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民三

唐民三(1877-1927),原名德新,諱棣森,字銘三、民三,廣西臨桂縣大埠鄉大崗埠村人(現屬桂林市雁山區大埠鄉)。大崗埠唐家,在清朝的中後期曾是望族,嘉慶、光緒年間,曾有六七人中過舉人(其中解元一人)和兩榜進士。可是唐民三的祖父唐智卻累試不第,直到50多歲才考得個副榜舉人,因此一生都未能做官,其子孫亦未中舉,歷來都是以耕讀務農為生,自食其力,故家境較為清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民三
  • 別名:銘三、民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西臨桂縣大埠鄉大崗埠村
幼年,青年,

幼年

唐民三自幼勤奮好學,勇於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青年時獲邑庠(秀才),次年科舉制廢,改創學校,他在桂林就讀體用學堂。光緒二十九年(1903),已經廢八股,做策論,體用學堂改為廣西大學堂。唐民三在校學習期間,看清了滿清王朝的腐敗,尤其對當時兩廣總督岑春煊調集湘粵雲貴等7省10餘萬軍隊來鎮壓廣西的農民起義,圍剿陸亞發、覃老發等人領導的反清起義的暴行不滿。他在桂林參加反清活動,受到校方的訓斥告誡和族人的反對。1904年秋,他抱著憂國憂民的心懷離桂赴粵,毅然棄文就武入廣東陸軍速成學堂就讀。

青年

1905年8月20日,同盟會在日本東京舉行成立大會。同盟會成立後即派姚雨平到廣東發展同盟會員和組織,唐銘三即為首批在國內參加同盟會的廣西籍人士之一。
唐民三他們在虎門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後,都分配在新組建的新軍中任職。1910年2月倪映典領導的廣州新軍起義和1911年4月27日黃興領導的廣州起義,他都參加了。
1915年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果實。12月25日蔡鍔、李烈鈞、唐繼堯等通電各省宣告雲南獨立,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開始了護國運動。1916年4月廣東宣布獨立,成立護國軍,征討支持袁世凱的反動軍閥龍濟光等部。唐民三為廣東護國軍第六軍混成旅(旅長林虎)十三團(團長周毅夫)第二營(營長黃勉)營附,而當時的李宗仁則為隸屬第二營的代理連長。唐民三和李宗仁是臨桂的同鄉,民三的胞弟唐德壽和李宗仁同是桂林陸軍國小的同學,唐民三加入同盟會比李宗仁早,且參加過多次戰鬥,因此在思想上對李宗仁有一定的影響和幫助,私交甚篤。
1921年4月,國會參眾兩院聯合在廣州舉行非常會議,制定政府組織大綱,並推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唐民三在總統府警衛團任少校副官。8月國會非常會議通過出師北伐的決議,以謀國家統一。是年冬,唐民三奉命迎孫大總統到桂林設大本營誓師北伐。出師不久,陳炯明在廣東叛變,孫中山下令回師反擊。在攻打陳炯明叛軍盤踞的主要據點惠州城的戰鬥中,唐民三身為營長,身先士卒,與友軍一道消滅了陳炯明叛軍的主力。唐民三因堅定信奉三民主義以及連年征戰有功,得到孫中山的賞識。孫中山將“唐銘三”改為“唐民三”,並把他的照片連同他和宋慶齡女士的結婚照片,親筆題字送給唐民三,還為唐民三親筆題寫“天下為公”的條幅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對聯。
1925年唐民三任桂林陸關統稅局局長,並主持禁菸,以籌集軍餉。次年冬,任恭城縣知事。由於他為人正直,為政清廉,辦了不少實事,深得民眾愛戴。
1926年6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的李宗仁,赴廣州策動北伐。此次北伐,需用軍事幹部,李宗仁想到了曾是虎門軍校畢業、歷經多次戰鬥、有實戰經驗、現已復員在恭城任知縣的老上司唐民三,於是去信給唐民三,請他能早日歸隊出征。唐民三接信後也感到恭城這個區區百里侯,未能很好地施展他的革命抱負,於是表示願意歸隊出征,並望能委派賢能來恭城接任。但地方上峰不批,加上恭城民眾挽留致再,到1927年春才得辭去縣令,赴邕至第七軍報到。這時李宗仁已率師北伐打到長江下游安徽蕪湖一帶了,因此唐民三則暫留在第七軍後方軍部任副官。
唐民三到第七軍後方軍部報到才過半年,就於6月24日突然急病而逝,年僅五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