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從長安到拉薩

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從長安到拉薩

《從長安到拉薩: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套裝共2冊)》由王蓬著,主要內容是:唐蕃古道是1300年前,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子松贊乾布而開啟的一條漢藏交好的和平友誼之路,千百年來,不僅馳驛奔詔,和親納貢,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還溝通著雪域高原那片除了月亮之外最神秘的地方。同時,西藏地處邊陲,由於地域、民族、宗教等原因,又是當今世界最敏感的地方,需要下工夫去認識,更需要勇氣和真誠面對。《從長安到拉薩: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套裝共2冊)》作者多次深入藏區,以唐蕃古道為主,兼及青藏、川藏、滇藏等路線,多角度、多側面揭示青藏高原的形成,藏族的起源,藏羌走廊的母系遺風,活佛轉世的起始由來,穿插進歷史事件與人物,地理現象和美景,宗教建築及民俗。

基本介紹

  • 書名: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從長安到拉薩
  • 作者:王蓬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128984
  • 外文名:From Chang'an to Lhasa
  •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 頁數:554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以史學的視角看西藏
◆以文學的筆法寫雪域
這本《從長安到拉薩(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上下)》由王蓬著:一部全面反映唐蕃古道及青藏、川藏、滇藏的歷史與現實、宗教及民情、風俗與美景的人文作品!

作者簡介

王蓬,當代作家,現任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漢中市文聯主席、作協主席,國家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漢中市文學期刊《袞雪》主編。1948年11月11日王蓬出生於西安。1958年因父親的歷史錯案隨家遷至陝西省漢中市張寨村,1964年中學畢業後務農18年,1982年因創作成績優秀,破格調漢中市群藝館。後在魯迅文學院、北大首屆作家班學習四年。王蓬1973年開始創作,至今發表400餘萬字,其中個人專集10餘種。主要著作有《王蓬文集》、長篇小說《山祭》、《水葬》,中短篇小說《油菜花開的夜晚》等。

媒體推薦

胡悅(中共陝西省委常委、陝西省委宣傳部部長)
王蓬不囿於漢中。作家的文學生命是多種因素共同催化的結果,專注,並不意味著地理上抱殘守缺。王蓬所涉獵的,包括了歷史、人文、科學、美學等諸多方面。這或許是他得以滴水穿石,並不斷超越自我的原因。
陳忠實(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
王蓬近十幾年又潛心於歷史文化研究,由蜀道到絲路而唐蕃古道,碩果纍纍,不下數百萬字的作品,奠定了學者化作家的基礎,完成了一次升華式的蛻變。
高洪波(中國作協專職副主席,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
大作波及戈壁大漠、草原雪域、風土人物、人文地理,是卷大書,需抽出時間靜心閱讀,我曾有草地之行,故對草原卷先行瀏覽,文筆優美,十分傳神,且旅途辛苦,默記於心,進而成文,殊難得。
雷濤(陝西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著名作家)
報告文學這種文體離生活和歷史最近,它的高度與深度,其實是人的感悟生活與歷史的高度與深度。作者用超越自我的生命價值,重新丈量和審視歷史,完成的不僅是表達上的意義,而且是在弘揚深刻的歷史與精神的價值。
何宗英(西藏自治區社科院副院長、著名藏學家)
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藏族是祖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員,王蓬先生這部《從長安到拉薩》對於維護祖國版圖的完整和統一,對於提高我們民族凝聚力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賈平凹(陝西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
要推舉漢代之風,漢代的藝術競能在原石之上,略鑿一些流利線條,一個石虎石馬之形象就凸現出來,這才是藝術的極致。王蓬近期的一系列作品是朝這個方向在努力並取得顯著成效,陝西的作家應該向他學習,更應該使我效法。
鄧賢(四川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
王蓬筆下千年歷史與萬里河山交融縱橫,豐富的知識與優美的文筆融為一體。他屬於那種終身孜孜不倦地熱愛和寫作的學者型作家,讓人敬重。
查舜(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著名回族作家)
王蓬的這部作品給我們的啟示是:對於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來說,要有比較寬闊的胸懷,才能對各地各民族的人和事毫無偏見,這部書中僅是那些素材的獲得,都不知跑了多少路、翻了多少書,這是那種患得患失的人根本不可能去做的事。
莫伸(陝西省作協副主席,陝西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著名作家)
王蓬這部作品潛在積極的作用,是在學術著作與廣大讀者之間架起橋樑,用優美的文筆,豐富的知識把枯燥的歷史、宗教和民族問題展現出來,清楚明白、雅俗共賞、意義重大、功不可沒。
聶鑫森(湖南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
這部作品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文化散文或隨筆,而是表現出了王蓬學養上的紮實功力,融實地勘查、史乘考證、文字敘述於一體,浪漫的抒情與嚴謹的辨析,久遠的歷史與親近的現實息息相關,文境、史境互為疊合,搖曳多姿。
趙本夫(江蘇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
在王蓬的作品中,我感到一種可貴的東西,就是敬畏。對歷史、山川、百姓,對一切應當敬畏的事物。一個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張牙舞爪的人,其實是淺薄的。而一個有著敬畏之心,平靜而憨拙的人,才真正是聰明而有力量的。我深信,王蓬會走得更遠。

