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

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

不大喜過望,也不悲痛欲絕,不哀傷絕望,也不惱羞成怒。沒有任何私心雜念,無情無欲,實際上就是一種安寧、恬靜的心理環境。追求無待無累無患的精神的絕對自由。

不過這種境界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
  • 外文名:Timesinthe chestdoes not go intoemotions
  • 拼 音:xǐ nù āi lè bù rù xiōng cì
  • 出處:《莊子·田子方》
基本信息,基本解釋,原文,譯文,

基本信息

【詞義】〈書〉
拼 音】xǐ nù āi lè bù rù xiōng cì
英 文】Timesinthe chestdoes not go intoemotions
【名稱】:喜怒哀樂
【解釋】:喜歡、惱怒、悲哀、快樂。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
【名稱】:胸次
【解釋】:胸懷;心裡: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豁然開胸次。

基本解釋

胸間。亦指胸懷。 《莊子·田子方》:“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 宋 黃庭堅 《題高君正適軒》詩:“豁然開胸次,風至獨披襟。”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頭折:“人說他胸次高傲,果然如此!”明 王鐸《袁石寓(袁可立子)詩序》:“讀書深矣,胸次不磊落,空飾章句,無志天下事則亦不能詩。” 鄭振鐸 《桂公塘》十四:“天祥覺得胸次很光明,很舒暢,前之未有的放懷無慮。

原文

孔子曰:“請問游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樂也,得至美而游乎至樂,謂之至人。”孔子曰:“願聞其方”。曰:“草食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將為塵垢,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而莫之能滑,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棄隸者若棄泥塗,知身貴於隸也,貴在於我而不失於變。且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夫孰足以患心!已為道者解乎此。”

譯文

孔子說:“請問游心於宇宙之初、萬物之始的情況。”老聃回答:“達到這樣的境界,就是‘至美’、‘至樂’了,體察到‘至美’也就是遨遊於‘至樂’,這就叫做‘至人’。孔子說:“我希望能聽到那樣的方法。”老聃說:“食草的獸類不擔憂更換生活的草澤,水生的蟲豸不害怕改變生活的水域,這是因為只進行了小小的變化而沒有失去慣常的生活環境,這樣喜怒哀樂的各種情緒就不會進入到內心。普天之下,莫不是萬物共同生息的環境。獲得這共同生活的環境而又混同其間,那么人的四肢以及眾多的軀體都將最終變成塵垢,而死亡、生存終結、開始也將像晝夜更替一樣沒有什麼力量能夠擾亂它,更何況去介意那些得失禍福呢!捨棄得失禍福之類附屬於己的東西就像丟棄泥土一樣,懂得自身遠比這些附屬於自己的東西更為珍貴,珍貴在於我自身而不因外在變化而喪失。況且宇宙間的千變萬化從來就沒有過終極,怎么值得使內心憂患!已經體察大道的人便能通曉這個道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