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雉呼盧

喝雉呼盧

喝雉呼盧,讀音hè zhì hū lú,漢語成語,形容賭徒賭興正酣時的樣子,出自《晉書》卷八十五〈劉毅列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喝雉呼盧
  • 注音:hè zhì hū lú
  • 釋義:形容賭徒賭興正酣時的樣子
  • 出處:《晉書》卷八十五〈劉毅列傳〉
解釋,詳細釋義,典源,典源譯文,釋義,運用示例,相關閱讀,夏先生的錯誤解釋,呼盧喝雉的來歷,“呼盧”一詞的延續,總結,

解釋

【釋義】:喝、呼:呼喊;雉、盧:古時摴蒱骰子擲出的兩種彩。形容賭徒賭興正酣時的樣子。也指賭博。

詳細釋義

典源

《晉書》卷八十五〈劉毅列傳〉~220~
毅剛猛沈斷,而專肆很愎,與劉裕協成大業,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及居方岳,常怏怏不得志,裕每柔而順之。毅驕縱滋甚,每覽史籍,至藺相如降屈於廉頗,輒絕嘆以為不可能也。嘗云:「恨不遇劉項,與之爭中原。」又謂郗僧施曰:「昔劉備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今吾與足下雖才非古賢,而事同斯言。」眾鹹惡其陵傲不遜。及敗於桑落,知物情去己,彌復憤激。初,裕征盧循,凱歸,帝大宴於西池,有詔賦詩。毅詩云:「六國多雄士,正始出風流。」自知武功不競,故示文雅有餘也。後於東府聚摴蒱大擲,一判應至數百萬,餘人並黑犢以還,唯劉裕及毅在後。毅次擲得,大喜,褰衣繞床,叫謂同坐曰:「非不能,不事此耳。」裕惡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試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轉躍未定,裕厲聲喝之,即成盧焉。毅意殊不快,然素黑,其面如鐵色焉,而乃和言曰:「亦知公不能以此見借!」既出西藩,雖上流分陝,而頓失內權,又頗自嫌事計,故欲擅其威強,伺隙圖裕,以至於敗。

典源譯文

劉毅的性格剛毅威猛,處事深沉果斷,卻也專權肆行且十分剛愎自用的缺點,和劉裕一起成就大業,論功績排在劉裕之後,所以因為自己的功勞而非常的驕傲,從來不服別人。等到他居住在方岳(地名)的時候,經常悶悶不樂鬱郁不得志的樣子,劉裕卻經常順著他。所以劉毅越發的驕傲跋扈,每每看史書記載,看到藺相如降身屈節於廉頗的記載的時候,就嘆氣說這是絕然不可能的事。曾經說:“恨不能和劉邦項羽生於一處,和他們一起爭奪中原。”又曾經告訴郗僧施:“往日劉備有孔明的輔佐,就像魚有了水一樣。現在我和您雖然才能比不上他倆,但是我遇到了您卻也有相同的感受啊。”人們都厭惡他驕傲跋扈從不知謙遜的性格。等到他在桑落(地名)戰敗的時候(他)才明白時下的形勢和狀況已經逆轉對己不利,於是更加憤怒,感嘆人心嬗變。剛開始,劉裕征討盧循大勝而歸,在西池大排宴席,皇帝詔令群臣賦詩作樂。劉毅賦詩:“六國多雄士,正始出風流(意為戰國時被秦國滅掉的六國,武夫戰將雖多,卻不如曹魏正始年間的名士風流有韻致)。”以此來表現自己雖然軍功不如劉裕,但是論文雅卻比之有餘。後來在東府聚眾豪賭,別人都拋到黑犢的雜彩,只剩下劉裕和劉毅兩人在後面擲彩。第二拋的時候劉毅拋到了四黑一白的雉彩(僅次於擲到盧),非常高興,脫下衣服繞床亂竄,向坐在邊上的人大叫道:“我不是不能擲出五個黑木(就是“盧”),只是不想擲而已。”劉裕看到他這樣就很厭惡,拿著五枚擲木很久說道:“你老哥我給你試著看看。”然後扔出來的是四個黑的,一個在桌上轉動不定,劉裕大叫一聲,然後就成黑的了,也就是擲出了最好的“盧”彩。劉毅看了很不高興,然而看到確實是黑色的,他的臉立馬就鐵青了,然後順著劉裕的話說:“我也知道您也不能因此來埋怨我。”出西藩之後,雖然得到了較大的的土地管轄權,卻頓時喪失了在內政上插手的權力,又十分的不滿於自己的權力,所以想要憑藉手中強大的兵勢,來等待時機謀圖攻滅劉裕,最後終於失敗。

