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忠

唐本忠

唐本忠,1957年2月出生於湖北潛江,高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

1982年唐本忠從華南理工大學本科畢業;1983年前往日本京都大學高分子化學系學習,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4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與藥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1994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工作,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講座教授、張鑒泉理學教授;200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B資助;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入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2015年擔任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2017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唐本忠主要從事高分子合成方法論的探索、先進功能材料的開發以及聚集誘導發光(AIE)現象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本忠
  • 外文名:Ben Zhong Ta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潛江
  • 出生日期:1957年2月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日本京都大學
  • 主要成就: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3年入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57年2月,唐本忠出生於湖北潛江,籍貫湖南津市。
1978年2月,唐本忠進入華南理工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學習。
1982年1月,唐本忠從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1983年4月,唐本忠前往日本京都大學高分子化學系學習,先後獲得碩士學位(1985年)、博士學位(1988年)。
1989年4月,唐本忠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與藥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至1994年7月)。
1994年7月,唐本忠進入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工作,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2002年,唐本忠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B類,海外華裔科學家)。
2008年3月,唐本忠晉升為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
2009年,唐本忠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2年,唐本忠擔任華南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聯合實驗室主任。
2013年,唐本忠入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2015年,唐本忠擔任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唐本忠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設計合成新型聚合單體和構築新型大分子;開發適應多種官能團的立體有擇性聚合催化劑;合成線性與超支化共軛聚合物與有機金屬聚合物;研製具有光電磁和生物功能的先進材料。
唐本忠發明了合成炔類聚合物的新催化體系,開拓了從炔類單體製備線性和超支化高分子的新聚合途徑,製備了一系列具有光、電、磁、熱和生物活性的新功能材料。發現了反常的AIE現象、解釋了AIE過程的機理,並將AIE效應有效地套用到發光器件、化學檢測和生物感測等技術領域。
  • 學術論著
截至2018年11月,唐本忠已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總引約67000次,H因子126。2014年—2017年連續當選全球材料和化學領域“高被引科學家”,代表性論文如下:
Zhao, W., Cheung, T. S., Jiang, N., Huang, W., Lam, J. W., Zhang, X., ... & Tang, B. Z. (2019). Boosting the efficiency of organic persistent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by intramolecular triplet-triplet energy transfer.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 1595.
Zhao, Z., Chen, C., Wu, W., Wang, F., Du, L., Zhang, X., ... & Lam, J. W. (2019). Highly efficient photothermal nanoagent achieved by harvesting energy via 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motion within nanoparticl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 768.
Zhang, H., Zheng, X., Kwok, R. T., Wang, J., Leung, N. L., Shi, L., ... & Tang, B. Z. (2018). In situ monitoring of molecular aggregation using circular dichroism. Nature communications, 9(1), 4961.
Zhao, W., He, Z., Peng, Q., Lam, J. W., Ma, H., Qiu, Z., ... & Tang, B. Z. (2018). Highly sensitive switching of solid-state luminescence by controlling intersystem cross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9(1), 3044.
Wang, J., Gu, X., Ma, H., Peng, Q., Huang, X., Zheng, X., ... & Tang, B. Z. (2018). A facile strategy for realizing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and single molecule white light emiss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9(1), 2963.
Qi, J., Chen, C., Zhang, X., Hu, X., Ji, S., Kwok, R. T., ... & Tang, B. Z. (2018). Light-driven transformable optical agent with adaptive functions for boosting cancer surgery outcom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9(1), 1848.
He, Z., Zhao, W., Lam, J. W., Peng, Q., Ma, H., Liang, G., ... & Tang, B. Z. (2017). White light emission from a single organic molecule with dual phosphorescence at room temper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 8(1), 416.
Wang, Z., Nie, J., Qin, W., Hu, Q., & Tang, B. Z. (2016). Gelation process visualized by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fluoroge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12033.
Guan, W., Wang, S., Lu, C., & Tang, B. Z. (2016).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s an alternative to electron microscopy for microscale dispersion evaluation of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11811.
Mei, J., Leung, N. L., Kwok, R. T., Lam, J. W., & Tang, B. Z. (2015).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together we shine, united we soar!. Chemical reviews, 115(21), 11718-11940.
Mei, J., Hong, Y., Lam, J. W., Qin, A., Tang, Y., & Tang, B. Z. (2014).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the whole is more brilliant than the parts. Advanced materials, 26(31), 5429-5479.
Ding, D., Li, K., Liu, B., & Tang, B. Z. (2013). Bioprobes based on AIE fluorogen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46(11), 2441-2453.
Hong, Y., Lam, J. W., & Tang, B. Z. (2011).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40(11), 5361-5388.
Liu, J., Lam, J. W., & Tang, B. Z. (2009). Acetylenic polymers: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Chemical reviews, 109(11), 5799-5867.
  • 承擔項目
截至2017年1月,唐本忠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科研項目約30項,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B類)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並作為研究骨幹參加“973”課題1項。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2007年
新型光電功能分子材料與相關器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四)
2017年
聚集誘導發光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人才培養

  • 教育理念
唐本忠認為:科研工作者要有濃厚的好奇心和強烈的事業心,有熱情就會投入。他反對“懸樑刺股”的做法,苦行僧般的探索,很難有大的成就。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很相似,很多好想法都來自稍縱即逝的靈感。科學也非常需要想像力,比如液晶顯示,科學知識早已存在,產品卻在很久以後才研發出來。要把科學變成技術和變成產品,需要豐富的想像力。
唐本忠提出了“創新研究三部曲”,即“發現新問題,發掘新問題”、“提出新概念,建立新模型”、“開發新套用,開拓新領域”。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2007年
香港裘槎基金會(Croucher Foundation)高級研究成就獎
2009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2年
Science China Chemistry傑出貢獻獎
2012年
美國化學學會Macro2012講座獎
2013年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2014年
第27屆夸瑞茲密國際科學獎(Laureate of the 27th Khwarizmi International Award)
2015年
廣州市榮譽市民
2017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8年
中央電視台科技創新人物獎
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
愛思唯爾出版社馮新德聚合物獎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2006年3月
浙江大學“光彪講座教授”
2012年
華南理工大學雙聘院士
2015年5月21日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2017年1月11日
山東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2017年3月17日
華東理工大學名譽教授
2018年11月15日
湖南大學客座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主編
《Polymer Chemistry(RSC)》副主編
《Progress in Chemistry》副主編

人物評價

唐本忠院士是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在全球享有很高的聲譽。他提出的AIE概念為傳統材料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深圳大學副校長徐晨評)
唐本忠在創造具有新穎分子結構和獨特功能特性,以及聚集誘導發射特性的新材料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第27屆夸瑞茲密獎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