圖書目錄

序言
引言
卷一漢藏交好開通衢
乾坤初定·盛世前夜
巍峨青藏·吐蕃崛起
唐蕃交兵戰松潘
貞觀時漢藏交好
公主遠嫁開通衢
路遙知馬力
卷二穿越秦隴河湟
周秦故土多遺蹟
隴上自古出聖賢
唐蕃先聲甘南道
茶馬互市說臨洮
夏河谷地有名寺
甘南多美女
黃河古渡何處尋
草原王國吐谷渾
雪域故宮·班禪舊居
大美青海·傳奇馬家
卷三日月分界·玉樹臨風
日月山分農牧界
唐蕃亘古非坦途
達賴轉世有傳承
班禪內地漂泊記
如鏡湖泊·轉瞬四季
河水倒淌有故事
夜宿黃河第一鎮
探訪黃河源
面對河源人的笑容
玉樹臨風·草原盛會
卷四雪域呼喚·古道新顏
雪域的呼喚
雪域的靈魂
草原·帳篷·孩子
藏區藏獒
雲中哈達·神奇天路
木樓·經幡·瑪尼堆
藏北羌塘明珠
千年絕唱·大昭魅力
多情詩人·六世達賴
繁華街市·艷麗唐卡
雪域聖城拉薩(上篇)
雪域聖城拉薩(下篇)
卷五川藏線風景
四水灌川·錦繡天府
改土歸流·川邊藏情
奇人·奇事·奇書(上篇)
奇人·奇事·奇書(下篇)
紅原·綠水·青山
嘉陵新源藏區考
康定情歌瀘定橋
折多風雪雅安雨
卷六滇藏線風情
三江併流·藏羌走廊
瀘沽湖畔·走婚男女
松山戰場訪談
國殤祭奠先烈
大研古鎮土司府
滇藏古道敘茶馬
卷七雪域風物風情錄
看牧民套羊
看喇嘛跳鍋莊
旋轉的經輪
雪域草原異獸
雪域草原珍禽
廟會·歌舞·藏戲
藏寨·碉樓·民居
寺廟·喇嘛·供養人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後記


2011年9月,在高原燦爛的秋陽中,我第三次來到拉薩。下榻布達拉宮東側不足200米的四通賓館,正是期待中的位置,開啟窗戶就能看見那萬眾景仰的聖殿。我把在拉薩的時間暫定為20天,這與此行的目的緊密相關,這部縱長安到達薩——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文字部分40萬字已出框架,主要篇章已完成,需交西藏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著名藏學家何宗英先生審閱把關並作序。何先生是我2009年來拉薩認識的,學識淵博,為人謙和,我就涉及藏學方面的一些問題向他請教,他回答得十分專業透徹,使我受益匪淺。
之後,我們互贈著作,電話聯繫,何先生願意審閱拙著並作序,20天是不能再少的時間。另外,書中還需補充圖片,一些沒有去過的地方心中總不踏實。比如拉薩河與尼洋河發源的米拉山,我一直懷疑這便是藏學家任乃強主張的康藏地界;百年前趙爾豐、陳渠珍駐軍之地工布江達;藏軍抗英要塞江孜古堡;西藏僅存的帕拉貴族莊園;福康安大敗廓爾喀矗立於扎什倫布寺的功德碑等等,正好利用空檔時問前往。還有一個想法是,如果時間允許,就在拉薩完成這篇後記,對於這部書稿來講,也含有某種象徵性的意義。

其實,這部《從長安到拉薩——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與已經出版的《從長安到羅馬——漢唐絲綢之路全程探行紀實》(太白文藝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應該說是孿生姊妹篇。當然,想法不是最初就有,而是逐步形成。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舍文學而習文史,歷時10年踏訪蜀道,完成《山河歲月》《中國蜀道》之後,很自然地開始絲綢之路的踏訪,先後20次西行,一段段地考察從長安到羅馬的絲綢古道。最初,是把唐蕃古道也包含其中的,因有專家認為,唐蕃古道從長安到拉薩,之後又延伸至尼泊爾與印度,這條溝通中外的商貿大道,應視為絲綢之路的組成部分,亦被部分學人稱為絲綢南路或西南絲綢之路。
1997年7月,絲路探訪踐行,前後20天去了甘肅、青海、寧夏,返回首次寫作一組關於絲路的6篇作品,其中就有收入本書的《如鏡湖泊·轉瞬四季》《草原·帳篷·孩子》等。之後,多次西行,其中也包括了沿青藏、川藏、滇藏的行走與探索,在沒有去拉薩與日喀則、前藏與後藏、深入西藏腹地之前(第一次去拉薩為2004年),已經寫了關於藏地的不少篇章,甚而應廣州出版社之邀,編過二本《行走在青藏的邊緣》,後因計畫調整,這套叢書沒有出版,但卻促使我及時寫下了深入藏地的印象、感受,否則事過境遷,有些篇章可能永遠不會冉寫。
2006年,出版文集時,絲路卷六卷中就含有一卷《唐蕃古道》。2008年,應三秦出版社之邀,我編出兩本各約12萬字的《秦蜀古道》《唐蕃古道》加盟陝西歷史文化百部叢書。這時,我已經意識到唐蕃古道是一個蘊涵深厚的大課題,值得下功夫去挖掘、去鑽研。這樣決定之後,我斷然把縱長安到羅馬》中關於唐蕃古道的部分全部抽取出來,當時《從長安到羅馬》已列入陝西重點作品,需要全力以赴做好,唐蕃古道就暫時放下了。