釋義

古時博戲,用木製骰子五枚,每枚兩面,一面塗黑,畫牛犢;一面塗白,畫雉,一擲五子皆黑者為盧,為最勝采;五子四黑一白者為雉,是次勝采。賭博時為求勝采,往往且擲且喝,故稱賭博為“喝雉呼盧”或“呼盧喝雉”,亦稱“呼盧”等。

運用示例

陸游《風順舟行甚疾戲書》詩:“呼盧喝雉連暮夜,擊兔代狐窮歲年。”
清 楊掌生 《京塵雜錄·長安看花記》:“﹝眾人﹞喧闐笑語,呼盧喝雉,眾聲如殷雷。”
葉聖陶 《窮愁》:“ 阿松 隨入,履一重堂奧,即聞呼盧喝雉之聲出後屋。”
瞿佑《骰子》:“卻憶鹹陽客舍里,呼盧喝雉燭花底。”
李白《少年行》之三:“呼盧百萬終不惜,報讎千里如咫尺。”
晏幾道《浣溪紗》詞:“戶外綠楊春系馬,牀前紅燭夜呼盧,相逢還解有情無?”
《英烈傳》第四二回:“這四將也會齊在山前一個幽雅所在,呼盧浮白的快活。”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馮勰》:“ 陳 與同舍客呼盧一日夜,一敗塗地,囊橐盡傾。”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管弦嘔啞,不分旦夕,一擲百萬,呼盧博激,揮金如土。”

相關閱讀

《呼盧怎能是笑聲?》
作者:婁可樹 2005年4月17日 來源:海南日報

夏先生的錯誤解釋

由夏成淳選注、上海社科院出版的《明六十家小品文精品》,第175頁,選焦 的《史痴》一文,其第二段云:“家有樓,近冶城,扁曰:‘臥痴’,中列圖史敦彝,位置雅潔,有酒肴,引客笑談,呼聲其中,不醉不已。”夏先生釋“呼盧”為“笑聲”,錯。

呼盧喝雉的來歷

呼盧,是“呼盧喝雉”的簡稱,呼盧是喝雉,是古代一種賭博遊戲,又稱五木、樗蒲。賭具的製作是:取五個木塊,一律削成兩頭尖銳,中間扁平,狀如杏仁的五顆子。每子中間都有平廣的兩面,一面塗成黑色,畫上牛犢圖案;一面塗成白色,畫上雉(野雞)圖案,這就是五木 ,也叫樗蒲。其博戲規則是:賭博人手握五子投在案上,視黑白子的組合情況而定采決輸贏。如果五子皆黑(即五子全是牛犢圖案),采名叫盧,為最高采。其次是五子中四黑一白(即現犢一雉圖案),采名叫雉,比盧降一等。以此而降,下面還有梟、犢、塞等采。因為盧和雉都是好采,所以博者在投子時,嘴裡往往叱喝“盧”或“雉”,以求得到這兩個高采中的一個,這就叫呼盧喝雉。《晉書·劉毅傳》:一次劉毅聚眾賭樗蒲,賭注高達數百萬。別人都得了個犢采(下采),唯獨劉裕和劉毅都擲得雉采。劉裕還想得盧采,“因授五木,久之,曰‘老兄試為卿答。’既而四子皆黑,其一子轉躍未定,裕厲聲喝之(盧),即成盧焉。”這段史料是對“呼盧‘一詞的最好註解。
在古代,呼盧的博戲十分流行,見諸詩文的自然不少。例如,李白的“呼盧百萬終不惜,報仇千里如咫尺”;殷老藩的“萬里關河成傳舍,五更風雨憶呼盧”;晏叔原的“門外緣楊春系馬,床前紅燭夜呼盧”;陸游的“呼盧喝雉連暮夜,擊兔伐狐窮殘年”;劉克莊的“青錢煥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都是詠唱呼盧的名句。至於小說,則有《鏡花緣》,第八四回:“戲具:高竿、呼盧。”足證呼盧在古代相當普及。

“呼盧”一詞的延續

後來,人們又發明了骰子。骰子一出,五木就沒人玩了,但是人們仍將擲骰子之類的賭博習慣地還叫做呼盧。瞿佑《骰子》詩:“卻憶鹹陽客舍里,呼盧喝雉燭光低。”梁實秋在《過年》一文中也寫道:“炕桌上的呼盧喝雉,沒有孩子的份。壓歲錢不是白拿,要叩頭如搗蒜。”在《正月十二》一文中又說:“每個人下三十二個銅板的賭注,堆在大碗周圍,然後輪流抓起骰子一擲,呼盧喝雉,也能領略一點賭徒們所特有的緊張和興奮。”

總結

綜上所述,呼盧是什麼玩藝兒,大家已經很明白了。我真想不通,夏成淳先生怎能把呼盧解釋為“笑聲”了呢?可能是因為焦文中的“引客笑談”和“呼盧其中”是緊挨著的,夏先生的思維也順勢而下,於是就犯瞭望文生義的小錯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