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赦

《喜赦》是唐代詩人沈佺期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首聯點明了被流放的時間以及遇赦的時間和原因;頷聯表達了自己遇赦之時的興奮之情;頸聯描述了詩人的複雜心情,寫出了自己心中的悲涼;尾聯表現了詩人即要回鄉的急切心情。此詩表達手法矯健優美、意境曠遠,其痛苦無望中突遇大喜時的欣樂激情更是讓此篇得能一氣流轉、氣勢飛揚。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喜赦
  • 創作年代:初唐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沈佺期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喜赦
去歲投荒客,今春肆眚歸
律通幽谷暖,盆舉太陽輝
喜氣迎冤氣,青衣報白衣
還將合浦葉,俱向洛城飛。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投荒:指神龍元年(705年)詩人被流放之事。客:指詩人自己。
②肆眚(shěng):寬赦罪人。
③律通:法律得通,即得以按律甄別冤假。
④盆舉:指舉盆以承接雨露。
⑤青衣:指報赦的官吏。唐代八、九品官員服青色。白衣:舊指受處分官員的身份。這裡是詩人自指。
⑥合浦:漢郡名,西漢治所在廣東海康縣,東漢治所在廣西合浦縣。古時傳說合浦縣有種大樹葉,人坐其上能隨風一夜飛渡到洛陽。

白話譯文

我去年被流放到荒遠之地,今年春天又因遇赦可以回去。
能夠按照法律平反錯案,就算在幽深的谷底都感到溫暖,舉盆以承接雨露,竟迎來太陽的光輝。
大喜之氣將替換消除寃屈不申的鬱氣,報赦的官吏也將訊息傳給了我。
我想要借用傳說中神奇的合浦葉,馬上就飛回洛陽去。

創作背景

武則天載初元年(690年)改唐為周,正式稱帝,期間對張易之兄弟十分寵幸。杜審言崔融閻朝隱宋之問等一批文人與張氏兄弟詩文唱和,攤了阿附之嫌。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桓彥范等人發動政變,殺死兩張,很多文人皆受株連。沈佺期於是年春被流放崇山(今廣西崇左縣),第二年春遇赦,當即寫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首聯起句的“去歲投荒客”點明了詩人是去年被流放的。次句“今春肆告歸”,點明遇赦的時間和原因。首聯雖是敘事交待,但字裡行間飽含著經歷辛酸和遇到赦免的悲喜交加的情感。
頷聯直抒胸臆,表明世間有公正的存在,法律尚沒有廢止,自己應該得到平反。自己舉盆想要得到一點兒雨露,竟然迎來太陽燦爛的光輝。他在嶺南期間非常絕望,忽收赦書的喜悅讓他感到烏雲盡散的豁亮。詩人運用“律通”“盆舉”兩詞,鏗鏘有力、生動形象地表達了遇赦之時的興奮之情。
頸聯描述詩人自己的複雜心情。“喜氣迎冤氣”是放免的大喜之氣將寃屈不申的鬱氣替換消除,此處仍流露著對蒙冤的憤憤不平。“青衣報白衣”寫這次報喜不是考中進士時的報喜,雖也是大喜,但他這個流放之人得訊於一個青衣,心中多少有些悲涼。
尾聯表現了詩人即要回鄉的急切心情。詩人在這裡要借用傳說中神奇的合浦葉一夜間就飛回洛陽,既有歸心似箭之意,又有喜悅萬分之情。
在諸多敘事抒懷的詩作中,此篇有其特別意味。不僅因為詩人矯健優美、意境曠遠的表達手法,其痛苦無望中突遇大喜時的欣樂激情更是此篇得能一氣流轉、氣勢飛揚的主要原因。

名家點評

東方詩話學會理事李岩:《喜赦》詩語言精煉暢達,情感真摯,抑揚頓挫,一氣流轉直下。風格清新活潑,是一首記事述懷的佳作。

作者簡介

沈佺期,唐代詩人。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屬河南)人。唐高宗上元(674—676)進士,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貪污及讒附張易之,被流放驩州。詩與宋之問齊名,號稱“沈宋”,多應制之作。流放時期的作品,則多對其境遇表示不滿。律體謹嚴精密,對律詩體制的定型頗有影響。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有《沈佺期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