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新聞

唱新聞

唱新聞是浙東地區流行的一個傳統地方曲藝劇種,在奉化、北侖、鎮海、鄞州、象山一帶尤為普遍。唱新聞的歷史悠久,距今約有百餘年歷史。南宋時期已有盲人唱“朝報”(官方新聞),後來演變為唱社會新聞。

2011年5月23日,浙江省象山縣申報的“唱新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唱新聞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Ⅴ-104
  • 遺產類型:曲藝
  • 申報地區:浙江省象山縣
歷史淵源,產生,發展,歷史沿革,藝術特色,內容,形式,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產生

一種說法是,唱新聞產生於明代末年,由唱“朝報”的官方新聞演化而來。相傳,舊時百姓識字少,官方的法律、檄文、通知等,即使張貼在顯眼處,也是看的少、懂的更少,傳達效率極差。有聰明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召集江湖藝人,尤其是盲藝人,把官方新聞加上曲調,專揀人多熱鬧處演唱。但是,光唱新聞不夠吸引人,或者演出時間不夠長,藝人們便將膾炙人口的故事也編成段子,加在新聞前演唱。

發展

另有一種說法是,唱新聞由農村農民在勞動時歌唱“田頭山歌”發展而來。

歷史沿革

唱新聞是浙東地區流行的專唱社會新聞的曲種,在寧波鄞州鎮海北侖奉化象山一帶尤為普遍。 由盲藝人代代相傳,具體年代已難查考。其在鎮海流行的年份,約為一百多年。
唱新聞唱新聞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鎮海區從事唱新聞的藝人約有四五十人,多為盲人。其中,較為著名的說唱藝人有嚴梅方、顧阿火等人。他們演唱的內容是鎮海街頭巷尾流傳的一些古今故事和時興小調。演唱時,藝人右手挾一根鼓桿及打鑼木片,左手提一面小鑼,腿上擱著一隻小鼓,邊唱邊用鼓槌或鑼片有節奏地叩打鼓或小鑼。
解放前,唱新聞是很低賤的職業,盲藝人要走街串巷、連村越戶去演唱。他們對演唱形式作了分類:到居民牆門天井唱幾隻小曲和短篇小書,兜幾個錢,叫“唱門頭”;在輪渡航船上為旅客解悶演唱的,叫“唱船頭”;趕集、趕廟會開場演唱的,叫“唱燈頭”;唱大書、相對水平較高的,進書場演唱,這叫“唱場子”,只有少數藝人有這個待遇。

藝術特色

內容

“唱新聞”,也叫“三北新聞”,它由唱“朝報”官方新聞演化而來,後以唱社會新聞為主,一般在曬場、街頭、廟會、碼頭表演,按照地點不同,分別叫唱堂會、唱燈頭、唱門頭、唱航船……伴奏也很簡單,只需一面小鑼、一個花鼓或者一個大餅鼓、一塊的篤板就可以。
唱新聞
新聞的內容多是當地街頭巷尾流傳的古今故事和流行小調,用鄉音俚語進行演唱。藝人在演唱時,右手挾一根鼓桿及打鑼木片,左手提一面小鑼,兩膝膝蓋上按著一隻小鼓,邊唱邊用鼓槌或鑼片有節奏地叩打鼓殼或小鑼。

形式

其演唱形式有:一、唱門頭,即沿門唱幾個小曲,類似乞討;二、邏便場,在民眾天井、明堂之中,唱一段或一場,兜幾個錢;三、唱航船,這在水網地帶較為流行,在日夜航船里賣唱;四、唱燈頭,逢到廟會、集市進行演唱;五、唱場子,這是能唱大書、相對水平較高的民間藝人,進書場演唱,但為數不多。
新聞多是一人進行演唱,也有兩人對唱的。其伴奏的樂器有鼓、小鑼,也有用竹板敲打的。新聞書目可分兩類:一種是小書目,也叫開場書,如《光棍調》、《打養生》、《游碼頭》等,也有用小調唱社會新聞的。另一種是大書目,也叫當家書,有《三縣並審》、《拆鴛鴦》、《釘鞋記》等。

傳承意義

唱新聞已被編入寧波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寧波曲藝志》和2006年出版的《寧波傳統曲藝作品精選》(綜合曲藝卷)。唱新聞”道具簡單,一個花鼓、一面小鑼,演唱場地無任何限制;藝人絕大多數都是盲人,演出成本極低,唱的內容都是民間流傳的新聞和故事;唱詞純為俚音俗話,因此很受歡迎。但其傳承並沒有那么樂觀。在保護中傳承 在傳承中創新 別讓“唱新聞”成為“絕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