轉瞬之間,三年過去,《從長安到拉薩——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也正式提上我的創作日程。首先,《從長安到羅馬——漢唐絲綢之路全程探行紀實》已經塵埃落定,全書上下兩卷,由50萬文字與近500幅圖片,5卷100章構成,太白文藝出版社2011年元月出版。應該說這部作品在我的寫作生涯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位置,歷時之長,費勁之大,感悟之多,讓人銘心至於社會反響,這裡僅援引新華社西安6月26日一則電訊: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王蓬的力作《從長安到羅馬——漢唐絲綢之路全程探行紀實》在入選省重點精品圖書和國家“十二五”重點規劃圖書之後,又獲殊榮;入選2011“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這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專家嚴格評審而入選的。今年全國共申報297部作品,人選47部。《從長安到羅馬——漢唐絲綢之路全程探行紀實》是陝西唯一入選作品,入選作品將由國家資助組織專家翻譯向海外推薦。
這就不僅為寫作姊妹篇《從長安到拉薩——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積累經驗,提供範例,還樹立了必要的信心。《從長安到羅馬》的寫作原則是“以史學的視角看絲路,以文學的筆法寫歷史”,《朋長安到拉薩》很自然地或為“以史學的視角看西藏,以文學的筆法寫雪域”,並非形式上簡單的繼承,而是決定著如何布局,如何謀篇,如何表現,一句話,“怎么寫”,同樣是以古道貫通全篇,以地理分界各自成卷,再把影響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富於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曾經活躍又消失的部落,一度輝煌又毀滅的遺址乃至於土司制度,母系遺風,藏羌走廊,川藏邊情,宗教演變,民族起源……儘可能編織進去,儘可能天衣無縫,渾然一體,又不露破綻。這些目標,要做到還得集中時間,集中精力,下一番大功夫。

機遇在2011年來臨,原因簡單,我退休了。有了充分的完全供自己支配的時間。之前,任漢中市文聯主席、作協主席長達15年之久,不是如省作協副主席那樣的兼職,是實際主持工作。一個黨外人士,也算罕見。這首先得感謝漢中歷屆黨政領導的信賴與支持,使我能在任期內盡職:購置文聯辦公樓層及車輛;組建協會,出版叢書;倡導為左翼戲劇先驅、抗戰時寫出《放下你的鞭子》的作者左明修葺陵地,為國畫大師方濟眾故居立碑;策劃金賢文學獎,鼓勵文藝新人。再是,做為群團組織,獨立單位,13常應對考核檢查,下鄉扶貧,爭取編制,申請經費,迎來送往,協調紛爭……當今所有單位都難以避免的行政瑣事,文聯概莫能免。
值得慶幸的是我始終認為:作家是以作品存在的,並不因日常行政瑣事干擾影響寫作。蜀道系列、絲路系列、學人傳記系列相繼完成。朋友見面,包括領導總問:“最近寫什麼?”可見在人們心目中,我是作家而非官員。2006年貫徹國家公務員法,文聯做為黨政群團組織,納入公務員系列。我堅持走職稱,為此向人事局專門打了報告。靠什麼安身立命?應自己清楚,與利益無涉,與操守相關。中國“官本位”歷史悠久,有廣泛基礎,任何人的成就價值多以“官位”衡量。“唐宋八大家”最小也知州知府,歐陽修、司馬光更位居丞相,權傾朝野。尋常百姓眼中,縣長遠比專家威風。
中國據說列為事業單位約有三千萬人,多為知識階層,按晉升職稱取酬。多年中人們以為正高便到頂級,其實不是,“正高”還分四級,國家1956年曾給教授定級,在《新文學史米斗》中看到回憶文章:大作家茅盾可評一級教授,也可按文化部長定級。中斷半個世紀,2006年中央下文啟動,職稱共分13個檔次,教授為lm4檔,副教授為5m7檔。歷時4年,塵埃落定,接到省委組織部與省人社廳檔案,我被評為“一級文學創作二級崗位”(即二級教授)。同一份檔案二級崗位的還有史學泰斗張豈之,國學大師霍松林,國畫大家劉文西,陝西文學界僅陳忠實與我兩人(賈平凹為公務員正廳),與這些大家同榜,我誠惶誠恐,我認為他們都應該是一級,可檔案規定兩院院士參評一級。參評二級的標準是:“在正高工作崗位15年且現在三級崗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我1994年評上正高,至今已18年,檔案要求的條件一項,我有兩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3年),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2005年),所以順利通過。對此,我十分知足,也很看重。因為這是國家和社會對一個從事文學創作40年、誠實勞動者的公允評價。
按說,2008年底,我已年滿60,我也當眾宣布:到站退休。只因群團換屆,又拖兩年,直到2011年4月底才完成換屆,我一身輕鬆回家,離崗的最初一個星期,竟然收到296條簡訊或電話,有各界朋友,亦有黨政官員。欣慰之餘,5月4日,便迫不及待在窗桌前攤開了大稿本。坦誠地說,我至今不會電腦打字,僅學會處理照片。寫作仍是手工勞動,用一種八開本的大稿紙,翻過來在背面中間寫字,兩邊修改,幾十年已成習慣,要改也難。我很注重寫作環境,當年在農村的小書屋曾讓陳忠實羨慕不已。現在條件好,我居漢中城南政府小區,窗外便為漢中飛機場,視野開闊,可遠眺漢水。可惜,今年也開始修建樓宇,幸虧不是高層,還不太影響視野。書桌置於陽台,一邊為書架一邊為魚缸花架,桌上則置奇石與全套茶具。寫蜀道時,書架全部為蜀道參考書籍;寫絲路時,則更換為與絲路相關參考書;《從長安到羅馬》交出版社之後,又全部更換為與藏地相關書籍,任乃強、柳陞祺、何宗英、索甲仁波切等藏學家的文集與著作看一眼便讓人心動;再是房間懸掛上唐卡、牛角、哈達……營造出濃郁的藏地氣氛,形成足夠的氣場。一切皆為迎接一次新的挑戰。

