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埠街

商埠街位於南京市鼓樓區老下關一帶,因商埠局而得名,位於惠民河西,北起惠民橋,南至中山橋。原是荒地抒田,曾在李家坪。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成立招商局,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為商務局,清宣統三年(1911年)後遂改名為“商埠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埠街
  • 位置:南京市鼓樓區老下關一帶
名稱由來,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商埠街位於南京下關惠民河西邊。南起中山北路,北至惠民橋。1911年因商務局設此,故名。曾名李家圩。商埠街的命名與以手工作坊或商市來命名的明瓦廊網巾市等不同。它是在南京開放為商埠之後才出現的,如何建港成為商埠,還有一段曲折的歷史。

歷史沿革

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日益深入。他們發現南京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是清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還是長江下游政治、經濟和交通的中心。控制了南京,就等於占有了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的長江三角洲和巢湖平原。
商埠街舊影商埠街舊影
清鹹豐八年(1858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兩國脅迫清朝政府分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和中法《天津條約》,開放南京為通商口岸。條約規定,外國人可以到內地傳教、遊歷、經商,外國船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往來。但當時南京已成為太平天國的都城,懾於太平軍的威力,英法等國侵略者不敢貿然來此經商,南京開埠的事宜被迫暫時擱置下來。
清同治三年(1864年),清軍攻下南京城後,大肆燒殺掠奪,使南京“元氣大傷,商民疲睏”,英法等國見無通商價值,一時又無興趣來此建造碼頭通航,南京開埠的事再次被擱置。而美商旗昌輪船公司則於1868年在長江開闢航線後,立即在下關建了一處洋棚(簡易碼頭)。
清同治十年(1871年),李鴻章令朱其昂試辦輪船招商局,委派莊椿山為司事。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招商局正式開業後,就在下關設立棚廠,接運客商。這是商埠的最初階段。
清光緒九年(1883年),在兩江總督的命令下,建造了正規碼頭,設立營船,開始了近代史上南京港的營運業務。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4月,帝國主義者眼看這裡有利可圖,英法等國便與清政府再次訂了《修改長江通商章程》,並脅令於次年開辦。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南京終於被開放為商埠。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於長江航運繁忙,成立內河招商局,專司江、浙兩省的內河航運業務,在南京設立分局。此後,來往船隻猛增,外商蜂擁而至,下關原有設施巳不敷使用,於是紛紛添建樓房,改拓街道,增設貨棧,開辦學堂,新建教堂,安裝路燈,設立巡警分局及清道站等,一條新興的繁華街市已經形成,這條街即被稱為“商埠街”。
商埠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