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縣第一農場

唐海縣第一農場始建於1956年,位於唐海縣東南部,距縣城12.5公里。土地總面積56平方公里,下轄13個生產隊、1個居委會,總戶數3678戶,總人口11062人。耕地面積32077畝,養殖面積8578畝。水稻種植業和稻田立體種養業是全場的特色經濟產業。全場耕地面積3.3萬畝,農業職工264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海縣第一農場
  • 地理位置唐海縣東南部
  • 占地面積:56平方公里
  • 始建:1956年
經濟發展,文化建設,搭建百姓舞台,書屋全面覆蓋,文藝活動豐富,骨幹帶動民眾,

經濟發展

近兩年來,由於水情的好轉、稻穀價格的上揚,農工種地的積極性大大提高。2004年、2005年全場水稻種植面積均達到了3萬畝以上,年產優質大米1.9萬噸。稻田立體種養面積也呈恢復性增長,達到了1.5萬畝的養殖規模。水產養殖面積相對比較穩定,總面積7961畝(不含立體種養面積),其中:海水養殖面積1206畝,淡水養殖面積6755畝,年產淡水魚蝦蟹達1000噸左右,海產品200噸左右。同時,不斷探索新模式、引進新品種,向集約型、科技型、精深特方向發展。全場已有工廠化養殖面積4000多平方米。以稻田養蟹為主的水稻立體種養成功推廣規模發展後,圍繞蟹苗孵化的個體蟹苗孵化站發展較快,達到40多座。國有企業全部完成產權改制,私營企業日漸增多。比較突出的有唐山宏興紙業有限公司、唐山宏源製衣有限公司、唐海縣新宇製衣有限公司、唐海華星家具廠等,吸納企業職工和下崗人員近500多名,成為農場經濟發展的一支主力軍。另外,投資1000萬元的建築安裝材料廠已成功註冊落戶我場。

文化建設

唐海縣一農場,一個建場50多年的歷史老場,伴隨著農墾熱土開發進程,現代農業的不斷崛起,昔日的鹽鹼荒灘已成為美麗富庶的濱海小城。

搭建百姓舞台

本著讓文化走進百姓生活的理念,農場黨委提出了“創立體文化陣地,建文明文化家庭”的工作目標,建立起傳播先進文化、倡導文明新風的多元化的文化陣地。2009年初,投資70餘萬元,整合民眾文化、老年活動、愛心互助、成人教育、圖書閱覽等資源,建成文化活動中心,成為大文化建設的主陣地、精神文明的發散地、社會和諧的穩壓器。先後投入資金120萬元,創建服務婦女和兒童生理心理健康需要的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為民眾義務提供法律援助,增強法律知識的法律服務中心;為農工民眾增收致富提供服務的農技示範中心以及投資30餘萬元覆蓋全場傳播先進文化的廣播中心。全場逐步形成以“五大中心”為龍頭,以“寓教於樂”的村民中心為輻射點,覆蓋全場的立體式文化活動陣地。2010年4月,立足百姓樹新風、提正氣的活動陣地,全場黨員幹部的教育陣地,民眾健身娛樂休閒的最佳場所等功能定位,建成占地2000平米的“農墾新園”, 安裝景觀燈21盞,添置廉石11塊,文化展板和教育展亭16座,把文化長廊、文化櫥窗、廉石與民眾舞池、桌球場、羽毛球場、健身器材等設施融於一處,為民眾提供了茶餘飯後的文化休閒場所。2010年5月份,以農墾新園為試點,承接了唐海縣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暨廉政使者活動推進現場會,2011年4月,農墾新園被河北省紀委命名為廉政文化示範點。