首先是閱讀。其實,這項工作從2008年就斷斷續續進行。2009年5月又專程去拉薩補充資料,拍攝圖片,購回一箱藏學書籍,大致清楚明白了一些關鍵性問題,比如:青藏高原的形成,藏族的起源,與歷代中央政府的關係,達賴、班禪兩大活佛形成的淵源,轉世的由來,金瓶掣籤在歷史上起到的關鍵作用等等。至於整部作品的結構謀篇,由於有《從長安到羅馬》可資借鑑,省去了不少煩惱。甚至於已謀劃出若干篇“旅途小憩”。順便說一下,一些朋友閱讀《從長安到羅馬》,對正文中插進的“旅途小憩”頗感興趣,三五百字加上相關圖片,輕鬆活潑,生動耐讀。問及怎么想起這么做的?其實不是我的發明。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中國蜀道》時,責編王建華曾提議,可插一些小文章專門寫正文中沒有的小場景、小情趣。既是對正文的補充,亦是對讀者審美情趣的調整。但當時書稿已付印,來不及了,於是就在縱長安到羅馬》中實施。當然也會用在《從長安到拉薩》中。可以說這時《從長安到拉薩》已是胸有成竹,呼之欲出。
需要說說西安出版社,《從長安到拉薩》與他們緊密相關。在寫作《從長安到羅馬》的同時,我還選編了一部傳記文學集。這也是20多年的積累,最早的《台兒莊敢死隊隊長沉浮錄》寫於1987年,最晚的《破譯“天書”——記著名西夏學專家李範文》完成則為2009年,我從發表出版過的17部中篇人物傳記中選了與學人相關的10部,另外就篇幅和規模上說還不能稱為中篇傳記,多為萬字上下,所以歸為“人物寫真”。這20篇作品的傳主大多為學人或與文化藝術相關,旨在表現這批學人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工作崗位,為中國西部經濟與文化發展所做的貢獻。書名定為《中國的西北角——多位學人生涯的探尋與展示》,這批人物中有開發西部的先驅安漢,修筑西漢公路保護石門石刻的工程師張佐周,章草大師王世鏜,國畫大家方濟眾,左翼戲劇先驅左明,茶葉專家蔡如桂,再是王汶石、路遙、陳忠實、查舜等學人大家,為這批大寫的人樹文字豐碑的社會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宋代關學大師張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先賢倡導的責任與擔當,不敢標榜,但應努力。
這部50多萬字上下兩卷的作品能夠順利在西安出版社出版,要特別感謝西安出版社張軍孝先生,他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政教系,對歷史人物素感興趣,曾對陝西辛亥革命以來百位人物做過研究並出版專著。他以學人眼光對《中國的西北角》表示支持,安排資深編輯李宗保先生為責編,使作品順利出版,並組織在西安嘉匯漢唐書城隆重簽售。多家媒體曾予報導,這裡只引用《文化藝術報》總編輯陳若星女士的一段評述:“燈下細讀《中國的西北角》,感涕連連,唏噓不已!你讀還是不讀,巨著就在那裡,然感動永恆,它源於事跡的永恆,創造者的永恆,發現者的永恆,書寫者的永恆,出版者的永恆,下期辟兩個專版隆重向讀者推介。”陳若星女士是恢復高考後首屆考入西北大學歷史系,又曾去美國留學4年,有學人素養,亦有實幹的經驗,她目下主持4種報刊,其《文化藝術報》發行35萬份。把旗下報刊都辦得生機勃勃,好評如潮。這裡特別要感謝的是《文化藝術報》曾全文連載拙著《中國蜀道》,目下又正連載《從長安到羅馬——漢唐絲綢之路全程探行紀實》。
出版優秀作品是出版社與作家的共同目標,也是合作的基礎。《中國的西北角——多位學人生涯的探尋與展示》的出版為《從長安到拉薩——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打好基礎,社長張軍孝先生誠懇表示:你只需要全力寫好作品。其餘事情我們來做。

