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士社區

善士社區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龍都街道,轄善士村、曹強村、西辛莊村、大英村、小英村、共5個行政村,總戶數1710戶,常住人口5850人,現重點人口11人。社區警務室現有民警1名,警務輔助人員2名,辦公用房1間,服務半徑2公里社區警務室建成以來,牢記服務宗旨,開展“四進服務”。一是安全宣傳進社區經常開展機動車防劫防盜、家居安全防範、火災預防及自救逃生、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道路交通安全常識等治安防範、交通、消防安全、災害自救知識宣傳,提高社區居民的安全防範意識,形成了警民心手相連、共建和諧家園的良好局面。二是情報信息收集進社區。社區民警主動融入社區,在社區內物建了一批信息員、聯絡員,及時收集、上報涉及社會政治、治安穩定的信息,服務實際工作。三是群防群治進社區。把社區多種群防力量整合進警務室,構建了路面有巡邏、區域有協防、單位有保全的社區防範體系。四是為民服務進社區。實行警務公開,建立治安形勢通報制度,積極為社區居民提供上門、預約、延時、代辦服務,受到社區居民好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善士社區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濰坊
  • 人口:5850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基礎設施,飲食習俗,社區建設,地圖信息,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善士社區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路 ,無路燈。全社區有 0戶通自來水,有 15 戶飲用井水,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 %)。有 1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戶;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15戶。
該社區到金塘鄉道路為通路;進社區道路為土路面;社區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3 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 13 公里,全社區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 1 輛,機車6輛。
全社區建有沼氣池農戶11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4戶;建有小水窖 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 0 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62畝,有效灌溉率為 90 %,其中有高穩高產農田地面積 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 畝。
該社區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 0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5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飲食習俗

建國前後,民眾以高粱、大豆、穀子為主食,1978年以前,以玉米餅、地瓜乾麵窩窩為主。改革開放以後,白面膜成為人們的主食。一日三餐還有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各種青菜一年四季不斷,迎來送往還離不開酒。人們生活講究營養,魚、肉、蛋、奶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家家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香、味、營養價值。宴席檔次逐年升級,每席上菜有10個、12個、16個、24個不等。

社區建設

善士社區切實抓好陣地建設、權屬性質情況:社區辦公陣地面積270平方米,屬居委會所有,社區建立了“六室三站三欄二中心二廳”。即:“六室”(指圖書閱覽室、檔案室、黨員活動室、辦公室、微機室、調解室);“三站”(指黨員服務站、愛心活動服務站、便民家政服務站);“三欄”(指居務公示欄、黨務公示欄、幹部學習欄);“二中心”(指中老年活動中心、鄰里活動中心);“二廳”(指一站式服務大廳、黨員會客廳)。黨建工作與特色載體活動開展情況:善士社區按照“抓好黨建促服務、抓好服務促和諧”的方針,以支部黨建為龍頭,以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為目標,突出服務抓特色,創新載體促發展,鞏固擴大“五個好”黨支部創建成果,深化紅旗黨支部、星級社區創建活動,使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樹形象,為建設和諧社區提供組織保證 。最佳化班子結構,注重學習教育,落實崗位職責,實行首問責任制和限時辦結制,簽定居委會幹部崗位目標考核細則,堅持民主作風,居務公開透明,推進民主議政,營造和諧氛圍,提出了“團結、務實、拼搏”的善士精神。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龍都街道辦事處善士社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