書屋全面覆蓋

自2009年初以來,一農場先後建立了農場圖書館、14個農家書屋,全場公共藏書達5萬冊,戶均13冊以上。自籌資金30多萬元,為農家書屋配齊了計算機、圖書櫃、DVD、閱覽桌椅、滅火器等設施,確保了農家書屋健康運行。初步形成了以農場圖書館為龍頭,村隊農家書屋為輻射點,以“藏書豐富、布局合理、有效覆蓋”為特點的農家書屋建設格局。
為全面推進科技文化進家庭建設,一農場採取了“雙免雙有”的激勵措施,即以“免借書證押金、免借閱費”,推進“戶均有一本借書證、戶均有一個讀書人”的落實,先後為民眾免費辦理借書證2800本,借出圖書20000多冊次。在全場舉辦了“我的書屋我的家”、“中小學生國學誦讀”、“送文化進校園”、“圖書分類推介”等系列活動,並堅持常態化。
2011年3月,一農場農家書屋代表唐山市承接了河北省農家書屋拉練驗收和國家出版總署巡視員的視察,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

文藝活動豐富

讓文化在民眾中傳播繁衍,文化發展才能風生水起。讓民眾參與文化創造,文化形式才能迸發出生命與活力。一農場堅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引領民眾成為文化的“主角”。以節日文化為主題,利用春節、“五一”“七一”“中秋”“重陽”等重大節日,大力開展民眾性活動,“在希望的田野上”春節團拜會、“和諧之春”健身操展演、“清風送爽、和諧金秋”文藝演出、“夕陽正紅”九九重陽尊老敬老系列活動、“愛國歌曲大家唱”好戲連台。一群普普通通的“農場文藝人”展現了農場的新業績、新成就、新氣象和新文化,用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生動地演繹了文化的獨特魅力,優秀的文藝節目輪番登場,奉獻了一場場散發著濃烈泥土馨香的文化藝術盛宴,“草根明星”正在唱響基層民眾新生活。
民眾文化不僅是讓民眾快樂,多種形式的藝術創造,不斷在民眾中出現,慢慢地發揮潛移默化的效果。原創歌曲《有愛不孤單》、快板舞蹈《農村禮讚》,小品《看病》、《說文解字》,三句半《誇誇農場新面貌》等一批藝術作品脫穎而出。2011年6月以村隊拆遷整合為背景創作的小品《喜拆遷》,獲得了唐山市廉政文化節目展演一等獎。

骨幹帶動民眾

2009年8月,一農場婦聯在縣婦聯的支持下成立了“海之韻”健身隊,首批41名健身隊員經過近兩個月的集中培訓,排練的現代秧歌、牛仔舞等節目在全縣的節目匯演中獲得第一名,在唐山市民眾文化節目評選中榮獲三等獎。如今這批健身隊員已經成長為基層文藝骨幹,象一顆顆火種,發揮傳、引、幫、帶的作用,把健身活動觸角延伸到基層,將“海之韻”健身隊打造成為全場的健身活動品牌。在“海之韻”的帶動下,大秧歌隊、腰鼓隊、軍鼓隊、大眾舞蹈隊、民眾體操隊、老年門球隊等10餘支民眾自發組成的各式文體隊伍如雨後春筍般先後成立。
為支持鼓勵民眾文體活動,農場採取培養和引進相結合的原則,不斷最佳化和培育文化專業隊伍。同時,積極發展兼職隊伍,從農民民眾、企業職工、機關幹部、在校學生中挖掘、培養業餘文藝骨幹。逢年過節農場通過組織全民健身等民眾性活動,鼓勵這些藝術團隊自己編排節目參加活動,它們紮根基層、深入百姓,把祥和帶給了民眾,在全場營造了風清氣正、和諧向上的良好風尚。
文化之大,浸潤世間萬物;文化之小,盡在舉手投足。文化是一方沃土,擁有著最厚重、最持久、最旺盛的生命力,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農墾人。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潤才能更加欣欣向榮,勤勞的人民接受文化的薰陶才能生活的更加幸福美好。文化似春風如春雨,滋潤著這片農墾熱土,正是由於文化事業的蓬勃開展,一農場民風淳樸,處處洋溢著和諧的春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