所以,我必須寫好這部作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寫作習慣,我注重“蓄勢”,實地踏訪,閱讀史料,訪問大家,拍攝圖片,甚至許多人物、場景已在心中呼之欲出時,才伏案工作,先列提綱,寫上大稿本,反覆修改,再請人列印,許多年一成不變。但這次有所改變,因為有了充分的時間,這部書稿文字40萬字,圖片450幅,已經寫出的文稿約10萬字,還需補充30萬字,圖片雖系多年積累,但也需挑選與補充。計畫6個月完成。我視結構作品如同建築房屋,需4梁八柱支撐,重要篇章被我視為“樑柱”,往往拼足力氣,全力以赴,反覆修改,直到意盡詞拙;在“樑柱”之間,則營構一些輕鬆篇章,宛如險山之野花,流水之落英,讓讀者在沉重之後獲得輕鬆。我也想把這次寫作搞得輕鬆,安排了個時間表。
每日清晨7時起床,不是寫作而是去鍛鍊,南行不足一公里便是飛機場。《漢中文史資料》說:這是抗戰後期修建的西部最大的飛機場,占地六千畝,美國重型轟炸機B-29曾由此起飛,轟炸當時敵占區武漢的軍事目標。解放後停用,四周被幾個村落占為耕地,僅存一條1800米跑道,支線飛機時開時停,機場沒有封閉,正好為民眾晨練提供了場地。我往返步行,再沿跑道走個來回,約五公里,一個小時,風雨無阻,雨天最好。空無一人,獨自打傘,眼前筆直的跑道,四周空曠的視野,思緒清晰,正好把當天要寫的篇章過濾一遍。
返回早餐、喝茶,再伏案工作,上午四個小時,少則千字,順手時也曾達到3000字,一口氣三個月,檢閱成果,“四梁八柱”主要篇章皆已完成,惟差“川藏線風景”、“滇藏線風情”需完全新寫的兩卷,暫且放下。累了,需要休息。一方面手寫的稿子需請人列印,一方面正好用這個空檔探訪黃河源。

探訪黃河源,並非心血來潮,而是蓄謀已久。黃河源頭鄂陵湖古稱柏海,是唐蕃古道重要驛站,亦是松贊乾布迎接文成公主並舉辦盛大婚禮之地,留有迎親灘、多卡寺等多處遺蹟。作為一部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的紀實之作,我不想留下空白。再是,我也有種河源情結,多年來在蜀道與絲路的探訪之中,曾先後尋叩過漢水、褒水、嘉陵江、白龍江等江河源頭,但這些都無法和母親河黃河源頭相比。2004年,我曾探訪黃河首曲瑪曲,那壯闊神奇的萬千氣象曾給我留下至深印象。探訪黃河源,往返十天,安全順利,到了現場,拍了圖片,又寫出專章《探訪黃河源》,這裡不再重複。惟感不能忘懷的是,站在海拔近5000米的牛頭碑下,俯瞰鄂陵湖、扎陵湖,兩湖皆浩淼無邊,壯闊如海,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一時間,嗓眼發酸,眼眶充盈儘是淚水。
回顧從事創作40年,前20年文學,後20年文史,十年踏訪蜀道,十年二十次西行,古人教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非訪民間疾苦無以充實胸臆;非登臨名山大川無以恢弘氣概;我深以為然。更深知自己,非聰穎之輩,惟勤能補拙。回顧40年來,無一日不讀,無一日不寫,與創作相關的日記一天不差。每年注定從有象徵意義的元旦開始。當初學習創作,尚在農村務農,沒有任何背景,更無名人可交,作品能夠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延河》《北京文學》《天津文學》《上海文學》等國內知名報刊發表,全靠反覆修改,萬字小說能夠背過。有幸的是經歷了新時期文學的萌動、崛起、輝煌到平靜的整個過程,而沒有被淘汰。
更值得慶幸的是興趣成為職業,能夠讓自己安身立命。也許,還有空間有待攀登。不止一位朋友說:“你咋不寫個《白鹿原》,得個大獎多好。”是啊,但凡寫作的人無不想寫部好作品。除了陳忠實,別人並沒有寫出《白鹿原》,全國近萬名中國作協會員,肯定都寫出過屬於自己的作品,但顯赫如《白鹿原》者則為少數,這其中除了作家閱歷、修養和功底外,還有社會、時代、供需等客觀因素乃至文明傳承規律的制約,因為遼闊無垠的俄羅斯也誕生不了或不需要10個托爾斯泰。

