948年,兩人結婚了。婚後,威勒成為《芝加哥每日新聞報》駐羅馬記者站站長,他們的“夫妻店”就從那裡不斷發回有關巴爾幹、中東、非洲情況的報導。據當年的同行回憶,威勒有好多個資料夾,裡面按國別放著基本資料和各種聯繫方式。即使半夜接到電話,他只需要問清楚去哪裡,就可以抓一個資料夾上路。威勒最終就定居在義大利,寫過數本有關戰爭的回憶錄。就是在他羅馬的公寓裡,兒子安東尼發現了《長崎報告》,但安東尼拒絕接受任何採訪,只表示將把父親的有關文稿集結出版。
威勒與夏洛蒂的婚姻長達42年,直到夏洛蒂1990年去世。此後,威勒孤獨地生活了12年。2002年,95歲的威勒離開了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