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錄

李洱系列作品之六,散文隨筆集。作者學養比較深厚,思想敏銳,具有勃勃創造力,對中國當代文學進行多角度的反思與批判,其散文、隨筆、訪談、演講頗具時代的厚重感與人性的震撼力。

基本介紹

  • 書名:問答錄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頁數:405頁
  • 開本:32
  • 定價:33.00
  • 作者:李洱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145737, 7532145735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問答錄》除了收錄作者的小說作品,也收錄了他的一些文學對話錄、演講以及隨筆。

作者簡介

李洱,當代著名作家,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文學著作,與畢飛宇一起被視為中國先鋒文學運動之後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出版有小說集《饒舌的啞巴》《遺忘》《夜遊圖書館》。2002年1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花腔》在海內外引起極大反響,被批評界普遍認為是2001―2002年度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該書行銷近10萬冊,與莫言的《檀香刑》一起獲得首屆21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併入圍第6屆茅盾文學獎。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輯回應和對話
顧彬讀了中國當代小說嗎?——關於《顧彬不讀中國當代小說嗎?》一文的回應和說明
附錄:顧彬不讀中國當代小說嗎?
與吳虹飛的對話:從知識分子到農民
與孫小寧的對話:我無法寫得泥沙俱下、披頭散髮
與黑豐的對話:極簡主義就是極複雜主義的另一種境界
附錄:卡佛的玫瑰與香檳
第二輯與批評家梁鴻的對話
“日常生活”的詩學命名——與梁鴻的對話之一
虛無與懷疑語境下的小說之變——與梁鴻的對話之二
百科全書式的小說敘事——與梁鴻的對話之三
九十年代寫作的難度——與梁鴻的對話之四
第三輯與批評家魏天真的對話
“傾聽到世界的心跳”——與魏天真的對話之一
“異樣的真實”和“二手的虛無”——與魏天真的對話之二
“賈寶玉們長大以後怎么辦”——與魏天真的對話之三
附錄:後記
第四輯自問自答
寫作的誡命
警覺與凝望
《花腔》後記
《石榴樹上結櫻桃》自序
《夜遊圖書館》自序
《白色的烏鴉》自序
《遺忘》後記
書房裡的對話
道德優勢與反道德優勢
人物內外
小說不死
第五輯讀與寫
局內人的寫作
它來到我們中間尋找騎手
聽庫切吹響骨笛
中國文學海外傳播的瓶頸
在場的失蹤者
閻連科的聲母
巴金的意義
向宗仁發們致敬
作為一個讀者紀念史鐵生
第六輯演講錄
為什麼寫,寫什麼,怎么寫——在蘇州大學的演講
現實主義與中國文學——在西班牙“中國一西班牙文學論壇”上的演講
小說與當下生活——2010年1月20日在“中法作家論壇”上的演講
作家與傳統——在首屆“中澳文學論壇”上的演講
中國當代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在“亞非作家會議”上的演講
傳媒時代的小說——2010年5月20日在清華大學新人文講座上的演講

序言

2003年前,有編輯朋友說,願意編輯出版一套我的作品集,或者所謂的文集。最近幾年,也不斷有人這樣建議。對朋友的好意,我當然要表示感謝。但是,我卻不敢貿然應允。
對自己的作品,我一直缺乏足夠的信心。我自認為是個認真的寫作者,但是認真只是一種工作態度,它並不能保證你能寫出好作品。我也自認為寫出過一些好作品,但是它們在我的作品中究竟占有多大比例,我卻心中無底。多年來我一直有個願望,就是能抽出時間,對已有的作品進行必要的修改和潤色,好像它們還只是一些半成品,不該輕易拿出來示人。
熟知我的讀者都知道,我這樣說,並非矯情。
我收到過、拜讀過很多朋友的作品集、文集。閱讀朋友的作品,既是與朋友相處的方式,也是向朋友學習的機會,你可藉此知道當代的寫作狀況。但是說句實話,對這些作品集、文集能有多少讀者,我總是不免有些懷疑。以自己的閱讀為例,中國作家中,除了魯迅的文集,別人的文集我確實沒有認真通讀過。外國作家中,除了加繆的文集,我也沒能全都讀完。是啊,除了研究魯迅和加繆的少數專家之外,誰又會去通讀他們的文集呢?對魯迅和加繆這樣的頂尖大師尚且如此,遑論對於他人?
正是因為這樣的理由,我對出版作品集,或者所謂的文集,確實沒有太大的興趣。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當這套作品集出現在讀者面前的時候,我心中充滿了不安。
如果你問我,既然如此,那你為什麼還要同意將它們集中出版呢?我想了想,終於找到了一些理由。首先當然因為是出版社的盛情。上海文藝出版社是我非常信任和尊重的出版社,從這裡出版的很多優秀作品,曾經極大地豐富了我的文學世界,我對此一直深懷感激。對他們的好意,我除了感謝還得接受。其次,我逐步認識到,寫作者永遠不可能寫出讓自己非常滿意的作品的。在一些人看來已經足夠完美的作品,在另外一些人看來卻可能是毛病百出,而他們指出的一些毛病,可能有助於你寫出更好的作品;對於你自認為的那些失敗之作,或許還會有讀者認為值得一讀。坦率地說,這兩種情況都曾經在我身上發生過,這是一種鞭策,也是一種安慰。而我,既需要鞭策,也需要安慰。
這套作品集,除了收錄我的小說作品,也收錄了我的一些文學對話錄、演講以及隨筆。與我進行這些對話的批評家、記者,無疑都是文學的行家。借對話和演講的機會,我講述了我對人與事、對文學與時代的一些看法。正是那樣的一些看法,決定了我為什麼會寫出這些作品,也決定了這些作品的成功與失敗。
感謝閱讀這套作品集的每一位讀者朋友。
李洱
2012年9月2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