第三次來拉薩的日子緊張、充實又饒有興趣。在把作品交給何宗英先生審閱的空檔,我去了日喀則和林芝,參觀了江孜古堡和帕拉莊園;尋訪到了清乾隆時大敗廓爾喀的功德古碑;去了米拉山口和西原的家鄉,陳渠珍進軍的魯郎古鎮;甚而還領略了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雄奇,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雪峰的壯美。待我返回拉薩,正好接到了何宗英先生約談的電話。
在拉薩期間,我與何宗英先生有過三次長談,每次都超過3個小時。
作品他已認真讀過,並把不確當之處一一用紅筆劃出,比如文中表述的“西藏嘎廈政府”,便只能寫為西藏地方政府,“嘎廈”只代表四名俗官,而西藏地方政府由僧官和俗官組成。西藏許多方誌辦都搞錯,何先生曾專門講課糾正。再是十三世達賴喇嘛在羅布林卡圓寂,而非布達拉宮;時間應以公曆為準,免與藏曆混淆;文中儘量不提“佛國”而說“佛界”……諸如此類。先生的仔細、認真、淵博讓我受益並感動。
交談中,我更多的是就西藏近代許多問題向他請教,話題廣泛而隨意:晚清治藏的得失,駐藏大臣的優劣,趙爾豐與陳渠珍,任乃強和朱繡,18軍進藏與昌都戰役,近代西藏經歷的種種風險,英軍的兩次入侵,榮赫鵬與古柏特,宗教在平衡人的心理、調理人的心性中所起的積極作用與負面影響,1959年平叛與拉薩3·14事件,帕拉莊園與帕拉家族,近代藏學的研究和拓展,伴著擊節與嘆息,回顧或展望……先生又找出幾種新出的藏學書籍贈送我。有兩次都是下午6時前往,拉薩偏西,8時晚餐,我邀請先生小酌,邊吃邊談,先生連連擺手,既不喝酒又不吃肉,只好作罷。近晚10時告辭,才匆匆尋小店晚餐充飢,心中卻無比充實。

鑒於這部作品由42萬字和450幅圖片共同構成,有必要說到圖片。有人講現在是讀圖時代,並把原因歸結為生活節奏加快,讀書時間缺失,人們心性浮躁,有道理卻趨於表象。在我看來,書籍圖文並茂,是出版業的進步,是與時俱進替讀者著想的表現。圖片對於文字,尤其內容涉及文史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對文字的有力補充。有些歷史人物,縱有生花妙筆,也難描述清楚,比如慈禧太后、李鴻章、光緒皇帝、珍妃……一張張發黃的照片上人物的神情、眉眼、服飾、環境透露著那難以捉摸的內心世界,複雜多面的民族性格,傳遞給我們的竟是整個末代王朝的縮影。信息太多,太過豐厚,一下就把我們帶進那個早已逝去的時代。二是對作品真實性的有力佐證。作者會用文字和圖片共同講述“史實”論證觀點,不至於天馬行空。憑空編造。圖片無形中起著制約作用,讓文字敘述儘可能接近事情真相。再是要作者親臨現場,不留空白。比如本書這樣的行走類紀實作品,能增進作品的現場感,讓讀者也有親臨現場的情致。當然,圖片也會讓讀者獲得審美上的愉悅,因為每張照片都在靜默中向所有的讀者敞開,讀者則會因不同的年齡和文化背景獲取無比豐富的信息,這些都是文字不易達到的效果。因此,我對圖片和文字同樣重視。
我從踏訪蜀道和絲路起就重視對圖片的拍攝,至少有20年歷史,但我從不以攝影家自居,也不用攝影家的專業修養要求自己,因為目的不同,理由如上闡述。依據寫作蜀道與絲路的經驗,每一千字配一幅圖片比較合適,因為會有新的場景或人物出現。這些圖片基本按文字順序排列,力爭使每個重要事件、人物與驛站都有現場圖片,並儘量爭取用自己拍攝的圖片。但就這本書來講並沒有完全做到,在450餘幅圖片中,有近400幅系自己拍攝,其餘的歷史圖片,比如十三世達賴,九世班禪,晚清駐藏大臣有泰,國民政府大員吳忠信,清末名將趙爾豐、陳渠珍,再是文物及地圖等,為西藏博物館提供,這裡表示衷心戚謝!

如今,面對最終改定的厚可盈尺的書稿圖片,讓人百感交集。回顧探索唐蕃古道的歷程,需要感謝的實在太多,審閱作序的何宗英先生,胡悅、田傑、陳忠實、郭加水、高洪波,雷濤、賈平凹、鄧賢、莫伸、查舜、聶鑫森、趙本夫、陳若星、張尚中,以及陪同我探訪黃河源和藏區的王維賓、盧惠傑、吳寶恆、吳全民、駱誌慶,自然還有我的家人,以及幫助列印、校對文稿的朋友。
最後,特別要感謝的是西安出版社社長張軍孝先生以及編輯同志,他們以學人的眼光認定這部作品,從文字的處理到圖片的選定,從版式的選擇到封面的設計都傾注心血,切實盡到了責任。
至此,再說什麼都顯得多餘,沒有上述朋友的大力相助,此書的寫作與出版則無從談起。我將和他們一起分享這部作品出版的愉快。
2011年9月草於拉薩
2011年12月改於漢中
2012年4月改於西安

序言

何宗英
青藏高原位於我們偉大祖國的西南,巍然高聳,氣勢磅礴,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的美譽。在這“屋脊”之上,僅是海拔超過7000米以上的山峰便多達50多座,~8000米的有11座。著名的有喜馬拉雅群峰、崑崙山、唐古拉雪山和各拉丹冬雪山,終年都為冰雪覆蓋,正是這些延綿不盡的雪峰,自古難融的冰川,蘊涵著巨大的水量,成為多條江河的源頭,尤其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長江與黃河的源頭,從這點來說,對青藏高原的作用和貢獻,怎么估計都不過分。不僅如此,從青藏高原發源的河流,不僅潤澤了中華大地,還催生了亞洲許多國家的文明,比如,雅魯藏布江和瀾滄江,流經了印度、越南、緬甸、寮國、泰國和高棉,所以,青藏高原也素有“中華水源”和“亞洲水塔”的美譽。
青藏高原面積遼闊,如果把西藏的120萬平方公里、青海的72萬平方公里,再加上甘肅、四川、雲南等邊緣部分,總面積要超過200多萬平方公里,幾乎占全國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它的西南部與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等國接壤。國境線長達4000公里,拱衛著祖國的西南邊陲。
青藏高原雖號稱“雪域”,但並非完全為冰雪覆蓋,而是綿亘著眾多巨大的山脈,奔騰著無數的河流,分布著無數蔚藍晶瑩的高原湖泊,尤其是雅魯藏布江與拉薩河谷氣候溫潤,水量充沛,適宜種植各種作物;遼闊的高原生長著密密的牧草,適於放牧,林芝地區及東南河谷由於海拔低於3000米,植物多樣茂密呈垂直分布,有“雪域江南”之稱。豐富多樣的地形,也蘊藏著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為古代先民的生存和活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從歷史文獻和位於昌都西南約12公里的卡若遺址等多處遺址看,數千乃至數萬年前青藏高原就有人類活動,從發掘的舊石器、新石器和陶器、青銅器來看是以農業為主,兼有畜養、狩獵等文化類型。專家們還認為,西藏卡若文化更多是受到甘肅、青海境內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的影響,與中原仰韶文化一脈相承。在青藏高原生活的藏族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民族,在藏族形成的過程中,從歷史上就被稱為“藏羌走廊”的三江併流河谷及穿越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吸收了氐羌、蒙古、回、漢等民族的成分,與中華大地其他眾多的民族同根同源。
青藏高原無論從地理、從歷史的角度,從民族、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都是一個精深的世界,有著研究不完、探究不盡的眾多課題。於此,我有深切的體會。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從中央民族學院藏語言專業畢業,當年進藏,至今已快半個世紀,從事西藏歷史、宗教、民族文化的翻譯與研究工作。學習、探究了近半個世紀,確沒有稍事懈怠。至今仍感只揭開藏學冰山一角,略窺其風光,只覺其瑰麗無比,精深無限,需要大批有志於藏學者繼續跟進,把藏學向更廣更高的領域推進。對此,凡每見有涉足西藏的作品和作家,總會引起我的興趣,王蓬先生便是其中一位,他是介於文學和史學兩界的作家和學者,同時還是一位旅行家。
大約是2009年5月,西藏電視台的同志帶他看望我,我們共同探討了關於西藏的一些問題,他還告訴我,他與曾在西藏工作多年取得不小成績的秦文玉、范向東、馬麗華等是北大作家班的同學。這幾位同志我都熟悉,他們對西藏都很有感情,寫出過不少關於西藏的作品,比如馬麗華的(徒過西藏》,在讀者中產生很大影響。我贈送了我和羅廣武共同編著的《西藏地方史通述》,這部著作上下兩卷150萬字,概括了西藏從上古到現代的歷史,是西藏自治區的重點項目,也是我多年研究的課題。王蓬帶回家認真閱讀,來信談了感想並回贈了他的新著《從長安到羅馬——漢唐絲綢之路全程探行紀實》,我才了解到王蓬曾用10年時間,探訪穿越秦巴大山的七條蜀道;又用十幾年時間20次西行,考察從長安到羅馬的新絲綢之路。由此可以看出,他是遵循古代先賢的教誨: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遵守歷史,尊重事實,許多作品都是建立在對歷史事件發生之處的實地考察和史料的充分研究,吃透消化後才用文學的筆法寫作完成的。同時,他還告訴我正在寫作的作品是《從長安到拉薩——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並希望我能夠審閱作序。王蓬先生給我留下的印象深刻,我感到他是一位刻苦學習、勤奮敬業、寫作態度嚴謹的作家。
沒有想到事隔兩年,王蓬先生競背著他剛完成的作品《從長安到拉薩——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來拉薩找我了,這使我很受感動,沒有理由推辭,於是抓緊時間閱讀書稿。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這幾個方面:首先,我感到王蓬先生寫這部作品與他的蜀道系列和絲路系列一樣,同樣下了很大功夫,作了充分準備。多年來,他曾十幾次沿青藏線、川藏線、滇藏線深入藏區,到過前藏和後藏,藏北和藏東南,參觀過藏傳佛教六大寺院和許多重要的建築。對許多歷史事件都要實地考察,親身感受。比如,當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子松贊乾布而開啟的和平友誼之路唐蕃古道,王蓬先生幾乎全程探訪,甚至到達松贊乾布迎娶文成公主之地古柏海,即今日黃河源鄂陵湖,海拔將近5000米,沒有毅力和吃苦耐勞精神是做不到的。蒙古汗國王子闊端與薩迦派首領貢嘎堅贊商談西藏歸附蒙古汗國之地武威百塔寺,清末趙爾豐在川邊推行改土歸流的許多縣份,他都前往考察和感受。再是臨津古渡、嘉陵源頭、藏羌走廊、三江河谷、折多雪山、茶馬古道、松山戰場、松潘古城、羌村藏寨、彝鄉回鎮……他都曾不止一次深入現場體味。
因此,在閱讀他的書稿時就能獲得種種真切感受,這與那些在校園蹲資料室,守在書齋中寫出的作品是不一樣的,王蓬先生的作品中充滿了現場感,有各種實物的描寫和細節的體現,還能感受到作者飽滿的情緒與種種聯想,並以此感染讀者,我想這就是王蓬先生作品深受讀者歡迎和成功的重要原因。
這就又引發我的一點聯想,近些年來,到西藏來觀光旅遊、攝影寫作的人不少,也出版了許多關於西藏的行走類作品,浮光掠影,獵奇觀光者居多,很少有從根本上把西藏說透的。當然,要說透也不容易,非下功夫不可。王蓬先生這部作品讓人感到他涉足藏區、藏學、藏族、藏事是從根本上著眼的,至少是朝這個方向在努力的,這就涉及到許多問題,比如青藏高原如何形成,藏族的起源,達賴、班禪兩大活佛靈童轉世,金瓶掣籤的起始由來,清末改土歸流的歷史作用,近代西藏經歷了哪些風險,川邊、滇邊過渡地段藏區獨特的史地文化風俗、土司制度、母系遺風等,幾乎每一個課題,都需一個學者花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去學習。在王蓬先生的這部作品中,對以上問題都有涉獵。王蓬先生深有感觸地說:“西藏是除了月亮之外最神秘的地方,也由於地域、歷史、民族、宗教是當今世界最敏感的地方,這就需要下功夫去了解和認識,更需要足夠的真誠和勇氣去面對。”他這么說,也認真地這么做了,書中提到的問題在我看來也基本講清楚了。
這個“清楚”,是建立在作者對藏學著作的大量研讀上,不僅是各種史書上對唐太宗、松贊乾布、文成公主、祿東贊、宗喀巴、歷代達賴與班禪、倉央嘉措、趙爾豐、陳渠珍、吳忠信等歷史人物的記載,他對上個世紀初就深入藏區的一批堪稱我國藏學先驅的學人,比如任乃強、朱繡、馬鶴天、柳陞祺、莊學本、孫明經、牙含章等史學家、教育家、攝影家們的著作都廣泛閱讀,對藏族學者更敦群培、索甲仁波切的著作也十分熟悉,更重要的是王蓬先生在對待這些藏學著作方面,採用的是我國歷史地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譚其驤院士的“大中國觀”,那就是:
“我們是如何處理歷史上中國這個問題呢?我們是拿清朝完成統一以後,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以前的清朝版圖,具體說,就是從18世紀50年代到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以前這個時期的中國版圖作為我們歷史時期的中國範圍。所謂歷史時期的中國,就以此為範圍。不管是幾百年也好,幾千年也好,在這個範圍活動的民族,我們都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的民族;在這個範圍之內所建立的政權,我們都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的政權。”
譚其驤先生的這一觀點,因為符合歷史事實,簡明扼要,早為我國歷史地理方面的學者接受,也可以說是研究我國歷史地理、民族問題的指南。閱讀這部作品,我認為王蓬正是用譚其驤先生的“大中國觀”來對待和觀察西藏的歷史問題和民族問題的,是健康和陽光的,也是正確和符合事實的,這對於廣大讀者了解西藏的歷史、民族、宗教無疑是有裨益和幫助的。這也是他遵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懈地努力探索、不懈地努力寫作完成的一部力作。
這部書稿的扉頁上寫著:“以史學的視角看西藏,以文學的筆法寫雪域。”這大概是王蓬努力的方向,我覺得他基本做到了。歷史的基本功用是提供教訓,史學的基本功用是梳理清楚歷史事實,把真相告訴人民。如果再能用簡潔、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感染讀者,那就是文學的作用了。
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藏族是祖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員。王蓬先生這部《從長安到拉薩——唐蕃古道全程探行紀實》,對於維護祖國版圖的完整和統一,對於提高我們民族凝聚力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他邀請我寫序言,於情於理都義不容辭。寫下這些話,表達我對王蓬先生這位學者型作家和這部厚重作品出版的最衷心的祝賀!
2011年9月於拉薩
何宗英,著名藏學家,北京市人,1964年中央民族學院藏語言專業畢業,當年進藏至今。先後拜多位藏族老學者為師,繼續深造藏語、藏文、西藏歷史、地理、民俗、民諺、宗教等方面的知識。曾在農村當過區幹部、國小教師。在拉薩市有線廣播站任翻譯、編輯。1980年,考入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做過圖書資料工作,歷任《西藏研究》的編輯、副編審、編輯部副主任,宗教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96年調西藏自治區檔案館,任研究館員。1998年,調回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